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初探
2015-03-18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高中部孙亚丽
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高中部 孙亚丽
“教学”是指由教师所引起、维持或促进的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成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必要性
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需要,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需要。从社会上说,不进行教育和学习,不继承和发扬前人积累的经验、技能、知识,人类文明就要停滞不前,人类社会就不会延续和发展。从个体来说,不学习就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更不要说发展和提高了。所以,从根本上讲,学习动机的社会和个体的这种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表现为学习上的意愿和愿望,对学习起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造就自己伟大的人格魅力
热情洋溢、清晰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沉默与思考,速度与效率,有计划的重复,读写与材料,视听教具,这些都反映出教师的教课风格。教师的授课风格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为它是教师知识内化后的外在表现,这种表现能力对数学教师要求更高:“一个数学家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的重要条件,因为中学生喜欢凭感觉判断。当它不喜欢数学老师时,很难理性控制自己静下心来听数学老师讲那本来就比较枯燥的数学课。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当老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后,就会感到自己心目中的差生其实并不差,优等生也有不足。公平的评判会敦促老师将爱播洒到每个学生身上,学生也会不自觉地拉近与老师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的缩短会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真实流畅地表达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这种授课课堂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包含着一种爱,这种爱,是对未成熟一代的尊重、信任、欣赏和期待;这种爱,通过带浓厚感情色彩的语言去实现。这种语言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学生的大脑深处,产生积极效应,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种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尽情的发挥和展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习的需要被满足,学习氛围的融洽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
三、创设趣味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阿基里斯”(希腊神话里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0.1里,当它追到0.1里,乌龟前进了0.01里,当它追到0.01里,乌龟前进了0.001里……
问题1:分别写出相同时间段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问题2: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状态。
四、增强问题意识,教给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练习作业中不会的、书上看不明白的及时向老师或同学去问,然后让学生每节课提出一、两个问题,记在问题本上,不断尝试提出新问题,最后鼓励学生能用批判、怀疑的眼光去观察问题,敢向课本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实际上,好问题不一定是复杂的问题,它甚至可以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们熟悉的问题。如在余弦定理教学中,可以引入问题:“甲地离实验学校10千米,乙地离实验学校15千米,问甲、乙两地相距几千米?”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条件可以进一步具体化,给学生的空间很大,具有启发性。
五、从现实的数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学生的“实际”知识有多少?学生的“数学水平”有多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有多广?这些都是老师面对的“现实”。数学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来进行。如:借助学生上学乘汽车、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等多种交通工具以及途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介绍各种类型的图象表示、解析表示,进一步可介绍变化率以及斜率等概念及有关性质;根据血压的变化介绍一般周期函数的概念,再进到更有规律的正弦函数及其性质;或者从物质的生长率引进指数函数概念,从而导出对数函数等。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它来源于现实,又反过来服务于现实,从现实的数学出发,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易于理解和接受,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习的基础,教师若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必须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也就是说,身教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激发出学生的最大潜能。因此,“打铁先得自身硬”,教师自己必须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是身心健康的人,只有知识渊博,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