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创新的新特征与新路径
2015-03-18周子学
周子学
时代发展到今天,创新仍是永恒的主题,但创新亦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征与新继承。习近平总书记说:“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的引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这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和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一、创新的理论诠释
创新理论构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熊彼特最早将创新的概念引入经济学,成为创新理论的奠定者。
在古典经济学家们那里,经济发展更多被视为是投入的函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所强调的也是一国生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多寡,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以不断投入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这种讨论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范畴。步入20世纪,才真正将创新与经济增长有机联系起来进行理论探讨。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最先将创新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其经典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曾指出:经济增长根本动力和原因,来自企业家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创新”活动。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而这种引入是由有见识、有组织才能、敢于冒险的“企业家”来决定的。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本身的新组织,即制度创新。按照熊彼特的看法,“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
根据熊彼特最初对创新的定义,创新是要素的新组合,也就是利用知识、技术、企业组织制度和商业模式等无形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新组合,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提高物质资源的生产率,从而形成对物质资源的节省和替代。正因为创新驱动减少了物质资源投入,从而可促进经济增长。他还提出,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Romer)、卢卡斯(Lucas)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出发,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不能从理论上说明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提出了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人力资本及技术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生产函数,认为知识、人力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可以促进要素报酬递增,从而解释了经济增长能持续和永久的源泉和动力。
(三)内生创新经济增长理论
1990 年代以来,综合内生增长理论和熊彼特思想的理论尝试,成为了催生内生创新增长理论(Endogenous Innovation Growth Theory)的主动力。学者们从创新视角重新考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和动力问题。
格鲁斯曼和赫尔普曼(Grossman and Helpman,1991)的水平创新(Horizontal Innovation)模型,将研发投入和回报内生化。而阿洪和豪伊特(Aghion and Howitt,1992) 以垂直创新(Vertical Innovation)模型,具有对“创造性破坏”内生化的开创性,合理地解释了熊彼特的创新增长机理。
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再到内生创新经济增长理论,均对人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生变量。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此背景下,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创新的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变化,创新不仅是单纯的技术创新,更包括产业链整合创新、基于信息与互联网资源整合的创新等。因此,如何构建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内生创新经济理论,需要理论界共同探索研究。
二、当今创新的新特征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次进步都体现了创新。人类发展至今始终伴随着创新的发展。在不同时代,创新具有不同的特征。
回顾工业时代,随着电的发明以及电力技术的发展,电能迅速推广应用于照明、电讯、城市交通运输、加工工业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爱迪生在曼哈顿建立了一个小型电网,从此电就成了网络。电的突破,使得创新呈现出由“点”及“面”的突破。这个网络至今人类还在依赖它,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基础,同时在生产领域亦由点及面地推动了持久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当今互联网时代亦是如此。与电网相类似,互联网是电子信息技术构架的基础设施。但互联网作为弱电网,其特征跟强电又有所区别,强电是解决人类体力不足的问题,而互联网更多是解决人的智力延伸的问题。百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也是从“点”到“面”,比如从原材料的突破,软件的突破,直至网络的形成并迅速普及,从而使得创新呈现出许多新变化。一大批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模式企业应运而生,它们以与传统企业不同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和创造价值,甚至获得了远高于传统企业的丰厚利润。如实现纵向整合的苹果公司、三星公司、构建开放式平台的BAT等互联网巨头、打造产业生态圈的小米等等。可见,创新已从工业时代的单一性走向了产业链式、平台式、生态式。
(一)产业链式创新
