大数据时代传统期刊与数字媒体融合思考
2015-03-19董小英
董小英
大数据时代传统期刊与数字媒体融合思考
董小英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介受时空限制的因素,传统期刊的出版模式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主导地位逐渐受到威胁,国内外有不少杂志停刊。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期刊产品日益增加,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并将持续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机遇和挑战,传统期刊的未来何在?
大数据;传统期刊;数字化;相互融合
[作 者]董小英,副编审,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晋阳学刊》编辑部。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日益盛行,从20世纪末开始,新媒体呈现迅猛发展之势,被誉为21世纪最为耀眼的传播媒体。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以互联网络和通讯网络为数字化传播手段,它使信息覆盖面广,自主操作性强,具有超时空、超文本的特性,可以与受众进行互动,打破了传统媒介受时空限制的因素,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传播平台,是迄今为止发展速度最快的传播媒介,从而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阅读方式。人类也正在步入无纸化时代,阅读习惯逐渐发生着变化。传统的纸质媒体读者群正面临着大量的流失,因为单一的纸质文本已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的全媒体信息将更适合于大数据时代。
一、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期刊带来的冲击
“数字出版”这个词已经出现很久,现如今,其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时间的减少和追求时尚和潮流的心理,使“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更倾向于从网络等新媒体获得信息,人们以前的阅读方式,‘一杯清茶,一缕书香’,阅读曾经带给大家的这种感受或将随着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而悄然逝去,数字出版乃大势所趋”[1]。
视觉表现力一直被认为是期刊的杀手锏,但随着网络、视频等阅读终端的丰富,人们不再满足于纸媒的阅读。数字化新媒体以其快捷的即时性、互动性、信息量大等优势,呈现出强大的传播效力。它就犹如一个浩瀚的数据库,更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更容易吸引读者的关注,最终变成一种依赖,使其在与传统纸质媒体竞争中占尽了先机,这是传统纸媒无法比拟的。互联网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发展,其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空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个性化,几乎没有出版周期,通过便捷迅速的技术手段把使用这个终端的主体——人链接起来,近乎零费用的信息发布对传统媒体的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使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传播的特性更多地变成一种群体的全面参与,打破了传统传媒受时空限制的因素,变得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
实际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多重因素猛烈冲击下,无论欧美还是中国,传统期刊均呈现出风雨飘摇之态势,订阅数的持续萎缩所导致的业界裁员、减薪、缩版、合并、倒闭的消息时常见诸新闻”[2]。“2009年曾拥有全球最大销量的杂志,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到2012年11月,近代期刊报纸发源地德国,有两份报纸宣布关门大吉;2012年12月31日,全美第二大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在美国各个城市的报刊亭里显得格外醒目,黑白封面上的‘最后印刷版’字样,标志着这份自1933年创刊以来,走过80年风云变幻的新闻杂志纸质版正式画上了句号。这些看似散乱的信息,其背后隐藏的都是传统纸媒生存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数字媒体的冲击,传统期刊如何突围?”[2]
二、传统期刊的自身优势及发展对策
从我国传统期刊的发展来看,传统期刊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就是期刊通过内部潜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特有的对抗媒介市场风险的能力,主动求变,使得传统期刊能够在市场竞争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1.传统期刊与数字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内容的竞争。“传统期刊作为记载文化内容、知识信息、交流传播思想的平台和载体,传播的信息是去粗取精,经过整合的,呈现给读者的是翔实可靠、有理有据的内容,公信度高,出版业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改变不了内容为王的期刊生存之本,从出版角度讲,无论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谁掌握了内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3]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竞争的铁律之一,期刊只有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内容,以内容赢得读者,做足“权威”“独家”,重视“深度”“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内容素材,才能无惧数字媒体的挑战。
2.每一本传统期刊都有独特的学术风格,这些风格都是几代编辑努力形成的。由于传统期刊有严格的编校、审读制度,独有的定位风格,相对稳定的出版周期等,可以筛选掉大量的垃圾信息。传统期刊长期的积累,拥有了自己忠实的读者群,形成自己的社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在读者中产生阅读追随,在获得知识信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期刊的人文精神及价值取向。尤其是一些品牌期刊,大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资源丰富,历史积淀丰厚,其权威性和影响力绝对不是数字媒体短时间内轻易可以取代的[4]。正如中国少儿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说的:“不管业态怎么发展,对于做出版的来说,需要坚持的还是内容为王,编辑为本。”
3.传统期刊的内容大多为作者原创,原创上的天然优势是传统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而数字媒体的内容以转载媒体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期刊能够给予著作权人即作者充分尊重,并提供给作者经济利益,能够满足相应人群的需求,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传统期刊依然是新信息、知识和思想的发布者,特别是各学科的专业期刊,仍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生产出具有个性的产品。
4.纸质媒体时代长期养成的“一目十行”的阅读习惯不是容易很快改变的。由于其内容与载体的一体性,具有阅读的便利性,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无须外部附件的支持就可以阅读,并且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记忆,如某章、某段的大概什么位置,颜色、图片以及字体大小等信息,读者可以根据这些记忆去寻找到这个内容。
