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民道德冷漠的成因及对策

2015-03-18黄元全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成因危害对策

张 翔,黄元全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浅谈公民道德冷漠的成因及对策

张翔,黄元全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637009)

摘要:简述学界对道德冷漠的内涵界定,总结出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的主要表现为道德敏感的降低及道德判断能力的匮乏、道德责任感的减弱及道德信任的丧失、道德信念的淡化及道德实践的不作为。通过阐释道德冷漠的危害,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为如何消除道德冷漠提出有效的矫治对策。

关键词:道德冷漠;道德生态;危害;成因;对策

作者简介:张翔, 在读硕士,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黄元全,,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11-0047-5

中图分类号:D648: B82-052

文献标识码:码: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ocial moral indifference, which is referred to as a reduction of moral sensitivity and the deprivation of moral judgment ,and the weakening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loss of trust, desalination of moral convictions and ethical omissions. With the analysis of its causes of those problems, the paper proposed some solutions to response to the moral indifference.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五千年文明底蕴,培育出具有优良道德体系的民族。真正的大国,一定是在物质和精神上皆具有影响世界的力量。我们必须承认,辉煌成就的背后,也暗藏了些许社会诟病,如今愈演愈烈的道德冷漠现象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激发全社会的道德自觉,通过道德重塑努力减少直至消除道德冷漠现象。

一道德冷漠的内涵界定

学界对道德冷漠的内涵界定,表述各不相同,有交集也有分歧。万俊人认为,道德冷漠是由人际关系的隔离化导致道德行为的冷淡。具体表现为道德意识沟通受阻,道德心理交互性责任感缺乏,道德情感丧失,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1]陈伟宏、陈祥勤认为,道德冷漠一般是指人们缺少道德判断、道德意志或道德实践勇气。[2]高德胜认为,道德冷漠就是主动的责任推拒或无意识的道德麻木,其实是个体道德冷漠集聚而成的社会风气与道德状况的恶化,严重时会以战争、杀戮等尖锐极端的方式呈现。[3]方环非、施月红认为,道德冷漠是人以分离的态度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忽略自我对他者的依赖性,甚至对他者产生排斥。基于此理论,他们提出关怀伦理为道德冷漠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4]勒银霞认为,道德冷漠是对他人痛苦的抗拒,乃至违背道德常理及人性善念的病态心理现象。[5]众多学者对道德冷漠内涵界定表述虽略有不同,其实质表达为善的缺失,具体表现为道德敏感的降低及道德判断能力的匮乏、道德责任感的减弱及道德信任的丧失、道德信念的淡化及道德实践的不作为。

二道德冷漠的主要表现

1.道德敏感的降低及道德判断能力的匮乏。

所谓道德敏感,是指个体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做出道德感知、道德评价的能力。它不仅要求个体对善进行领悟和把握,也包括对恶的感知和反映。道德敏感作为社会化的产物,有着不同层面的表现形式。第一,对人文社会现象,从内心表示肯定、赞同或否定、排斥。第二,对社会道德现象的反应外化于行,用形体语言或口头语言给予赞扬或谴责。它是维系良好社会秩序,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优化道德生态,保障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敏感的降低,折射出道德被边缘化的实质。一个人如果缺乏道德敏感,终将会带来人性沦丧、道德荒芜的严重后果。

所谓道德判断,是指个体依据自身道德知识,对外界道德现象做出是非善恶的感性或理性判断。道德判断的方向与个体的道德知识水平密切相关。只有道德主体拥有关于评价行为善恶的知识,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对道德情境做出判断。如果个体缺乏此种能力,不能对道德现象做出必要的感知和感悟,不能对是非善恶做出基本的反应和判断,那么伴随他的,将是正义感的扭曲和同情感的丧失,其实质是道德的失语。当前社会,道德冷漠者对道德模范冷嘲热讽,甚至诋毁和恶意中伤,对社会道德“失德”现象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甚至持有异常“宽容”的态度。这些事件均是部分失去道德考量能力的国民对道德情境的病态应对,它带来的反思应时刻鞭挞国人的良知。