产业链式创新是指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或者产业链同一层面的整合,从而形成新的企业模式。产业链式是当今创新非常鲜明的特点,无论是从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发展的角度,产业链式创新都是重要的嵌入方式。近年来,产业链整合也愈来愈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4年3月,国发14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的出台旨在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与市场环境,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体作用,完善服务和管理,有效发挥兼并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
产业链式创新包括横向创新、纵向创新以及横向纵向混合创新。
1.纵向整合创新
纵向整合创新是指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创新模式。其发起者通常已经在原行业占据领先。以苹果为例,不仅在于其领先的技术设计理念,还在于其对全球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其线下产品设计在苹果公司,但零部件供应和代工生产企业却分布在世界各地,这些地区或者拥有技术优势,或者劳动力成本低廉,或者具有区位优势等。以iPod为例,在零部件供应方面,其微型硬盘、解码器、PCB板等由日本东芝、韩国三星和荷兰飞利浦等国际知名企业提供;电池、充电器等主要由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企业提供;在代工方面,将iPod的代工生产资格给了中国台湾企业;在销售方面,苹果公司利用多元化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在整个产业链的协作下,iPod以售价299美元在美国市场面世。根据相关测算,在收益分配方面,其组装加工、经销代理和苹果公司自己获取的收益分别占增加值的比率为5.5%、20.6%和73.9%,如果产品通过苹果专卖店直销,则苹果公司的收益更是高达增加值的94.5%。
2.横向整合创新
横向创新,是指企业在产业链的同一层面上获取、整合经营业务,并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创新战略,实质上体现了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理论上可用规模经济进行解释。
横向整合创新可扬长避短,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在一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流通,对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大型企业均选择了横向整合的方式,且形式多样。
3.横向纵向混合创新
横向纵向混合创新,既包含了横向整合,又包含了纵向整合,是两者的结合。企业通过混合整合,对与本产业紧密相关的企业进行一体化,这个过程中产业边界会发生扩张或者收缩,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链,创造新的供求关系,价值分配模式和产业主导技术,从而实现创新发展。
例如阿里巴巴成立初期,充分分析了当时的市场环境,选择了以中小企业作为切入点,进军电子商务,其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横向整合纵向整合相结合。
首先是横向一体化战略。一是在已有的B2B业务不断壮大的基础上,果断进入C2C领域,大幅提升了市场份额;二是对外发布了阿里软件,拓展了软件服务业务,满足中小企业在进销存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需求;三是借助阿里妈妈进军广告服务业,充分挖掘资源价值。
然后是纵向一体化战略。阿里巴巴纵向扩展至支付宝和搜索领域以及并购中国雅虎,都体现了其纵向一体化战略。尤其通过并购中国雅虎,获得了全球顶尖的搜索技术,并控制了电子商务上游产业链。
最后通过双向战略实现产业链协同。阿里巴巴基于其B2B业务,通过横向纵向混合战略,在B2B、C2C、软件服务、在线支付、搜索引擎、网络广告六大领域全面铺开,贯穿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各大环节,从而实现了产业链协同。
(二)平台式创新
平台式创新指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全球化网络平台,以整合互联网资源为主进行的平台搭建。通过平台式创新,企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低成本整合各种技术资源,创新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革就在于企业平台式的创新战略。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要实现平台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企业缺少新领域的经验和技术,无法有效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和困境。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竞争对手的阻截和竞争。企业要进入新的领域所受到的竞争往往是来自于整个行业的,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抵挡这种冲击。
而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平台式发展具备了可能性。互联网首先是一种通讯的特殊手段、特殊方式,主要为美国军方所需,逐渐演变成到拥有海量信息汇集的信息海洋,最后变成了人们工作和生活都非常依赖的平台。通过平台搭建,企业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快速变化。
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创新已成为当今重要趋势。例如著名的飞机发动机公司罗尔斯—罗易斯公司(罗·罗公司),推出了“在线服务”,并创新经营方式。即原来只是把发动机出售给波音、空中客车,现在则与许多机场和航空公司签约,罗·罗公司给对方的飞机提供在线服务,使得其维修成本降低,同时由于飞机大修的时间间隔延长,罗·罗公司因此得到了大量的服务业收入,目前服务业收入已占总收入近一半。这就是平台式创新带来的双赢。
(三)生态式创新
生态式创新是指通过整合生态链中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以及市场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使之共同进行创新的有机创新整体。生态式创新是在产业链整合和平台式创新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创新模式。生态链是比产业链更大的概念,既包括产业链上下游,或是横向的与本产业紧密相关的企业,还包括市场环境等。
