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学生的教育
2015-03-18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瓦塘乡乌柳小学郑向涛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瓦塘乡乌柳小学 郑向涛
近年来随着农村向外劳务输出队伍壮大,留守学生人数逐年增多,隔代监护突显家庭教育之不足。如何关注留守学生、教育好留守学生,这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又—次挑战。经过我近几年来的观察,发现这些留守学生普遍存在:自控力差、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厌学情绪日益加深,学习成绩普遍偏差的现象。针对如此种种现象,我想了很多。这不但需要把好留守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学关,而且更需要我们教师想出种种策略来应对留守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下面就我个人如何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浅谈几点尝试。
一、做学生的真挚朋友,成为家长和学生信息传递纽带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正视并尊重学生闭锁性的心理特征,跟学生坦诚相见,增强亲和力,多鼓励,多赏识,创设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给他们一个温馨、和谐、甜蜜、有力量的集体。在各种活动中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成就感,更让他们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友情,家庭以外的温暖。让他们在自由、快乐的活动中亲近老师,把老师当作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从而解开学生闭锁的心结,消除胆怯、孤僻、抑郁等不良心理。
根据调查我校的几十个留守生,而且都属于隔代监护,监护人对留守孩子的监护往往只注重生活上的关心,对孩子的学习、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从未关心过,久而久之,使留守生出现不良心理障碍。鉴于此现象,畅通学校、家长、
监护人、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已是刻不容缓。建好学生健康成长档案,随时摸清学生心理动态。通过家访,同监护人促膝谈心等手段,教给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让其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同时建立留守学生家长联系档案,随时向家长传递信息,让家长和学校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做学生健全人格的楷模,伴他们一同健康成长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这一点来看,教师应提高师德修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言传身教不能—劳永逸,应贯穿在学习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在教育学生时应做到要求与自愿相结合,说理与商量相结合,严格与宽松相结合,从而形成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宽容地对待他们的“超越性”,给他们的思想、心灵的腾飞,留有一块天地,使他们在成长中更多地拥有一份自由。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与平等的“双向主体”,允许他们犯错误,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就应要有父母般的慈爱,兄长般的信任,朋友般的真诚,同学般的热心,同志般的热情。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教会学生面对困难与成功就如面对鲜花与荆棘,教会学生面对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体会背后的辛酸,遇到挫折要坚强、果断、勇敢地去面对。总之,教师无论如何都应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塑造留守学生的美好心灵,让这种神圣的义务和责任永恒传延。
三、做学生精神殿堂的引路人,给他们一个人生的支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留守学生受爷爷奶奶的宠爱,亲戚、朋友的呵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教师应领着学生走入人类精神文化殿堂中追求高尚的情操;在知识的海洋中用心灵去感受美好,感受高贵;教会学生读书,要求学生节约零花钱购买好书;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习惯,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形成学生一生的支撑。从读书中感悟人情、人性、仁爱,以讲故事的方式,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把中华民族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美丑,学会宽容、礼让、关爱。让他们从小做起,让和谐温馨的集体氛围,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催化剂。
总之,成功教育留守学生必须从小事做起,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构造学生一生的支撑点,这样才会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