三、数字媒体存在的不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普及,数字化新媒体得到了迅速发展,它的信息和内容几乎涵盖了现实社会生活各个层面,而且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它也显露出其客观存在的局限性:
第一,由于数字媒体毕竟还是个年轻的学科,却涵盖了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点,使它只有高度、宽度,没有深度,学科队伍亟待优化。
第二,缺乏总体性,使读者无法感受到出版物的总体性,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没有重心,缺乏阅读的便利性,数字媒体阅读受到电子终端限制,需要适应终端的多样性,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使用数字设备以及网络搜索知识,所以仍有不少读者无法从网络阅读中受益,对于有效阅读形成巨大障碍。相比之下,传统期刊更便于阅读与收藏。
第三,内容的原创性和真实性存在问题。“二手”内容是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硬伤,数字媒体由于没有专门的编辑人员进行信息核实审查,许多信息缺少把关,所以信息杂乱众多,也让它缺少要点、重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度。
第五,由于数字媒体二维特性,其内容必须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对出版者、用户的资料安全构成威胁,有被植入病毒的可能性,病毒会随着出版物的传播而传播。
数字媒体的缺点和局限性,正是传统期刊的优势,也是数字媒体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期刊的原因。
四、传统期刊与数字媒体的相互融合
传统期刊独领风骚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从宏观上看,数字媒体的兴起确实对纸质媒体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可是从微观来看,数字媒体与纸质媒体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数字媒体在编辑风格、内容方面不断受到纸质媒体的影响,纸质媒体也在借助数字媒体来扩大自己的传播渠道,这就使双方形成一种互赢”[5]。
现如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传统期刊行业来说,一方面使得期刊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传统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但同时,传统期刊出版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可以说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期刊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是一个新的机遇,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期刊应该如何应对?要尝试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成全新媒体的价值创新,在传统期刊的管理、经营、赢利模式等各个方面,细心研究读者的需求与习惯,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提升传播效果。传统期刊与数字化媒体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出版,都是向读者展示信息。在我国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过程中,大多数期刊已经加入了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大型数据库,表明我国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传统期刊主要通过文字和图表传播信息,网络版可以通过网络用视频等方式来传播。互动传播,共创品牌效应,传统期刊拥有广大的读者群,期刊印刷版要带动网络版,利用新媒体加大传播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期刊在目标市场中的隐藏读者。
在以往的传统期刊社人才队伍中,大多数编辑人员专业性和学术性很强,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和知识背景,而在数字化出版的工作中,传统期刊编辑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必须改变,转变传统思维意识和习惯,必须使自己清醒地意识到全球化背景下数字媒体所发生的革命,提升信息素养,提高接受新鲜事物的信息意识,会使用大数据信息平台,熟练掌握专业数据,与多学科融合,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了解本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理论,期刊业务与网络业务相结合,这就需要编辑成为复合型人才,构建更为优质高效的互动平台,资源共享,扬长避短,坚守自身独家无可匹敌的内容特色。
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竞争就是对读者的竞争,谁拥有了读者,谁就拥有了市场。面对渐渐缩小的固定读者群,要守住自己的阵地,并且有所发展、有所建树,此外电子纸张、数据库、虚拟社区的应用也在发展,两者在相对独立存在的同时,又必须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传统期刊往往因为印刷周期长、销售漫长的原因而导致消息发布的滞后。数字媒体与传统期刊相比减少了传统期刊出版的中间环节,具有更为环保、生产周期短,不占用物理空间、保存期限长、保存成本低、不需印刷等优势,这种新媒体的优势恰恰映衬出传统媒体的劣势。此外,传统期刊还有发行量小、装订麻烦、发行成本高、检索过程烦琐等问题。这就使它们既是竞争关系,更是互补关系,在数字媒体的帮助下,往往传统期刊的资讯能很快地利用平台进行发布,并以最快的生产模式来输出。传统期刊应积极主动地研究它、利用它,利用以往在阅读市场上建立起来的品牌影响力,与网络媒体互联技术相互融合,对受众资源进行整合,依托数字化技术,拓展发展空间,更加精准地定位客户、发现客户,放大传统期刊受众的资源价值,实现期刊受众群体的“多媒体售卖”及“多渠道售卖”,增加盈利空间,促进数字媒体更加适应未来传统媒体的发展,只有这样传统期刊才不会被历史所抛弃。
经过近年来国内传统期刊对数字化出版的不断探索,随着综合国力的持续提高,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出版已成必然趋势,将会更加深刻地改变传统期刊的生存环境以及产业模式的创新。大多传统期刊出版单位已经拥有许多现代化出版的元素,只有纸质、网络等各种媒体相结合,不断创新,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在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期刊社要积极参与各种数字出版实践,仔细分析,积累经验,坚持自主创新,必定能找到传统期刊涅槃重生的路径,这样就能在这场新的变革中赢得胜利。
[1]张薇.科技期刊应对数字化出版的对策探讨[J].科技传播,2012(24).
[2]庄春梅、赵永华:传统期刊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发展探索[J].今传媒(学术版),2013(4).
[3]李云霞.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1(S1).
[4]徐炯权.“老”字号期刊如何焕发青春活力?——浅议老年期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传媒,2014(10).
[5]刘斌.近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关于数字新媒体的研究综述[J].重庆与世界,2011(19).
识产权和著作权易受到侵犯。在互联网上,
抄袭复制现象严重,使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人们打破了传统信息的获取方式,比如期刊论文在互联网中传播发行就涉及知识产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