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

2015-03-18北京市昌平区燕丹学校张海丽邢美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6期
关键词:师德心灵孩子

北京市昌平区燕丹学校 张海丽 邢美杰

伟大的教育家韩愈《师说》中,对教师是这样定位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境地。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由此可见,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从教道路中,我历尽波折,却也在这波折中感受着自己的成长。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才能展现出自己的教师素养。以教师为职业,就要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今天,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浅要理解。

一、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功,就是要看他能不能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而成为这样人才的关键还是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功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书教好。如何教好书?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其他领域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是渺小的,也许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可以说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你所传授的知识是每粒小种子的养分,一旦出了差错,就像是给种子施错了肥,后果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握教材,对教材内容要做到认真分析,不仅要把握每个知识点,还要进行认真推敲,尽自己所能为学生拓展相关领域。众所周知,中国的汉字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字音字义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就需要老师能够在引领学生学习的时候自己绝不能出现纰漏,备课时发现问题不能模棱两可。当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灵活处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教师无所适从。比方说遇到学生纠正读音,绝不能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而模糊处理过去,要在课堂利用工具书进行查证,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终身学习不仅是教师落实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专业发展的途径,也是新时代师德规范之一。

教好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任何事物都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想了解、想知道,并希望能从老师那里获得答案。我们都知道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我们应该珍惜它,并帮助孩子把这种动力变成他自身的内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意味着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二、用爱陪伴孩子成长是师德的核心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与爱从来都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教育仿佛水池,“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好,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的这段话非常形象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质。用爱陪伴孩子成长也成了教育者应尽的职责。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英国教育家罗素也曾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着一个个求知若渴的生命,面对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但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奉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伟大教育理想,用博大的爱心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与我们的学生相伴而行,还会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呢?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好孩子成长道路的引路人是师德的升华

教师被誉为心灵的工程师,那每一颗幼小的的心灵都期待着工程师的构建。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了解学生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先决条件,面对一张张天真的脸庞,教师应先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与家长做好沟通,先掌握每个孩子有什么样的不同,了解孩子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为你走向学生的内心打好基础。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教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我常常利用课下时间走进孩子们欢愉的天地,和每个孩子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慢慢地,在孩子们的眼里,我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还成为了他们的大朋友,我们一起寻找战胜困难的法宝,分享收获成绩的喜悦。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用爱陪伴孩子成长,用心灵与孩子沟通,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猜你喜欢

师德心灵孩子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唤醒心灵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