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研究综述
2015-03-18王新哲周荣喜
王新哲,周荣喜
(1.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100084;2.北京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进展,工业文化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我国自近代洋务运动以来,相继建立了大批工业企业,开启了我国工业化的先河,工业文化伴随着这些工业成长也开始萌芽,并且它将中国长期的文化与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工业文化。过去的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工业获得迅猛的发展,但是有关工业文化研究却一直滞后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虽然我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却少有知名的工业文化品牌。本文对国内外工业文化发展历程、概念、特征和内容、主要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简要展望。
一、工业文化概述
(一)工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工业文化的产生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200多年来,工业文化与时俱进,长盛不衰,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成为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主导文化。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工业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与比较分析。
18世纪中叶,英国人以自由竞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工业文化的价值观,并以此进行大规模的工业革命。直至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人才发现这种价值观给英国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如道德败坏、经济脆弱等。英国在对世界贫穷国家倾销商品、掠夺资源的同时,也广泛地传播了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的成果。法、德、美、日等先后在19世纪、20世纪完成了工业革命,大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工业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法国的工业革命比英国迟50年左右的时间,其工业文化有模仿英国的内容,但法国人对农耕经济和农业文化的留恋较深,在价值观变革中夹杂着较多的农业文化理念。直至今天,法国工业文化仍然显现着情感的元素,理性色彩不及其他欧洲国家。
德国的工业文化与英国有较大区别。一方面,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经验的同时,大力推进与工业生产方式配套的价值观变革,培育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推行全民义务教育,以图通过教育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推动工业技术的进步。德国以教育为本和技术创新的工业文化比英国自由竞争的工业文化更有持久性,负面效果也小得多。
美国工业文化提倡自由竞争,但不主张社会达尔文主义,其自由竞争也不是以“金钱至上”为唯一目标,而是在道德的约束下开展自由竞争。美国人强调教育对改变人们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并且因为得天独厚的移民条件,力行开放式教育,以吸引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美国人对农业的同情似乎是在效仿法国,但以工业技术和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又是美国竭力推行的。因此,美国的工业文化是在精选欧洲各国工业文化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摸索出来的,其核心的价值观念就是创新。从工业文化的角度上看,美国的工业文化是当今世界最为优秀的,这也是信息时代首先在美国萌芽的内在原因。可以说,过去的几十年,美国的工业文化一直引领世界工业文化发展的潮流,并且还将长期持续。
日本的工业文化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一方面,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后,效仿西方的办法,大力学习工业技术和工业生产方式,以西方工业文化改造日本传统文化,在规范制度和严谨工作上创办、改造企业。另一方面,日本并没有丢弃传统的目的价值观,即对外发动战争、推行侵略扩张的价值追求。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被迫暂时放弃侵略扩张的国家意志,转而全力推进工业化,由此产生了日本自己的工业文化。尤其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日本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既吸纳西方文化注重技术和追求效率的元素,又兼备日本传统文化中视企业为家庭的观念意识。
中国的工业文化的发展严格意义上讲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工业化道路才开始大规模出现,并且是带有计划经济模式的工业文化。改革开放后,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工业化走上正确道路,工业文化走上正常发展轨道。直至今天,中国的工业文化仍处在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在广袤的国土上,工业文化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
纵观工业文化诞生至今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工业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演进:从农业文化发展到工业文化,再发展到信息文化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它是继农耕文化之后人类必然要经过的一个文化阶段。它是伴随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精神产物。它作为人类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必将做出更大贡献。
(二)工业文化的内涵
辞海中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工业文化(Industry Culture)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各个行业优秀企业文化的概括与结晶。
国外关于工业文化的研究文献很少,相关涉及Industry culture的研究,基本都是把Industry视为行业,比如Pizam、Pine和Mok(1997)对香港、日本和韩国的192家酒店经理开展研究,分析国家文化对酒店经理的管理者行为影响是否超过酒店行业文化,以及个人工作价值观是否对管理者行为有一个决定性影响[2];Jordan(2012)认为文化和创新行业的内在价值是公认的,但创新行业对于它的显著经济影响和增强商业与经济部门的广泛联系逐渐被认同[3];Schulz(2013)分析其国内林业特征以追溯新的治理为什么会出现在林业,并且持续了70多年之久,其Industry Culture主要指行业文化[4]。