2.道德责任感的减弱及道德信任的丧失。

道德责任感是建立在道德判断的基础之上的。道德主体拥有基本的道德知识,进而对道德现象做出主动的道德判断,同时伴随着自觉意识和道德责任感。道德责任感是指人们自觉意识到自己对社会、集体或他人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及未履行道德义务时主动承担责任的道德感。在我国,道德状况总体上是进步的,但同样应看到各个领域存在的道德责任感降低,甚至逃避道德责任的道德冷漠现象。正如有学者所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这些考验,也必然会在道德领域表现出来。”[6]如政治领域,某些官员缺乏公仆意识、损公肥私、贪污腐败,弃国家和集体利益于不顾,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遭到极大破坏;文化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消极的文化价值观让道德建设面临解构的危险;经济领域,部分不法企业和商家制假贩假,唯利是图,严重损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等。逃避道德责任、不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在各个道德领域普遍存在,其实质就是放任他人痛苦和社会危机,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道德信任是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是道德主体基于社会道德现状和水平,对社会、他人持有相信、不怀疑的态度。然而,由于以上各个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欺诈、不诚信的现象也频频发生,使得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建起一道心墙,拒绝道德信任。道德冷漠者,作为旁观者时,对失德现象无动于衷,作为受助者时,怀疑施助者的动机,在潜意识里,是对道德受助期望的泯灭,对道德高尚行为的蔑视和怀疑,这是道德冷漠恶性循环的后果。

3.道德信念的淡化及道德实践的不作为。

道德信念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追求和道德现状的张力作用下,结合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产生对道德规范、道德理想、道德人格的信仰和崇敬,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态度。近年来,由道德信任淡化诱导的社会缺德现象,削减公民道德建设的信心,使社会成员内心的道德信念面临崩溃的边缘。如果道德冷漠者纵容失德行为,怀疑善者所给予人文关怀的动机和意图,造成施助者身体和心理等严重受损,那么,道德主体的道德信念势必会淡化,放弃选择道德,出现道德实践的不作为。

道德实践的不作为,是指道德主体不履行道德义务,放任由失德行为带来伤害于不顾的严重危害行为。这种道德上的不作为更多的是指个体面对他人苦难时的麻木不仁。道德信念的淡化,第一,瓦解道德认知;第二,瓦解道德行为。能否正确认识道德行为在完善个体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道德主体能否做出道德判断、进行道德实践。如果道德主体在选择道德时,更多地考虑选择良知的成本和风险,那么只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道德冷漠者的出现,他们麻木不仁直面他人苦痛、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信任缺失,最终致使道德实践的不作为,从而使社会继续滑向道德冷漠的深渊。

因此,道德冷漠所导致的道德敏感的降低及道德判断能力的匮乏、道德责任感的减弱及道德信任的丧失、道德信念的淡化及道德实践的不作为会造成道德规范的失效,使道德失去现实意义。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这种恶,其特征就是不思考,既不思考人,也不思考社会,默认并实践体制本身隐含的不道德甚至反道德行为,甚至用体制逃避道德责任,消解道德过错,进而丧失对不善良现象斗争的勇气和能力。[7]倘若道德主体不能把道德准则内化为精神需求,外化为践行尺度,教化于众人,那么道德就会失去调节社会功能的话语权,使社会呈现失序状态,不利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道德冷漠的危害

1.不利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我们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90多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基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满足了广大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美好期许,也是广大人民能够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然而,现实却是令人尴尬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拷问着企业家的良知,官员腐败案件频频挑战老百姓的信任底线,有损社会公德的案例也时时颠覆老百姓的道德观念。此类道德冷漠现象如不禁止,会消解公民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念,使公民失去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信任。

