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
2015-03-18李拉毛才吉
李拉毛才吉,罗 勇
(西藏日喀则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西藏 日喀则 857000)
浅谈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
李拉毛才吉,罗 勇
(西藏日喀则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西藏 日喀则 857000)
病理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传统的中职病理学教学不能满足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新目标的要求,而改变传统教学思想、革新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是病理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是新时期中职教育的新目标,要求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面向市场办学,培养服务型、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1]。这对病理学的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改革病理学教学,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1 当前中职病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病理学是中职医学生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掌握病理学的专业知识对每位医学生来说都是必需的。传统病理学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导致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1 病理学教材内容偏难,超过中职医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
现在中职学生大多使用高教版的教材,而编写教材的教师大部分来自于高职院校,教材内容往往偏难,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1.2 专业特色不突出
中职学校各个专业对病理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所用教材却是一样的,不能体现出专业特色,也很难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需求,不能达到职业教育应有的效果。
1.3 课时分配不合理
随着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各所中职院校不约而同地更改教学计划,压缩医学基础课课时。以全科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为例,由原来的每周5课时压缩成了4课时甚至3课时,这就给病理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按照原来的教学进度,肯定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而要按时完成教学,势必会加快教学速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1.4 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接受度低
中职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如何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是中职学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一方面,病理学理论知识繁多、枯燥、乏味,不容易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方法主要是“填鸭式”的理论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容易产生逆反、抵触情绪,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
2 新目标下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在职业教育新目标的指引下,及时解决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教学改革[2],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创新型的中职合格毕业生。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病理学教学内容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首先,病理学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使学生全面掌握病理学知识,而应该是掌握本专业相关的病理学知识。何英[2]根据对各大医院护理人员的调查和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少而精为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例如病理学总论中的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这几章是指导学习各论的基础,是进入临床的桥梁,应重点讲授,而对形态学内容可点到为止。病理学各论如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等内容可少讲,因为这部分内容在后续临床课程中也会学到。其次,学校应根据学情选择适合各专业的统编教材或者自编教材。最后,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制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进度。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病理学理论教学不可或缺,如何让教学变得更高效,除了教师的精心组织、讲授外,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不能忽视的。单调乏味的讲授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目前,问题教学法(PBL)和团队教学法(T B L)[3]等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都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病理学的教学活动中来,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情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2.3 教学方式的改革
如何让枯燥的病理学知识变“活”,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适当引入模型、标本示教及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是非常必要的。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欢迎,它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图片、动画、声音、视频、文字等,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显著增强教学效果。但采用多媒体教学也要注意课件质量、师生互动,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4]。
2.4 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因此病理学应该开设基本的实验课程,并将其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加以重视。中职院校应该建立病理学专业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参观病理标本、病理模型,并亲自参与病理切片制作等,从而形成人体整体、系统、器官、细胞水平的病理学思维。
2.5 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生病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用一次期末理论考试来衡量,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查,包括平时成绩(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到课情况等)、阶段成绩(月测、中期测试)、期末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动手能力等)[5]。与传统考核相比,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核的难度,但也增强了考核的公平性、降低了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新目标的引领下,改革病理学教学,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增强病理学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医学人才。
[1]谢建华.新教学大纲实施中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教学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7):92-93.
[2]何英.新形势下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3):87-88.
[3]万能章.TBL教学法对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106-107.
[4]王亚东.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93-95.
[5]韩艳春.病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4):314-315.
G420
B
1671-1246(2015)16-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