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工业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认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重视科技的创新精神、开放吸纳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为国分忧的兼济精神、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等是工业文化的主要内涵[5]。王正林(2006)认为,工业文化不仅指工业社会的精神生产,也不只是工业社会的物质生产,而是包括了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水平。从哲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视野解读,工业文化的核心是不同于农业社会的意识形态,亦即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体系。它反映的是一定的工业时代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上层建筑[1]。赵学通(2013)认为工业是各种产业、各个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组成的集合体。工业文化包括产业文化、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三个层次[6]。余祖光(2010)主要从行为和制度文化的角度阐释工业文化的内涵,认为工业文化应包括合格公民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劳动者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企业法人的意识与行为规范、环境生态意识与行为规范、多元文化理解与行为规范等[7]。工业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产业企业在长期的工业活动中所创造和提炼的文化价值观念的集合,它往往与特殊的时代、特定的人物和特色的行业活动密切相关,有着比较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体现着地域性和时代性[8]。但是由于工业文化资源的多元化和历史局限性,其中也掺杂着一些腐朽和落后的文化成分。因此,对于传统工业文化资源,要剔除其糟粕,保留其精华,使其适合时代要求,焕发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工业文化指人类社会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个体和集体不断积累下来的物质生产、制度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
工业文化是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它除了具有自身丰富的内涵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其特点和工业社会的特点相似,即群体化、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和大型化[9]。这些特点既表现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表现了文化样式和文化形态。工业文化的内容包含了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包括工具零件、机械设备、厂房等)、制度层次(包括单位的考勤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和理念层次(机械化大生产普惠民众、强调效率等)。三个层次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现代工业文化的方式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勤劳、创新、规则与规范、效率、质量、诚信、平等合作、有序竞争等八个方面。
二、工业文化研究领域
我们将国内关于工业文化研究概括为三个方面: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业文化教育和工业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工业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及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生动地记录了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承载了特定时代人们的情感记忆和精神内涵。改革开放前的我国工业布局在某些方面可能不适合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根据城市工业布局调整规划,众多有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面临着两难抉择。目前,国外关于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主要有主题博物馆模式、工业遗址公园模式、购物旅游中心模式、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区模式、公共休憩空间模式、出租转让定性使用模式、区域一体化治理模式。我国不少学者也开始探讨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沈阳市铁西区作为中国著名重工业区在老厂区拆迁中,以工业文化为核心的社区精神也随着工业遗址的消逝而日益淡化,陷入了传承的困境之中。为此,袁正(2008)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分析认为,城市群体文化的传承也要体察人与自然、与历史、与生计方式和时代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指导人们在社区文化重建的过程中人为地引导更具人文关怀的、更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社区精神的形成[10]。有学者从哈尔滨城市本身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以及哈尔滨水工业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在哈尔滨城市建设中,水工业遗产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以及保护和利用水工业遗产所具有的广泛的历史、文化、科技以及经济等方面的社会价值,探讨在哈尔滨重视水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11]。姜丽(2009)指出了东北工业场所的后工业改造中出现的“场所精神”缺失等现实问题;客观分析了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的各种场所构成要素,从显性的物质要素(场所要素、场所空间结构)到隐性的场所特征和场所气氛,发掘东北城市工业景观的场所精神。最后,提出延续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精神的重构策略:整合场所空间、重组场所要素、强化场所特征、表达场所意义[12]。杨宏烈(2009)强调广州作为我国南方工业重镇,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创建自己的保护利用工业遗产经典范例[13]。还有学者通过对现今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困难点主要集中地面的土地开发问题。其次,分析工业遗产结合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论证工业遗产保护具有与地下空间结合的可行性,提出四项工业遗产与地下空间两者共同开发策略优势与解决的问题[14]。最后,以苏州苏纶厂地块作为实例论证,并提出地下空间开发与工业遗产保护结合后,对于工业遗产保护所可能产生的四种改变。于隽等(2014)就北京目前的工业文化产业转化的现状进行概述,指出北京具有较好的工业资源基础和新兴市场基础,并就此分析北京工业文化产业转化的现有模式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一些传统工业行业转型文化产业的经验和启示,对北京工业文化产业转化方向及发展提出相关建议[15]。赵晓荣(2010)从人类学视野探讨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应将其视为人类对生态环境适应和改造的一个过程,而且需要关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人民的生存历史、生活习俗、生产方式、价值信仰、心理特征以及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之间的平衡关系[16]。
