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现培养研究
2015-03-18山东泰安市高新区凤凰小学周晓红
山东泰安市高新区凤凰小学 周晓红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曾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这说明情感在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每种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动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去努力学习,消极的情感将阻碍学生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掘、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是必不可少。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小学生的数学情感往往是在教学课堂中被问题情景所激发,从而培养起来的。创设问题情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问题要问得巧妙,问得发人深省,问得引人入胜。实践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性、好玩、新奇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热爱数学之情,使学生与数学知识交朋友、建感情,缩短学生和数学知识的情感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氛围中对数学产生热爱。
第一,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亲近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当书本知识接近学生生活实践、经验时,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简单;当书本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实践、经验时,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吃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将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事例进行剖解,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书本知识的“原型”。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师将书本上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实践问题,转化得越好,学生对数学越感觉亲切,数学问题就随之而解决了。
第二,创设悬念化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 教师要保护和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引导他们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的急于求知的情感。
第三,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有利于拓宽知识视野,促进思维发展,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力创设愉快学习情境,使学生被这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氛围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探索成功”的情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是他们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使他们感受到发现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探索成功的情感体验,增进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一,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去体验。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第二,探究的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比较、猜测,这一切的活动都需要时间作保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少一些 “自我表演”,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经历、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态势。
三、建立融洽师生关系,以情育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着热爱知识、科学的感情。”问卷调查也表明,小学生对“最喜欢的老师”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一致性高达99%,真可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积极的鼓励,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之间情感上的距离,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师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一,关爱“学困生”的成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尊重别人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着奇迹,创造着新的人,创造着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学生期待鼓励和表扬,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
第二,让个性得以飞扬。
儿童的表现欲十分强烈,一旦有机会展现自己,并能得以他人赞赏的时候,那种满足、自豪似蜂蜜甜进心底,那种激动如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因此,在教学中,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提出自己创造性见解,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学习心态,培养锐意进取和富于创新的情感。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充沛的情感,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丰富的现象,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沟通师生之间心理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把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真正的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不断转变观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把“情感”的阳光洒满课堂,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添他们学数学的乐趣,让每个孩子都爱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