生态式创新在信息产业中表现的最为突出。例如,小米为让设计更具个性,让客户充分参与,通过互联网及现场活动征集各种各样有趣的设计,围绕客户从产品品牌、商业形态、客户交互体验等方面构建完善的生态链,近期,小米科技与积木盒子入股合道融通,充分发挥合道融通在小额信用债权与供应链金融市场拓展、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打造小微金融行业生态链。谷歌除了核心的搜索和广告产品,已经涉足在线应用软件、博客、广播电视广告、在线支付、社交网络等诸多信息领域,最近,谷歌又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飞机,此举将颠覆现有的汽车产品线、汽车产业链、商业模式及交通法规,以及人类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再例如,江苏省某企业拟购买IBM某一芯片核心技术。究其原因,尽管IBM在服务器等领域内拥有一些核心技术,但在此之外,与英特尔等仍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IBM瞄准了中国这个大市场,从而愿意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向中国开放。这就是生态链整合过程,它比产业链创新更加开放,从而整合出新的市场空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整合,不仅是产业链整合,更是生态链的整合,从而应对激烈的竞争。
三、分工和整合是创新的新路径
无论是产业链式创新、平台式创新还是生态式创新,均是通过不断地分工和整合去实现。从分工理论来看,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还可提升交易效率,鼓励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每次分工都带来一次社会进步。而分工有一个切入点,一旦寻找到这个切入点,就可以携自己的优势去整合他人。因此,由分工理论入手,然后挖掘自己的核心技术,再基于此实现整合,具体包括纵向整合、横向整合,或是互联网上平台式整合,甚至生态链整合等等,从而做到“第一”。而这种“第一”可能会通过另一家企业再分工又成为一个新的切入点来打破,这就是一个历史过程。所以有人说,互联网企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例如Google已经很成功,其他公司仅靠对其进行模仿无法获得成功,只有通过创新。比如我国BAT(百度、阿里、腾讯),都具有不同的优势。例如阿里巴巴,如今已实现较为复杂的混合整合模式,但回顾它最初,就像一个农贸市场,开辟了一块地,即网络空间,人们在这里进行买、卖,即电子商务;而京东又有所不同,它先把别人东西买进来,然后进行物流配送,即O2O模式。2014年,二者均在美国成功上市。
因此,只要找到了自己的分工模式,就可凭借核心技术去整合别人,否则就会被其他企业所整合。当然,如果被整合,仍要坚持自己的比较优势,如传统意义上的质量、品牌、效率等。例如小米对富士康的整合,富士康在制造领域独占鳌头,它在这个“小生态”里不断整合别人,而在大的生态链中被小米或其他企业整合。
被人整合说明你有价值,整合别人说明你有能力。可以认为,分工和整合即是当今时代创新的新路径,具体实现途径归纳如下:
一是不断深化分工。一方面:要敏锐发现其他企业的细分方向,主攻某一领域,从关键环节寻找突破;也可从创新最热门的领域提出细分方向,与他人合作。
我国IT行业的利润和苹果比较起来,其利润是相当微薄的。原因是苹果公司把全部资金成本只专注打造几个产品,从而减少其产品成本,而国内企业往往求多求广,没有对整个市场细分,做到合适的市场定位,从而造成研发,制造,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产品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要专注于一流的差异化产品定位营销战略。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复制,而且这一特殊性足以吸引消费者购买该企业的产品。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就是发挥这种特殊性所带来的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是重视产业联盟与产业合作。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产业联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节省成本。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产业联盟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产业联盟可视为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资源配置手段。某种程度上,产业联盟可以减少市场交易和企业组织费用。由于企业的联合,产业联盟能在某一行业领域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力,为成员企业带来新客户、新市场和新信息,有助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开拓。
除此之外,还应注重产业合作。具体来说,应围绕用户规模的扩大和应用平台的建设,提高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能力,明确产业链分工,使得产业链各环节均能盈利,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共赢发展,广泛聚集价值链合作伙伴。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产业资源的整合。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市场都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各国的生产与经营都被纳入到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之中,每个企业也将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努力寻求并占据整个产品价值链上价值增加值最大的生产经营环节,从而在国际分工格局中抢占最有利的节点。作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个微观个体,企业必将兼顾国内外市场,实现国际产业资源的整合,从海外市场获得必需的原材料、资产、技术和能力。
四是进行跨界整合。当前,创新层出不穷,企业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延伸产业链之外,纷纷谋划跨界整合。以紫光收购展讯和锐迪科为例。“芯片门外汉”——清华紫光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先后收购了展讯和锐迪科(均为中国十大IC设计企业之一)。这意味着,紫光集团将坐拥国内前三大芯片设计企业中的两家。而在此之前,紫光集团主攻生物医药、地产开发、IT分销、仿真科技等产业,与芯片业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与此同时,原本是竞争关系的展讯与锐迪科转而将实现“合体”,变成协同效应,从而将显著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移动通信芯片领域的市场地位。
当今时代,只要有更好的(也是更便宜的)方法,去抓住和掌握消费者,就掌握了核心优势,就可以去整合产业链,成为第一。整合尚未结束,整合尚无止境,任一产业链环节的整合均有可能成功,就看能否挖掘自身优势并找到分工的切入点。不断整合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只有整合,才能创造未来。
[1] 周子学,互联网冷思维[J].产业经济评论,201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