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他们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模式和保护策略,这些对于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业文化教育研究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高等学校的使命除了传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外,还有文化传承创新。因此,工业文化的传承离不开高等教育。工业文化与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提升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核心战略。
余祖光(2010)认为应开展工业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工业文化素养;校企共建符合先进工业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跨越校企文化鸿沟,提高教师工业文化素养;吸收企业文化精华,建设有工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工业文化教育[7]。申素英(2012)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高职学生工业文化素养教育的五项对策: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工业文化素养的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工业文化素养的关键;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工业文化素养的手段;丰富第二课堂是培养工业文化素养的补充和校企合作是培养工业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17]。赵学通(2013)建议应加强具有工业文化特点的内涵建设,主动融入工业文化,建设凸显工业文化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积极将工业文化引入课堂,把工业文化纳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具有深厚工业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建设者;开发工业文化资源,创新工业文化,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6]。宋晶(2013)建议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将绿色工业文化融入工学结合教育过程、渗透于职业教育内容、强化职业教育教师理念、践行于校园生活并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来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实践能力[18]。显然,工业文化在高校的有效传播离不开教师,目前高职教师与工业文化对接中的压力主要源自文化差异、对接过程、参与者、制度设计、社会环境等因素。建议管理教师压力要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发挥主体性、尊重差异性、保持系统性,并重视构建与工业文化对接的文化环境和支持系统[19]。
不难发现,工业文化要和高职教育有效对接,一方面,高职教育必须走进工业企业,了解其生产工艺和流程,掌握其发展趋势和需求,理解其文化内涵和价值;另一方面则是将现代工业文化引入高职教育,以促进培养模式的革新,使培养的人才更具适应性和创新性。
(三)工业文化资源有效利用研究
工业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衡量一国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已经深深地熔铸于社会生产力之中,对工业生产发展形成深刻的影响,成为工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量。
工业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二是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行为规范;三是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四是推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五是提升物质产品的品质及附加值;六是工业文化本身也成为经济增长的要素[6]。工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四化”:即工业文化资源的规范化整理与解释,实用化盘活与推广,信息化改造与利用,艺术化展现与包装。最终达到文化反哺社会,并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8]。
宋晶(2013)认为,绿色工业文化是后工业时代的整体生态理念,它体现着劳动者间的关系,体现着代际关系以及人类的生产与生物界以及整个自然界的关系。绿色工业文化以生态文化为导向,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改变原有高污染的“灰色”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新型的“绿色”工业,它是绿色文化与工业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后工业时代的工业文化,它要求人类以理性态度看待财富,在确保经济社会乃至整个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工业生产,追求人类福祉[18]。工业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正是这样一种途径,同时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文化的转向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生态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冲突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便在工业社会的地基上,改造工业社会的物质生产体系,建立绿色、有序和生态的社会物质生产体系,以实现对生态文化的构建[20]。
我国工业文化的发展具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大量的反映工业文化一般价值和规律的文化资源,加强对工业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推进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先进文化、提高文化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依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文化强国都具有积极意义。
三、工业文化研究展望
基于上面对工业文化的综述分析,我们认为关于工业文化未来的研究,可能包括如下八个方面。
(一)基于城市整理规划布局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意义十分重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历史原因,更多的工业遗产位于老工业基地,因此研究如何在老工业基地更新改造过程中合理保护工业文化遗产,调整与优化城市功能,激发老工业基地新的活力,实现与城市整体发展的有机融合。
