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2015-03-18冬,张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住院医生年资妇产科

杨 冬,张 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29)

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杨 冬,张 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29)

建立合理的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制度,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训练,多渠道训练住院医生的临床技能,分阶段、有目标地实施培养计划,有助于合格住院医生的培养。

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策略

住院医生的培养关系到每位住院医生的发展,而且与医院的医疗质量息息相关。培养出合格的住院医生是每位住院医生培训基地工作人员的职责。我国的医学教育体制大多采用的是五年制本科教育制度,但本科阶段的医学专业教育和临床实习不能锻炼医学生承担本专业临床工作的能力,只有继续在教学条件较好的医院通过上级医生的带领和指导,才可能被逐步训练成为合格的专科医生。部分院校开设七年制或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学生在结束5年的基础教育后进行临床研究生培训。临床研究生虽然接受了研究生阶段的临床训练,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多数学生忙于完成毕业论文,并未达到与其学位相符的临床技能水平。另外,妇产科医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临床技能,尤其妇产科学关系着母婴健康,常常涵盖多学科交叉的内容,从医学生成为合格的妇产科住院医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科在申报北京市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基地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我科住院医生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在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 住院医生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

虽然住院医生已经完成了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习,甚至临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但多数住院医生对于专科知识仍然十分缺乏,同时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不能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尤其在妇产科培训中表现较为突出。医学在不断发展进步,妇产科学教材的内容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住院医生缺乏主动查阅文献和其他专业书籍的能力,这也直接导致了对临床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不足。

1.2 缺少临床操作的机会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技能培训是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的重要内容。由于目前医患矛盾突出,患者对低年资医生缺乏信任,且妇产科疾病常常涉及隐私或社会问题,直接关系着母婴健康,导致住院医生缺少临床操作机会,临床技能难以得到提高。

1.3 缺乏合理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

虽然北京市为住院医生的培训制订了培养计划和要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同学制和不同院校毕业的住院医生学习和工作能力不同,不同年资住院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面对能力参差不齐的住院医生采用同一培训计划和标准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显然不能适应不同住院医生的培养需要。

1.4 临床带教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了临床教学工作,但是繁重的临床工作导致部分带教教师不重视临床带教工作,带教意识淡薄,不重视对住院医生的培养。另外,个别带教教师知识陈旧,不具备培养住院医生的能力。

2 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策略

2.1 建立合理的住院医生培训计划和制度

我们对住院医生实行了低年资住院医生和高年资住院医生分阶段培养制度,逐步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对于低年资住院医生还采用了逐级培训管理,对于第一年的住院医生主要进行妇产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习产科、妇科、计划生育的临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安排其在相应的专科进行临床轮转,力求在一年内掌握妇产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可以参加急诊室和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的轮转学习。第二年和第三年的住院医生在轮转期间多学习不同病种,增加临床技能培训内容,并赋予其监督和带教实习医生的职责。在低年资住院医生培训期间,专业学习侧重于妇产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并合理安排其到相关科室的交流学习。我科是北京市心脏病孕产妇的转诊中心,妇产科医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心脏病诊治相关知识。针对这一现状,邀请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和妇产科高年资医生为住院医生进行心脏病相关知识培训。第四年的高年资住院医生主要进行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并融入临床科研思维的培训。第五年住院医生为总住院医生。同时,鼓励住院医生参加院外继续教学项目的培训,以开阔眼界。在每个专业组轮转结束时,由教学秘书安排考核,不合格人员需要延期培训。通过对住院医生培训大纲要求的细化和实行分层管理,各级住院医生认清了自己的培训目标,增强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2.2 加强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

在临床培训中,教研室要求各专业组带教教师定期为住院医生安排临床专题讲座,内容需贴合住院医生培训内容;各专业组主任定期进行教学查房,针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和讲授相应新进展。通过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各带教教师学习妇产科理论知识,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3 强调住院医生对妇产科理论知识的学习

妇产科学近年来发展迅速,临床工作常常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因此,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1]。选择妇产科专业的医学生都较重视手术,而忽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一现象,带教教师在日常查房中,应对住院医生进行提问,督促其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并要求住院医生针对临床问题阅读相关参考书籍或查阅相关文献。

2.4 在临床带教中引入循证医学思维

在传统的住院医生培训中,多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其弊端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差,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思维,培养住院医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考问题能力等。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有助于住院医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2]。

我们主要针对疑难病例的处理,要求住院医生遵照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即提出问题—查寻证据—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来对疑难病例进行处理。首先要求住院医生提出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再利用互联网快速查询数据库,查找解决问题最新、最佳的证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进行严格评价,结合具体病例的实际情况制订诊断及治疗方案。同时,带教教师帮助住院医生选择优质的文献作为治疗或诊断的依据。通过这种模式培养住院医生自主学习和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文献检索、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等。

2.5 培养爱伤观念,多渠道进行临床技能培训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让住院医生有更多机会进行临床操作技能训练。鉴于医患矛盾突出的现状,尤其要注意培养住院医生的爱伤观念和医德。妇产科的临床操作常涉及患者隐私,因此在操作中首先需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其次要让住院医生在操作前熟悉操作流程,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治疗等内容。带教教师要耐心引导,尽量让住院医生多动手,并尽可能传授临床经验,不能嫌麻烦而包办代替。术后要求住院医生写操作记录,并认真总结体会。对于一些急救操作的培训,应当借助模型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如新生儿复苏术,不能让临床技能生疏的住院医生直接对新生儿进行操作。我们借助模型对妇产科住院医生进行反复培训,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手术技能的训练也可借助模拟器和多媒体教学,通过观看手术视频结合模拟器练习,可增强住院医生对手术操作的认识,减少实际手术中的失误,避免对患者的损伤。

通过5年有计划的住院医生培训,无论是专业理论水平还是技能操作水平均会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对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非常有益。一旦完成住院医生培训计划,住院医生即可承担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住院医师培训,不断完善住院医生培训制度,为住院医生今后的发展建立一定的平台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1]段涛.产科临床思维[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13(4):265-267.

[2]张琛,陈正堂.建议医学院尽快开展循证医学教育[J].重庆医学,2009,38(1):102-104.

R193

B

1671-1246(2015)16-0142-02

猜你喜欢

住院医生年资妇产科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主诊革命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全科住院医生以患者为中心使用电子病历的干预前后比较研究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一百二十二)
——家庭医生同一性的测量:新工具的研发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住院医生的连续从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