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职业防护教育增强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2015-03-18刘碧源伍参荣卢芳国申可佳陈超龙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免疫学病原无菌

刘碧源,伍参荣,卢芳国,申可佳,陈超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强化职业防护教育增强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刘碧源,伍参荣,卢芳国,申可佳,陈超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在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教学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强化职业防护知识及无菌操作技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通过渗透职业防护知识,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职业防护教育;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护理专业

从2003年SARS病毒到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给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生活、人身健康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和巨大威胁[1-2],医护人员的高感染率及死亡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给医学院校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但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开设职业防护课程,且缺乏专业教材和专职教师,学生只是从其他学科间接了解职业防护方面的部分知识,防护意识很淡薄[3]。因此,在医学院校的病原生物学、传染病学等相关课程中强化医学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是我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由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3个部分组成。主要学习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方法,目的是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性疾病。只有熟悉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致病性,才能清楚地知道传染性疾病由哪种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由于这门课程是在护理专业的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与医学疾病有关的课程;由于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还没有临床知识的概念,对于无菌和无菌操作的认识还是一片空白,不理解不严格的无菌操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为了强化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有必要将职业防护教育渗透到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最实用的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使他们能从容应对将来临床工作中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安全问题,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可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 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许多中医药院校对基础课程进了整合,尤其西医基础课程被整合后压缩了许多课时,给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校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总课时数为48课时,其中理论课39课时,实验课9课时。其教学内容繁杂,涉及面相当广,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明确本课程的重难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和添加,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目标适当增加职业防护知识。比如,重点讲解医学微生物学中临床常见的、对医护人员职业危害性大的病原微生物知识,如SARS病毒、乙肝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临床少见、无职业危害的病原微生物知识要求学生自学,如白喉棒状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对于新发现的或临床少见的病原微生物知识,虽然在教学大纲中属自学内容,但对当前比较流行且传染性较强的病原微生物在课堂上要强调,一定要讲清楚其致病性、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方法,如埃博拉病毒等。

2 在免疫学理论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

免疫学理论深奥、抽象难懂,但学科系统性强,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要求其系统了解即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免疫学的基本原理,从而指导日后的护理工作和防护工作。讲述免疫学绪论时,可以融入职业防护知识,使学生重视免疫学的学习。如免疫防御功能主要是机体免疫系统能准确地摧毁入侵的各种病原微生物,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但免疫系统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比如剧烈而持久的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等均可损伤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失调而引起疾病。2003年在全国抗击“非典”的“战役”中,解放军302医院的姜素椿教授在抢救患者时不幸感染SARS病毒,住院后他对自己约法三章:做到心态平稳、吃好饭、睡好觉,最后以74岁的高龄成功战胜“非典”[4]。这说明要保证免疫系统有效发挥防御功能,遇到职业伤害时一定要保持平常的心态,只有重视免疫才是恢复健康的正确途径。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不仅掌握了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了学习免疫学的兴趣,而且知道了在受到职业危害时该怎么应对。

3 在病原生物学理论教学中强化职业防护教育

病原生物学理论知识与护理专业的后续临床课程联系密切,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都可以归结到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上,各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涉及病原生物学的内容。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强调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病原微生物基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防护能力。

(1)掌握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只有了解了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以及传播途径,才能选择合理的防护措施。尤其是病原菌的传播途径要求学生一定掌握,因为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对于传染性强的病原微生物,只要接触极微量的被感染的血液或体液就可能感染。例如接触乙肝病毒HBeAg阳性的血液0.004 ml就可以使受伤者感染HBV[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经过血液及体液传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牢固掌握,为以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树立无菌观念、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感染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掌握常见病原微生物的防治原则。对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以及防治原则要重点讲解,因为一旦发生意外暴露,医护人员要知道如何进行应急处理,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病原微生物的兴趣,可以巧妙地设计职业防护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述HIV的防治原则时,可以从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出发,提出疑问,如在给AIDS患者注射时,针头不小心刺伤自己该怎么办?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急切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AIDS和HIV的知识。教师除了要讲清楚基本防治原则外,还要进一步拓展艾滋病相关知识,以便让学生能客观、科学地面对职业暴露问题,既不过度恐惧也不无所畏惧。如针刺伤后应立即尽可能多地挤出受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伤口。受伤部位冲洗干净后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最后一定要上报医院感染科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管理部门,接受暴露级别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并进行HIV抗体检测,按规范进行事后监测。

4 在实验教学中更进一步强调职业防护知识

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实验课时少,与课程考试无关,学生根本不重视,导致有些学生上实验课时不穿白大褂,甚至将早餐、零食带入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无菌观念不强,有时即使实验材料是传染性较强的细菌也不注意自身保护,不戴帽子、口罩、手套。因此,在第一次上实验课时就对学生讲清楚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强调病原微生物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规范的实验操作是防止医院感染和自身防护的重要保证。在实验操作时带教教师一定要先示范,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在教室不断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强化学生操作技能,使学生操作更熟练、更规范、更安全。

[1]陈中伟,杨银学,胡建国.SARS病人的医院管理与医护人员的防护[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4,26(2):154-156.

[2]李振军,侯雪新,徐帅.西非防控埃博拉病毒病暴发和流行的分析[J].微生物与感染,2015,10(1):8-12.

[3]黄晓华,王林菊,朱薇.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0):164.

[4]费菲.SARS十年,他们在沉思[J].中国医药科学,2013(9):4-8.

[5]宋海艳,陈艳.加强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1):71-74.

G420

A

1671-1246(2015)16-0015-02

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资助项目(NO.15)

猜你喜欢

免疫学病原无菌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