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留美学生与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研究
2015-03-19熊颖颖
熊颖颖
民国时期留美学生与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研究
熊颖颖
本文意在关注民国时期留美新闻人在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创立和发展新闻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讨留美新闻人在中国新闻教育萌芽阶段所做出的贡献。研究发现,留美新闻人因时代原因虽有学术局限,但其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素养、严谨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并在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国时期;留学生;新闻教育
[作 者]熊颖颖,重庆大学。
一、留美新闻人的时代背景
民国时期,社会格局多变,1912年至1949年,在政治、军事领域是内战、革命和入侵,在经济、社会、知识和文化的领域是变革和发展[1],面临这样的民族危机,留洋学习成为当时国人振兴中华的重要方式之一。留美学生主要攻读或游学学校是当时国际顶尖新闻学院校——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在良好的学术氛围的熏陶下,我国留美新闻人受到了专业而正规的学术训练,这也为我国近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据笔者统计,留美新闻人共33人,其中有22人从事过新闻教育,占56.41%;从事新闻业界、政界及其他行业的共17人,占43.59%。
二、留美新闻人与中国新闻教育事业
中国新闻实践活动的开展迫切需要专业的新闻人才,同时,我国留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奠定了教育事业的基础,由此也催生了中国新闻教育。早期新闻教育萌芽于1912年全国报馆俱进会在上海召开的会议,“民国元年,全国报业俱进会曾提建议设立新闻学校,是为我国知有报业教育之始。民国九年,全国报业联合会以进一步决议新闻大学组织大纲。只惜两会均不久瓦解,未能见诸实行。”[2]那么,我国正式的新闻教育从何时开始?留美新闻人在此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一)留美新闻人与我国新闻教育机构
中国新闻教育的发源地是北京大学,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民国时期,我国留学生先后负责成立了28个新闻教育机构,而留美新闻人负责或参与的有16个,这些新闻教育机构的发展为我国新闻学科的系统化、专业化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由此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留美学生以当时最先进的新闻教育方式为我国新闻教育机构的创办做种出了种种努力,作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开拓者,留美新闻人以严谨的姿态为我国新闻界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也为我国新闻学的正式诞生翻开了崭新一页。
(二)留美新闻人与我国新闻教育理念
民国时期,我国新闻教育理念深受美国模式影响,留美新闻人归国创办或参与创办新闻机构后,长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美国新闻教育理念移植到中国新闻教育模式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留美新闻人本身。由于留美新闻人亲身接受美国新闻教育思想,美国的新闻教育理念已深深印在留美新闻人脑海中,因此,回国后,他们不可避免地将美国新闻教育模式转移到中国新闻教育理念上来。同时,当时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新闻教育模式即为美国模式,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新闻专业择校问题上都具有“密苏里情节”。在密苏里新闻大学新闻学院网站上有这样一句话“当今世界,很多优秀新闻记者接受的都是密苏里式的教育”,于是理所当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对于“名牌大学”教育理念深信不疑。
2.美国学者的参与。民国时期,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孕育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及其新闻界学者,他们来华任教和讲座进一步推进了美国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发展。1919年底,《时代》杂志的创办者小亨利·鲁斯来华主持燕京大学新闻系;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的新闻系是由美籍教授卜惠廉提议设立,并聘请当时《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生兼任其事,1924年添聘武道为该系主任[3];此后来华访学的美国学者如《泰晤士报》纽约记者麦高森、联合通讯社社长诺彝斯等,这些学者在华新闻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新闻教育理念的盛行。
3.课程设置与课时设置:以美国为蓝本。留美学生归国后主持或参与创办了16所新闻教育机构,而新闻教育课程和课时的设置则成为我国早期新闻教育的重要议程之一。因燕京大学在民国时期新闻教育中被称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典范,此处选择该学校作为代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燕京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是仿照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分类,即分为新闻基础课、新闻业务课、报业经营课、新闻实务课四大类,且燕京大学所开设科目与密苏里新闻学院科目设置极为相像。同时,在课时设置上具有严重的“重外语轻母语”特点,据刘豁轩统计,燕大毕业生选修英文课程的人均学分为18.03,超过中文课程的0.18个学分[4]。这样的课程设置也受到学生的置疑,燕大学生雁航在1934年发表的《现在中国新闻事业需要何种人才?》一文就指出这种教学模式是“美国式”的,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5],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外语的重视集中体现了民国初年我国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设置理念等方面对美国模式的依赖。
(三)留美新闻人及其所办新闻团体的主要学术成果
留美新闻人回国后开展了一系列新闻活动,新闻学术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徐宝璜1919年创作的《新闻学》是国人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被誉为“破天荒之作”;戈公振1927年创作的《中国报学史》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报业发展史的专著;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创办的《新闻周刊》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北京新闻学会1927年创办的《新闻学刊》是中国第一份纯新闻学术期。[6]
以上是留美新闻人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其他的学术成果如伍超的《新闻学大纲》、赵敏恒的《采访十五年》、梁世纯的《实用宣传学》等,不仅填补了我国新闻期刊的空白,更是系统地构建了我国早期新闻学研究体系,将我国新闻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留美新闻人在中国新闻教育中的特点和局限
(一)主动创办多所新闻教育机构,但所创办机构地域分布不均
为填补中国教育事业的空白,留美学生归国后积极负责或参与新闻教育机构的创办,这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华章。但是在新闻教育机构的分布上呈现出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均状况,留美学生回国后所主持的新闻教育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其他地方寥寥无几,这也就造成了新闻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二)积极吸纳世界前沿教育,但过于迷信美国新闻教育模式
早期新闻教育发轫于美国,且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新闻教育是当时世界新闻界的典范,因此,留美学生回国后在新闻教育实践活动中注意学习国外尤其是美国先进的教育模式,这种谦逊的教育精神非常值得肯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国早期新闻教育过于迷信美国新闻教育模式,这表现在新闻教育理念、新闻课程设置和对外文课的要求等诸多方面,这样直接移植美国新闻教育模式的方式造成了我国新闻教育严重脱离我国实际情况。
(三)积极推动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结合,但陷入了“重术轻学”的境地
民国时期的新闻学教育非常注重实践,这一方面缘于对美国模式的效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新闻业界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强烈渴求。从我国早期的新闻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对新闻业务课的要求远远大于对新闻学术的追求,这种新闻教育职业化倾向带来了我国早期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新闻学实务的繁荣,但这也使得我国新闻教育呈现出重实务轻学术的倾向,这种倾向的直接后果是:新闻编辑学、采访学、发行学等成果丰富,而学术理论成果寥寥无几。
四、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留美学生在中国新闻教育事业中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尽管其中存在一些缺陷,但是留美新闻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这不仅为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调,也为新闻界培养的大量的优秀的新闻专业人才,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另外,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史料收集存在个别欠缺,研究方法效度有待加强等,希望读者多多海涵和批评指正。
[1]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49.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徐培汀.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J].新闻大学,1981(1).
[4]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1(1).
[5]肖朗,费迎晓.燕京大学新闻系人才培养目标及改革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6]方汉奇.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