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15-03-18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凤凰小学郗洪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6期
关键词:弹珠体积教材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凤凰小学 郗洪梅

学生生来就有一种好奇的倾向,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是怎样发生的?教师的教学就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养成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同感:如果一堂课上得好,学生不仅知识掌握得好,而且应用自如。如果一堂课上不理想,课后即使多花多少时间来“恶补”也是有限的。因而,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呢?这已成为许多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这里谈谈一些看法。

一、营造氛围,培养自信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的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自己的信念、意识,个体的潜能也才能得以释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教师每一句激励的语言、每一个赞赏的眼神、每一个鼓励的手势等,都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般来说,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怕说,更怕说错。而我在教学中却有心多让这部分的同学回答问题,特别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会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他们,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在课堂中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得到充分的放松,人格得到真正的尊重。

二、创设情境,发展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学生没有思维的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自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的脑海里是决对不会留下多少痕迹,更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小悬念” ,把学生引入一个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实践的机会。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捏成的圆锥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它的体积。有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马上兴趣盎然,经过思考后,有的说捏成正方体、长方体,也有的说捏成圆柱体,有的说把它浸没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求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在肯定了学生各种有效的方法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想办法求出老师手中的这个用厚纸制作的圆锥的体积吗?”这时,学生感到刚才的体积变形和放入水中的方法都不管用了,从而感悟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都有自己的体积公式,有没有一个计算圆锥的体积公式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自行领悟,这样,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的同时,建立了积极健康的数学情感,从而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

三、大胆创设,更新案例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教材的使用需要作为学生活动创造者的教师去实践、去丰富、去完善,变传统的死搬教材为灵活处理教材、使用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自主的驾驭教材,在着眼于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上,灵活加工、整合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材料。

本着这一认识,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就摆脱了课本和教案的设计方案,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另行设计。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三袋弹珠,告诉学生这三袋弹珠的个数是相同的,(里面都有九个弹珠)要分给三个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但不是每人分一袋,而是第一个拿第一袋的1/3,第二个人拿第二袋的2/6,第三个人拿第三袋的3/9,你们说这三个同学哪个人拿得的弹珠最多呢?同学们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由于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老师让同学们推选三个发言积极的同学上来拿弹珠。中间的一位同学还请教另一位同学帮助分,三位同学按老师的要求拿完后,同学们哗然了,“怎样会是一样多呢?” “三个分数怎么会是一样大呢?”学生不相信眼前的事实,对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规律。这样,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然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捕捉“资源”,引导创新

一个几十人的班级,由于程度的不同,每个人处于不同的思维水平,那么每个人就都有自己不同的“数学现实”。他们都有“再创造”的能力,而有意义的指导则意味着教的“强迫性”和学的“自由性”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微妙的平衡,对于学生各种独特的想法,应给予积极的肯定与鼓励。这里所说的“独特的想法”多是指老师所不曾想到的,它也许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都是课堂生成的“资源”,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创新。

五、积极评价,及时反馈

积极的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这里的评价主要包含有“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两种形式。一般在课堂让学生先发表意见,集思广益,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应努力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都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思想更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片广阔而美丽的天地,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弹珠体积教材
弹珠
教材精读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圆珠笔打造弹珠机
弹珠游戏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