首先,道德冷漠现象将直接导致人际关系的中断。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道德主体之间产生猜忌、怀疑,甚至拒绝信任,拒绝与他人发生联系,那么个体的行为方式必然通过社会联系影响社会其他成员,道德冷漠就会无限蔓延,人际关系也会渐渐由分离恶化为中断。其次,道德冷漠形成到一定气候,道德生态恶化到一定程度,其实质性危害是道德对行为的约束性失效,社会进入是非善恶不明的混乱状态。当失德不再受到谴责和惩罚,当道德失去对社会成员的教导和约束,冷漠无情的社会很可能演变成民众的自相残杀,此时,人民还有什么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旦失去社会根基和舆论氛围的优势,便会逐渐解构和消亡。

2.不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范畴。如果运用恰当,将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而文化则是重要载体。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社会风气,潜移默化中使人们自觉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生态更加纯净。

因此,道德领域出现的诸多不和谐现象,将直接阻碍营造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良好道德风尚,动摇乃至瓦解我们应当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官员不被严惩,老百姓如何树立对党、对政府的信心与信任?如果诚信缺失的企业和商家不被严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又该如何保障?如果危害社会治安、不守公共秩序的失德行为不被严惩,我们如何让13亿人成为传播中华美德和中华文化的主体?我们又还有什么底气向全世界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

3.不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是从严治党。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十八大以来,我党逐渐形成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主要内容的治国理政的框架,总结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原则性标准。有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冷漠现象折射于政治领域,表现为腐败和渎职问题。部分领导干部职业素养缺失和逐利败德行为将直接造成国家治理微观基础的塌方。李思怡的悲剧是惨痛的,正是由于执勤警察渎职和丧失道德责任感,直接致使在押人员3岁的女儿饿死家中,17天后才被发现。公民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如果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将党规党纪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没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剥削、欺压百姓,侵犯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甚至在触动党风党纪时仍不知悔改、逃避责任,将不利于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和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将严重损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

四道德冷漠的成因探析

1.道德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今天的中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大国正在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崛起。道德是经济关系的反映,但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轨道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并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快,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冲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道德体系还未成熟。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下,新的道德观念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仰,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还需要较长时间,形成了道德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象。

第一,商品和货币的出现,掩盖了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与人之间被剥削和不平等的实质。随着商品的产生,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代表财富积累程度。雇主为积累资本,不停雇佣劳动者,这实际上就暗含劳动者被剥削、被奴役。劳动者为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不得不出卖劳动力这一商品,从而换取货币。无论是雇主还是劳动者,均变相受制于物,完全颠覆人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社会便分化为资产者与无产者的对立。“历史表明,如果一个社会或者一个人过多的关注物欲金钱,就会不可避免地使其正义感和道德感变得迟钝乃至麻木,私欲过度,就会使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和社会”。[8]当道德被金钱所覆盖,社会就会进入功利、无正义、不分善恶的失序状态。

第二,精细的社会分工,拉大了人与人之间地缘和心理的距离。社会的现代化意味着社会通过更加发达和细致的分工体系,极大地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每个个体在生产链中都变为不可替代的一员。这会导致个体孤立于自己的工作、生活领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冷淡化、陌生化,道德关联中断。个体为追逐自身的利益而置他人利益于不顾。物质财富的提升伴随着精神思想的空虚。近年来,“毒奶粉”“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一系列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是自制力低下的商家对金钱的狂热追求而做出的败德行为。有学者指出,道德是为了维护人类共同的利益,满足人类共同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所以经济越发达,利益需求就会演化为货币的形式,使人际间的道德冷漠更加明显。[9]所以,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不完善。

道德的底线是法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才是根治道德问题的有效途径。如果好人救助他人时,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对他人的危难施以爱心。“小悦悦惨剧”,大学生舍身救人而被救者却连“谢谢”都未曾说过,此类“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实际上是社会对于法律法规完善的期待。正如有学者所说,当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后没能得到应有的道德权利和道德回报时,警惕“前车之鉴”的民众自然会用冷漠与麻木来替代伸张正义。[10]因此,如果法律法规可以加大对失德行为的约束性惩罚,加强对奉献者的制度性保护,那么道德主体在选择失德和守德时,自然会考虑到由此而带来的风险和代价,从而强制其选择道德,法律法规也能更好地体现其在扬善抑恶方面强大的治理功能。

