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壮语方言地区农村小学拼音教学的迷思
2015-03-18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汪甸乡塘兴增城小学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汪甸乡塘兴增城小学 林 鹭
众所周知,拼音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拼音基础不牢固直接影响到将来学生的汉字学习、习作学习、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等。但是生活在壮族方言地区的小学生们,由于受到母语即壮语方言的影响,拼音学习方面出现了不少的困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关于壮语方言地区小学拼音教学所面临的普遍困境,并大胆的提出几条解决方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壮语方言地区小学拼音教学开辟一条捷径。
一、存在的迷思
(一)当地教师因素
相对来说,壮语方言地区地处偏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所以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自小就操壮语方言的语文教师本身就存在发音错误的问题。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并未发觉自己在拼音发音中存在错误,故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就一直沿袭着错误的发音。
(二)学生舌头僵硬,无法完成翘舌音
由于壮语方言与普通话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发音习惯和发音方式上更是南辕北辙,所以容易造成小学生在学习拼音时难以适应普通话发音。比较典型的要数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分。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容易将 zh 、ch 、 sh、r 和z、c、s 混淆起来。大部分学生出现舌头僵硬或者舌头打结的情况,无法顺利的完成这几个拼音的发音。
(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容易混淆
操壮语方言的学生发不出p 、t 、k 、c 、ch 、q这几个送气音,他们常常用b、d、g、z、zh、j这几个不送气音代替。所以在将普通话时常常闹笑话。让前来交流学习的外地老师感到困惑,不明白学生在说话时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对语流音变缺乏感知与认识
操壮语方言的学生在学习拼音时如果碰到语流音变如轻声,儿化音等情况时,会出现呼读不自然,缺乏感知的现象。当然这也与平时使用的壮语方言有关,他们没有学习普通话的语境,自然对由普通话里的语流音变感知生疏,读起来不仅生硬更在平时的课堂交流的忘记使用儿化音或者轻声。
二、几种简单可行的对策
(一)鼓励教师走出去开拓视野发现问题
长期生活在壮语方言地区的教师因为习惯了当地的言语习惯无法客观的认识到自己在普通话发音上的错误,自然在教学生认识拼音的时候也就无法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鼓励汉语方言地区的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活动。走出大山,走出习以为常的语言环境,到外地感受不一样的语言环境。许多老师在参加业务培训过程中通过跟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交流学习,或者在听专家教师的演示课的时候很容易的就发现了自己存在什么样的发音误区。
(二)开发多种教学方式
做为壮语方言地区农村小学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自身在拼音方面的错误,更要善于开动脑筋,利用小技巧,小道具,为更好的教授拼音发音出谋划策。例如,在教授学生区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放在嘴边前面,感受发音时是否有强烈的气流,来区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以纠正他们的错误发音方式;在教授学生学习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时,可以让学生捏着鼻子,读后鼻音。
以上方式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学技巧,但是在帮助学生读准拼音的教学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方便了教师教学,减轻了教学辅导,也帮助了学生学得轻松,读得有趣。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
本着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学原则,能够巧妙的使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录音,并将学生的录音和新闻联播里播音员的发音做比较,让学生自己在娱乐之余发现自己发音错误,并加以纠正。
总之,想要改变壮语方言地区农村小学生的拼音发音情况,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没有立竿见影的特效药,只有持之以恒,多开发教学方法,多利用教学资源,循序渐进,才能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