(二)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
目前,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模式主要有:工业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工业市镇模式和红色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色,如何在借鉴国内外现有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三)研究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评估体系
由于我国省份众多,国情复杂,各地的工业文化遗产自然而然地就会有等级性和地区性。那么,各地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保护范围和评估标准应依据本地区工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来确定,做到突出重点,有舍有得。
(四)研究工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多元化融资途径
工业文化资源保护项目虽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是单纯依靠政府资金投入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入多元化利益主体,政府给予政策性扶持,让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开发并举。
(五)研究工业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路径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不但可以使多方受益,还可以将其工业遗产的价值与文化相结合,突出其原有的存在价值,如北京798艺术区的成功案例。
(六)研究校企工业文化教育结合的途径
包括如何开展工作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工业文化素养;如何制定校企共建符合先进工业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如何跨越校企文化鸿沟,提高教师工业文化素养;如何建设有工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工业文化教育等等,最终达到育人目的,培养出高质量的工程类人才。
(七)拓展工业文化的研究领域
工业文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工业文化与当前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的结合,可以深化和衍生出许多新领域和新专题,如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管理、工业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工业质量和品牌、工业文明和工业精神、动漫、工业文化产业、中国工业史的编纂、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建设、质量品牌、制造业大国中工业文化的作用等。
(八)研究基于工业文化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在现有学科专业如工业设计、文化产业管理产品设计、知识产权、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等基础上,构建以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相关专业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及时将其固化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过程之中,培养符合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创新型人才。
[1]王正林.工业文化纵论[M].合肥:安徽工业出版社,2006.
[2]PIZAM A,PINE R,MOK C and SHIN J Y.Nationality vs Industry Cultures:Chich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Managerial Behabi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7,16(2):127-145.
[3]JORDAN L A.Tourism,Culture and the Creative Industries:Exploring the Linkages[J].Journal of Eastern Caribbean Studies,2012,37(3-4):1-5.
[4]SCHULZ K B.New Governance and Industry Culture[J].Notre Dame Law Review,2013,88(5):2515-2550.
[5]张心昊,王振良,王士立.唐山工业文化初论[J].唐山学院学报,2005,18(2):3-7.
[6]赵学通.高职院校文化使命:工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3,9:103-106.
[7]余祖光.先进工业文化进入职业院校校园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2):5-10.
[8]陈霞.工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以江苏工业文化资源开发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2012,(5):14-16.
[9]魏新龙.历史进程中的工业文化[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1):72-75.
[10]袁正.工业文化及其传承困境——从沈阳市铁西区整体改造中的土地利用与工业文化传承谈起[J].理论界,2008,(9):80-83.
[11]闫波,李颖,姜洪力.论哈尔滨水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1-6.
[12]姜丽.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精神重构[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杨宏烈.城市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泛论[J].城市观察,2009,(2):175-180.
[14]刘皆谊,夏健,申青.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结合地下空间开发之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2):223-229.
[15]于隽,张咏德,张晓萌,邹承东.北京工业文化产业转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2):10-13.
[16]赵晓荣.人类学视野下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J].天津社会科学,2010,(5):88-90.
[17]申素英.高职院校学生工业文化素养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77-79.
[18]宋晶.将“绿色”工业文化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3,(6):30-34.
[19]陈亚鸿.高职教师与工业文化对接中的压力源与压力管理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89-91.
[20]苏祖荣.生态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冲突、选择与构建[J].生态文化,201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