管理体制中不合理因子是造成道德冷漠现象另一层面的原因。由于组织中等级制度的存在,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但同时也为道德冷漠逃避责任提供了制度借口。比如,病人无钱缴纳医药费,医生即便选择不医治也完全有制度依据;城管强拆民房,即便造成被拆居民的人身伤害,他依旧可以用纪律、指令等来消解内心的不安。正如有学者认为的那样,成文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体制中占有优先权,严格遵守此规章制度即代表个体对组织的忠诚,所以个体行为依据的是组织的纪律与规定,而不是个人的良心。[3]再加上规章制度的规定者与执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行为距离,使制定者不能直接感受其行为后果,而执行者即使产生不道德的行为,也可以用“这不代表我的意志,我只是服从命令罢了”之类的说辞来找到开脱的理由和减少负罪感。因此,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助长了道德冷漠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媒体、舆论行为失范。

媒体是新闻宣传的主阵地,是传播信息的主渠道。但现实生活中,部分新闻媒体行为失范,没有发挥其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方面良好的导向作用,严重威胁到社会道德生态的构建。他们赤裸裸地向公众展示他人的苦难,渲染惨剧的血腥,更有甚者编造假新闻来吸引公众眼球。当苦难的刺激如三餐般频繁,再感性的神经和强烈的道德敏感也会被消磨得麻木不仁。因此,新闻媒体传播的灾难和悲剧,获得的不是公众的同情和爱心,而是日渐坚硬的内心和冷漠的情绪。

除此之外,部分新闻媒体肆意宣扬败德的突发事件,一点小事就会引起他们深入追踪和报道,负面影响被不断放大,也难怪民众发出“道德滑坡”的误判。更严重时,即使面对榜样的力量,舆论却仍质疑道德、排斥道德,这种非正常的逻辑思维方式,与无良媒体制造的不和谐的舆论氛围和舆论引导不无关系。它会让好人不敢做好事,至少在选择道德时心存顾虑,长此以往,不利于形成鞭挞邪恶、激励后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氛围。

4.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渗透。

价值观指引国家的前进方向、规定公民的行为准则,其力量不容忽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信息无国界流动。中西方文化交融,各种社会思潮碰撞,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西方价值观念涌入国人的生活。比如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等西方腐朽思想对国人生活的侵蚀,使部分人是非荣辱不分,遗忘了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团结友善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而出现道德冷漠或缺德的行为趋向。

西方国家有意图地向我国渗透消极腐朽的意识形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进行思想文化入侵,其目的是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破坏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图谋分裂中国。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五道德冷漠的矫治对策

1.构建公平正义的经济秩序,奠定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物质基础。

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一切伟大历史被创造的前提。我们要解决道德冷漠问题,首先应当努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经济秩序,奠定消除道德冷漠现象的物质基础。

道德作为调节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如果社会具备公平正义的特质,那么道德主体才能够跨越功利和利益,道德性地对待自身,也能道德性地对待他人和社会。团结友善等美好的道德情感与现实社会的融入更加贴切和紧密。潜移默化中社会在个人与自身之间、个人与他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建立起道德性的关联。这也体现了道德调节范围的广泛性。由于道德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道德必然与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如果尊道德、守道德不能引导人们获得利益,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幸福,那么道德评价是非善恶的价值也就失去意义。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能够有效避免诸如资本主义统治所导致的剥削和不公正的问题。因此,公平正义的社会,有利于实现道德、利益、幸福的统一,是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物质基础。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理论依据。

法律是立国之基、治国之本,道德的底线在于法律。法治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手段。在我国,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有效治理道德问题的根本途径。

