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解读
——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中心
2015-03-19蒋道平
蒋道平
(西南科技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解读
——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中心
蒋道平
(西南科技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思想探索与理论形成过程中,先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人的本质的论述,即是“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理论上这三个论述层次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辩证统一起来了,构成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体系。文章基于马克思的原著精髓就人的本质理论进行系统的整体性解读。
人的本质;劳动;社会关系;人的需要
随着人学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在各自视角上各有侧重,有共鸣,有分歧。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对人的本质性作出了较为科学的界定。关于人本质的探讨,马克思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三部经典著作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三个层次与范畴:一是基于人类本质提出“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基于社会属性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基于人的内在本性提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对这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范畴进行整体地、辩证统一的剖析,以此来科学地、完整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层次,对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基于类本质提出“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即劳动”的观点在马克思所著的《手稿》中有充分体现。他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并强调人既能和动物区别开来,又能使人成其为人的根本根据,就是人能够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即人进行的“劳动”。“可以根据意识、宗教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第1卷P24由此可知,马克思把“实践或劳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的特有方式而界定了人的类本质,即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劳动,这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内在根据,因此,人的本质理论首先明确的是“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在《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他指出,“劳动”这所以是人的本质的内在性,是人能够自愿自觉的劳动,即表明“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2]第42卷P38。这是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将劳动与人的本质相联系的观点,也是马克思批判唯心主义和机械主义所取得的人类自我认识成果。马克思揭示人的类本质为建立科学的人的本质论奠定了认知基础。与此同时,马克思认为人类在劳动中会不断异化,从而实现人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对象、劳动活动相异化,从而导致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最终导致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在论述了人的“类”本质时指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2]第42卷P95由此可以看出,人类首先是有机体,无机界是其赖以生存的前提和物质,人的认知和活动即是人与自然界发生联系的方式,因此,马克思关于“劳动即人的本质”是一个科学的首创性论断。
《手稿》中还论述了人的本质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并在劳动中完善人的本质。人是如何才把自己当作现实社会的类来对待或者说人是如何意识到自己的类本质的?从认识论讲实现这一步是由劳动实践完成的。劳动是一种创造对象世界的社会活动,劳动过程恰恰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人类自己的本质力量在抽象上体现在已经发生改变了的对象世界中,而在直观上凝结在劳动产品上,劳动产品则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2]第42卷P127。因此,人是通过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来实现和确证自己的本质,从而体验和认识到人的本质。从这个角度上讲,人是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本质,通过主观连续地劳动,人从对象中获取认知,包括各种现象、知识、信息、能量等,从而在对象化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人的自身。同时,劳动既为人自身生存和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还改造了人的自身,完善了人的素质。劳动塑造了人类健康的体魄,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缜密的语言和思维体系。人的自由发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就表明了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强化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的不断完善,没有劳动,人的本质力量既无法表征,也无法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与完善了。[3]
二 基于社会属性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的提纲》的第六条写道:“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第1卷P18马克思在《提纲》中从批判费尔巴哈等人有关人的本质观念上所表现出来的直观性、抽象性、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入手,在深刻批判其孤立观察人的自然主义的理论局限的同时,马克思最终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也彻底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及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这表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是他从社会学视角长期探索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所以,马克思是基于现实性和社会性的内在规定性找到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从《手稿》中“自由自觉的活动”到《提纲》中“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并不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是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的进程,是先从研究人的一般本性出发,然后再研究每个时期历史地发生了的已经变化的人之本性。
在《提纲》中肯定了人类的二重属性,即人既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又是受到自然制约的自然存在物,而且还是一种有人类特有的意识存在物,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利用、适应和改造等的实践行为,在对象世界和社会关系中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表现出具有主观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能动性。因此,人类是自然物质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最高产物,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有实践能力的存在物。马克思在关于个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上确认了一个崭新的科学高度,明确了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与人的关系并不简单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类关系,而是一种植基于劳动实践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第4卷P213,完整地从认识论、社会基础和历史局限性等方面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突破了自然界个体和类的解释框架,把视角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类本质转向人的社会性本质,第一次集中归纳了全新世界观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纲要,进而从人的社会关系来厘清人类历史发展脉络,从人类社会关系中找人的本质。
