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问答浅谈
2015-03-18四川省仪陇县银山乡中学校文兴冰
四川省仪陇县银山乡中学校 文兴冰
在课堂教学中,每位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便于课前预设好的教学活动能顺利开展,也好彰显自己的教学驾驭魅力。诚然,学生能踊跃发言,是他们积极主动探究新知的外在表现,也能让老师倍感欣慰。但是,要使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表现自我,还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引导。
一、亲和的教态,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敢说
师生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个别老师受“师道尊严”的影响。上课时,面无表情,目光四射,言语生硬,学生如临大敌,似鼠见猫,不敢有半点言语。如果答问出现差错,便遭到厉声训斥。这样的课堂,学生怎敢举手发言,怎会主动作答?即使有了正确的答语,也会被吓得手足无措,课堂也就变成了老师的“一桶天下”、“四面楚歌”了。要使学生敢于发言,不胆怯,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使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并愿意与老师接触,喜爱老师。同时,还要在学生错答、漏答问题后,不遭到“白眼”,这就要求老师在评价学生时,慎用“回答错误”、“这么简单就答不来”等类的话语。学生即使回答有误,教师也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一位老师借班上公开课,师生之间不是很熟悉,加之听课老师也多,学生回答问题时颇有顾虑。当第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清晰响亮,基本正确时,这位老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加以鼓励——“非常感谢你,勇敢地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我会永远记住你这位聪明能干的孩子”。简短的几句话,立刻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接下来的提问学生踊跃发言。有位学生生怕老师看不到他举手,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何愁学生不主动参与呢?又怎不事半功倍呢?
二、层层设疑,由浅入深,让学生能说
教师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目的要明确,指向性要强,语意要前后连贯,难易要适中。学生在接到问题后,能迅速地理解题意,找到突破口,进入思考状态。因此,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要保证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过程而能够回答出来,也就是“跳一跳,摸得着”是最佳的。
如有一位教师在讲解《等腰三角形性质》这个内容时,他在引入新课时没有直接抬出这个性质。而是先让学生观察、猜想,然后通过折叠,度量得到感性认识,让学生知道了“辅助线”的作法,从而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最后再通过理性证明,从而回归到了课题的本意,解决了问题。学生也就顺理成章地知道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具体内容。假设让学生一味地去计算或思考如何证明,学生定会茫然无知,更加不会理解到老师设计的真正用意。但是,教师经过这样设计、分解问题后,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规律,找到答案。并从中得到乐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情,使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是逻辑性较强,也较抽象的一门科学,教学不乏枯燥。那么,学生只有热爱这门学科,对数学感兴趣了,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挖学科自身应有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加强趣味性。创设学生良好的学习情趣,学生才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爱答、想答。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正方形概念和性质》时,他先出示生活中正方形实例,让学生动手折纸进行探究,用工具量一下角、边、对角线。再让学生想一想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如何才能变化为正方形,使学生对“正方形”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学生何愁问题的回答呢?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引用“看日出”这一片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直线和圆的几种位置情况。创设如此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怎能不积极、主动、自信地回答呢?
四、思维与表达有机结合,严格进行训练,使学生会说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对学生说的训练。尤其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而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条理性等方面很少提出要求。事实上,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也就是思维的结果,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如果学生言语零乱,说法不完整,那么他的思维一定缺乏条理性,老师如果不做出这方面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除了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做出判断之外,还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不仅要说的对,还要说的有条理,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比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有很多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定势: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果老师不严格强调与纠正,学生却不会知道此定理有误。殊不知,没有第三直线与这两平行线相截,哪里来什么内错角、同位角呢?
“教无定法,教无定则”。数学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参与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有许多不同方式和方法。一堂课不但要有精彩的提问,还要有适当的引导,更要有丰富的内容,否则就只能是“头重脚轻根底浮,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墙上芦苇。问题设计与引导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小环节,不能忽略课堂教学的整体艺术,不能一叶障目,更不能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