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要有大格局
2015-03-18王雅林
王 雅 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哈尔滨150001)
又到了年序更替的时节,每当此时,人们往往比平日更注意倾听时间老人的脚步声。也当此时,在我们的心中油然唤起一种强烈的时空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是以年计,而是每日每时都能感受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巨轮的轰鸣,都能目睹推动历史进步的大事件、大行动、大举措的发生。以被网民亲切称作“习大大”的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突显了大智慧,具有大格局战略眼光,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下了一盘盘好棋,获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点赞,极大地凝聚了民心,振奋了民气。作为一个学人和刊人,我深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族复兴时代之幸,因而也激情满怀地想到在这样一个历史时代,我们应做的生活选择和责任担当是什么。
我们作为“知识人”也是“生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日子”和“小生活”追求,但我们又都在大时代、大历史中生活,只有使自己成为“历史性生活者”,才能成为清醒的生活者;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学科领域、研究方向和个性化的学术旨趣,但只有把握学术发展的大格局、大视野、大走势,才能真正成为具有理论自觉的学者,做到“胸有大业,腹有诗书,肩有担当,术有专攻”。所以,学术研究要有大格局。那么如何做到有大格局呢?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归根结底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要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去体现。
学术格局是学术品格问题。具有大格局的学术研究首先要体现在学者的历史使命感上。中国的“读书人”历来具有以济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在我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一直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抒发先贤志向的名句所感染。学术先贤所表达的“家国”、“天下”情怀始终同儒家所描绘的具有良好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生存状态为“小康社会”、“大同社会”的理想紧紧连在一起,两千多年前的史书《战国策· 赵策二》中也有这样的描述:“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尽管当时的“中国”概念与今天有所不同,但同样表达了炎黄子孙的社会理想。今天,党中央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人民意愿,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是中国人社会理想境界和核心理念的升华,毫无疑问应成为学人“济天下”使命感的凝聚点和大格局观念的着力点。有梦想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我们的学术研究应义无反顾地加入到13亿人民的“圆梦”行动中来,为阐释“中国梦”提供更多原创性理论研究、文化滋养和实践导向,丰富其内涵,使其走向学理、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走向生活,并从中获得推动学术发展的激情和动力。
其次,学术的大格局和品格要体现在展现思想的力度上。学术的重要功能是培育民族精神和为时代生产思想的力量。不久前我去河南省讲学,有机会参观了汉画博物馆。汉画深沉雄大,除极具艺术感染力外,我特别为汉画表现出力的张扬的精气神所震撼。这种精气神在唐代达到鼎盛,而到了宋代,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汉唐雄风不再,宋代陶俑的形象也没有了汉画、唐三彩昂扬乐观的风采,我们民族的精气神渐失,直至近代陷入百年沉沦。这给我们今天的民族复兴事业提个醒:民族复兴的核心是“筑魂”。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我们的民族不能沉迷于物欲的满足与享受中,不能醉心于“小时代”、“小确幸”式的生活,民族的精气神不能垮塌,仍需唤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这方面我们的学术要为之输入精神的正能量。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但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巨大的风险、危险和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这一历史关键期,中国学者必须具有定力,对各种思潮保持敏锐的判断力,坚信我们所选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义性。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恰恰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国际上不时传来“唱衰中国”的论调,但我们自己要有自信力,不能陷入文化自悲主义甚至文化自贱主义。我要特别指出,学术的力度表现在对正确意识形态的坚守上。西方有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全盘否定“宏大叙事”,否定研究对象中具有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消解学术研究应遵循的原则、立场,从而使学术停留于零碎表层现象的研究上,并从主张价值中立滑向价值虚无,这必然导致学术研究陷入危机和产生“平庸之恶”。这种思潮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再次,学术研究的大格局要体现在中国学术的主体意识上。毫无疑问,中国的学术发展只能在开放中发展,勇于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学术养分。我在同一位学界朋友叙谈如何提高学术素养时,共同概括出四个“细读”:细读生活,细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细读国外优秀著作,细读中国古代经典。但正如许多人指出的那样,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唯西方理论是从,而对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却知之甚少。对西方理论照抄照搬,充其量只能出“山寨”产品或“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利于学术发展,甚至会潜藏意识形态风险。从学术发展史来看,社会科学原产于西方,我们进行学习、借鉴是很必要的,但西方理论的产生总是同西方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相联系,未必适合解决中国的问题。我认为,今天中国的学术发展,到了要特别强调回到自己的文化基因、思想资源上来的时候了。许多国际有识之士也指出这一点,解决当代世界的问题,要从老子、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国学术发展的主体意识、中国化道路之源,从文化层面看,归根结底还要回到中国古典上来。不重视古典,将失去梦想和启发智慧之源。中国的学术发展应从高铁模式得到启示:“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洋为中用,自成一家”。在“博采众长、洋为中用”上,要处理好中外融通问题。西方社会科学长于实证,中国长于主客体同感共鸣的认知方式,要在创造性融通转换中实现“自成一家”。中国学术发展真正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应走的路子是,在广泛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关怀为价值指向,强化中国问题意识,立足中国经验和中国实践,基于自己的文化基因创造中国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从而使学术研究从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到文本规范突显中国作风、中国气魄。
最后,从中国学术发展的大格局出发,在当前自然要把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气候问题提出来。学术是学者安身立命之本,是优雅、高尚、纯洁的事业,一个学者是通过奉献优质的学术成果来确证自己存在价值的。历史上中国知识先贤们把自己写下的文字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主张“道德文章”,修身养性。由于学术先贤们洁身自好,所以就连在草根老百姓那里也获得了“敬惜字纸”的高度尊敬。这应唤起我们今天知识人的自尊感、自爱感,杜绝一切不正学风。当然,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在目前特别要从科研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解决“逼良”问题,不要用扭曲的评价指标误导学术发展、贻害人才,为学术活动提供一个纯静的环境。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通过反复的调研工作,出台了新的评价体系,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值得欣喜和祝贺。
曹操有诗句这样描绘气吞宇宙的沧茫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句所表达的正是今天生机勃勃的中国气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就是构成中国梦宏大事业里日月星辰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的学术发出灿烂光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