《提纲》的贡献主要在于马克思提出了“关系”是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许多学者把《提纲》第六条的论述看作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定义,这是不妥的,甚至是断章取义。从《提纲》通篇构架可以看出,马克思是在努力为建构新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而设计一种方法。可以讲,《提纲》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为揭示人的本质之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马克思在这里全面而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性理论,并指出其错误的原因在于没能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来认识人的本质,他不再以人的本质来解释历史发展,恰恰相反,而是用社会关系及其历史发展来解释人的本质,用现实社会的人代替理想认知的人,提出人是由物质劳动及其产生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不再是固化而静止的,而是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不断变化发展的。马克思基于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人的本质,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是重大变革,更是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三 基于人的本性提出人的本质体现在“人的需要”中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在人的生物本质基础上表现为社会关系范畴,是“现实的人”为满足生存和发展而对外部环境的欲望表现。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开创性地将人的内在需要与人的本质相结进行表述,论述了人的需要的超越性;在《形态》中,他提出人类的需求的现实性,真正将人的需要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即以“现实的人”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来辩证思考人的需求本性。“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第1卷P67,而“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决定了首先满足人的吃穿住行等基本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首先得以满足。马克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的需要又不仅限于基本的物质需要,还有全面而丰富的需要,“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2]第42卷P132。因此,人的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讲,既有需求的全面性,更有需求的递进层次性。
《形态》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阐述,实际上是对《提纲》的理论构架进行发挥,并《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的内在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思想进行了发挥,在明确指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劳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内在需要即人的本性的观点,并具体论述了生产劳动、人的需要、社会关系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伟大论断更加丰富而具体。马克思在分析“人的需要”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时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第3卷P514,“人的本性”即人的本质,用人的需要来规定人的本质,表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揭示更为具体化,更具现实意义。
《形态》还从辩证逻辑的角度阐释了人的需求的现实性与历史性,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换句话理解,从需要的内容上分析,人的需要既是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交织融合,又会随着各种物质需求的持续满足,越来越追求各种精神需要的满足。从需要的层次性上分析,人的需要是随着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层次逐渐发展出需要的丰富性、渐进性和全面性。人类的发展需要是个体内在需求的最高层次,是人渴望最大程度发挥其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诉求。正是在人类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人类就是这个过程中完善自我并实现人生价值的。[4]由此可见,马克思用人的需要来规定人的本质,体现了人的发展的客观现实性和不断丰富性。
四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
由上可知,《手稿》、《提纲》、《形态》三篇经典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的三个命题,实际上是相互统一的有机统一整体。把握人的本质的理论体系,应当坚持整体解读、有机统一的原则。总体讲,社会关系是人类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人类社会存并进行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从人的生存和发展上看,实践活动是根本内容,社会关系是组织形式,人的需要是发展动力,这恰好体现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体现了人的本质的整体性辩证逻辑关系。
首先,劳动孕育社会关系,又规定着社会关系,并且在社会关系中去实现。劳动实践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离开了社会关系,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无法进行的,而人类的任何一种社会关系都是在以劳动为基础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们通过劳动关系及其产品交换关系便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人的劳动实践与社会关系之间是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
其次,人的需要和社会关系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马克思指出:“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2]第3卷P514因此,各种社会关系是由人的不同需要所确定的。与此同时,人的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的活动来体现,只有在社会关系和共同活动中才可能满足人的内在需要,并且个体内在需要的满足感取决于整个社会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人的社会关系又反过来决定人的需要的性质和满足幅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内在需要与社会关系都有客观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抽象地谈论“人的需要”,要把人的需要和人的社会关系基于互相影响、辩证统一的认识下来表达人的本质及其发展与完善。
最后,劳动和人的需要也体现为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没有劳动实践,人的需求满足和发展完善也就无从谈起。“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1]第2卷P94,由此可见,生产劳动是因人的需要产生的,生产劳动既满足了需要又产生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反过来促进劳动生产的持续发展。说到底,劳动生产离不开人的基本需要,离开人的基本需要就使它完全失去了目的与意义,从而也就否定了劳动生产。所以,劳动生产和人的需要是互相促进与协调前进的辩证关系。更是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的三种论述是密切联系的、辩证统一的理论体系。《提纲》中提出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关于人的本质的一般性特征表述,《手稿》中提出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形态》中提出的“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是人的本质的具体性特征表述,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割裂。因此,从整体性上关于“人的本质”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结论:人类是基于各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和发展的历史存在物。正是在人的需要的驱使下,在社会关系中所从事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获得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成为存在的现实的人。所以,今天或是将来,我们在理解人的本质时,无论是任何的社会形态还是任何的特定社会关系,都应以马克思主义人本精神为指导,充分尊重人类的每个个体,以人为本,发挥人的最大潜质,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汪荣有.人的本质是劳动与社会性的统一[J].江西社会科学,1999,(7).
[4]任自涛.人的需要与生态和谐——对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哲学解读[J].实事求是,2007,(3).
(责任编校:傅宏星)
A81
A
1673-2219(2015)02-0096-03
2014-09-20
蒋道平(1973-),男,重庆开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