面对见危不救,见义不为的案例,单纯地指责旁观者的冷漠是不恰当的。道德冷漠现象的本质表现为道德敏感度降低、道德责任感丧失,直至演变为道德实践的不作为。法律在阻止道德退化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依靠教化、宣传,试图塑造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公民和拥有向善道德风尚的社会,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杜绝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因为缺少了法律法规对于救危救难等道德问题的强制性规定,使公民在遭遇此类情况又未履行权利义务时,原则上应做出相应奖惩却缺乏理论依据。

因此,国家只有不断完善立法,制定关于道德问题的法律法规,才能提供解决道德问题的理论依据。加大对无良行为的制度性惩罚,进一步保障守德者的合法权益。正所谓“治乱当用重点”,法律应充分体现其强制性特征,使道德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只有“好人有好报”,而缺德者失德代价巨大,才能让公民遵守道德。

3.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优化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社会道德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我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严重危险,创新性地提出要优化党内政治生态。面对我国道德领域出现的种种败德现象,为实现国家人文关怀、确立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我们也应该优化社会道德生态。

道德生态是指道德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以及道德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它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反映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社会成员之间道德生活现状以及道德发展环境,是社会风气、国家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

道德生态是否健康和优化,对社会成员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媒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宣传路径,也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介体。当道德案件发生时,媒体的舆论引导关乎着社会道德生态的优化。良好的道德生态是建立在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基础上的。

然而社会上道德生态所出现的种种挑战是不可回避的,在主流媒体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却有一些小报小刊争相报道个别败德案例,抹黑、排斥道德,误导舆论产生“道德滑坡”的谬论。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事业的管理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和对新闻媒体的监管,积极扶持建设一批能够传播、代表国家和政府权威话语的媒体平台,各个职能部门互相配合,优化社会道德生态,提升政府和社会的公信力。严厉遏制消极舆论氛围对民众心理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积极规导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努力营造真善美的社会舆论语境,努力引导公民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努力优化社会道德生态。

4.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重塑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曾反复强调,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都离不开文化的强大支撑,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全球化的推进,多种意识形态并存,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再加上西方敌对势力有预谋地对我国进行文化入侵、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造成一定冲击。当对利益的追求最大化,真善美就会逐渐流放,出现道德冷漠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面对道德领域的复杂局势,重塑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精神支柱,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我党始终坚持的价值理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在道德建设中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提升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第二,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道德建设的底蕴内涵。广泛弘扬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文化等中华优秀价值观,引导公民具有心存善念、尊老爱幼、乐于奉献、关心社会等文明道德意识,为构建和优化社会道德生态保驾护航。第三,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提高道德话语权,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语境。切实加强公民文明素养,夯实道德建设的微观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针对西方恶意中伤的行为予以有力有节的回击。新兴媒体发挥其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对社会道德生态的优化作用,丰厚社会道德实力,唤起公民道德良知,实现各类信息传播媒介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面对当代中国道德领域诸多不和谐现象,道德建设始终在路上。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我们努力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属于自己国家的时代价值观念和健康的道德生态。道德冷漠会导致人们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移位,因此合理认识道德冷漠现象,准确分析其形成机制,进而提出有效的矫治对策,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2]陈伟宏,陈祥勤.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及其矫治对策[J].道德与文明,2014(4):30.

[3]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3):77-78.

[4]方环非,施月红.关怀伦理:道德冷漠的可能解决方案[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8.

[5]勒银霞.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现象的理性审视及矫正[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1):454.

[6]秋石.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J].求是,2012(1):20.

[7]刘曙辉.论道德冷漠[J].道德与文明,2008(4):19.

[8]万俊人.再谈道德冷漠[J].中国青年报,1995(5).

[9]马丽萍.论道德冷漠的形成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52.

[10]邱杰.当前治理“道德冷漠症”的理路探讨[J].道德与文明,2014(6):129.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itizen's Moral Indifference

Zhang Xiang, Huang Yuanquan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China)

Key words:moral indifference; moral ecology; harm; cause; countermeasure

Class No.:D648: B82-05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成因危害对策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诊错因 知对策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药+酒 危害大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对策
幼儿自信心的缺失成因及培养策略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酗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