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与管理

2015-03-18陈超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入党动机

□陈超群

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培养的一代新人,是成长的一代又一代人,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又一代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上,我党以及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了厚望。大学院校作为我党培养以及吸纳新一批大学生党员的第一线机构,肩负着为党为人民挑选以及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承担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大学院校发展党员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

一、端正入党动机

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基本上全是“90 后”的孩子,这批孩子目前普遍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很多事情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学校对入党申请人在日常的培养过程中,首先会强调的是要端正入党动机,端正的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要求入党的大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努力克服和纠正不正确的入党动机。因此,每个申请入党的大学生都记住了,我们应该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可,有大部分大学生却不知道具体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样的事情才算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又该如何献身?莫非是指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吗?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又具体指的是什么呢?碰上不爱思考的学生,不理解也就不理解了,继续不理解,一直不理解下去。要是碰上爱思考的学生,他们也许就会想:每天教室-宿舍-饭堂的三点一线生活,没钱没权的又该如何为人民服务呢?偶尔在宿舍走廊捡到一张水卡上交了,偶尔坐公交车的时候给老人孩子或者孕妇让个座以及在大街上扶盲人伯伯过马路,这算为人民服务么?如果这算是为人民服务,我没申请入党的时候就已经这样做了啊,莫非不申请入党是不需要这样做的?那我以前不是做多了?等等如此这样的疑问就出现了,对这部分学生可称其为“模糊派”。还有一派学生,他们是记住了我们应该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但却仅止于只是记住了。心里念着的仍然是之前就已经产生的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考公务员能加分等入党的初心,只是嘴上没有说出来而已。

对于第一种情况,培养人如果能及时发现,只要在培养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好好加以引导,妥善地做好解释工作,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这批“模糊派”是很容易步入正轨,成为“清楚派”的,唯一需要操心的是“模糊派”没有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培养人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而第二种情况,很多培养人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很可能是采取严格批评教育指正的方式,批评他入党动机不纯,具有功利性,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对党不忠诚,欺骗党欺骗人民群众,三心两意等等。批评是需要的,教育也是需要的,但没有必要搞得像批斗会一样。现代的大学生叛逆性很强,有可能他刚开始的确是因为不理解,往后也没有好好地去为自己解惑,所以才一直保持着这种心口不一的状态。谁知一场批斗会下来,倒真正地把他的叛逆心给掀起来了,甚至还可能产生认为党不理解他,盲目地批评他,不了解真实情况只会喊空口号这样的误会。培养人在发现此类情况后,应该以谈心的方式提出问题,指出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是不纯的入党动机,这个是原则的问题,是必须准确地指出的。然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给其讲解,让其了解到,凡事都是有两面的,毫无疑问,入党的确有可能带来例如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更方便考公务员,当上官,得到群众赋予的权力等好处,但这只是在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党员后有可能得到的好处,却不能成为申请入党的原因,如果一开始就抱着这样的情绪入党,就是不纯洁的,等于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会导致自己走许许多多弯路,权力是魔鬼,好处是恶魔,稍有不慎,就会被诱惑,被荼毒,被拖入到天网恢恢中去万劫不复。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具体到学生的身边就是在学校的时候,遵守维护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团结同学,做好先锋模范作用,尊敬师长,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就可以了。同时争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入党申请人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加强政治修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注意作风修养,加强组织纪律修养、道德修养以及科学知识专业技能修养等,用点点滴滴去让申请人了解到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含义。

二、纠正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都知道每个入党积极分子要通过一年的考察期合格才能发展为一名预备党员,然后再经过一年的考察期合格才能转正为一名正式党员。在这两年考察期内,考察人在学校里会遇到很多大大小小各种各类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有些是同学们热爱的,而有些却是同学们不太感兴趣的,有选择的情况下都不愿意去参加的。通常遇到这种冷门的活动,很多院校领导人或者培养人会建议入党积极分子或者预备党员去参加,说白一点就是去凑人数,而且是强硬性的,美其名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种做法有其弊端。第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讲求甘于奉献,讲求模范带头。在这种别人都不愿意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站出来,做好带头,作出奉献,但这必须要在自愿的原则上进行。这就要求在培养的过程中,提前给考察人做好思想的引导,让他们自觉产生奉献的意识,在任务下达的时候让他们领悟到这是到作出奉献的时候了,要让他们自愿地作出奉献。如果没有做好前提的铺垫,直接下达任务,而且是强制性地要求,这就很容易造成很多误解,让考察人产生入党是这样的,凡是别人不肯去做的事情就要强迫党员去做的误解。何况,考察人也有特殊情况,有需要请假的情况,凡事都得考虑有个例外的,不宜一刀切,更不能因为某个考察人提出要请假,不能参加某个活动而就断定其入党积极性不够,不密切向党组织靠拢等。第二,每次活动下达这样的通知,也会在那些还没有成为考察人的学生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让人认为要成为一名党员是不能有不愿意的事情的,让人望而却步。第三,这样的情况多了,如果引导不当,考察人有可能会产生歧义,认为只要在这两年内做好了培养人交代的每件事情,就可以顺利通过考察期了,当转正为一名正式的党员后,就解放了。于是整个考察期都在“忍辱负重”中度过,一旦转正就万事大吉。如此,毫无疑问是不利于我们党员发展的,还会造成考察人不健康的身心发展。同时也扭曲了党员以及广大团员群众对发展党员的做法,更扭曲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含义。

三、不能放松毕业班党员的发展

大部分院校的毕业班学生都是要提前至少半年出去实习的,学生不在学校,管理起来相对就难。而对党员的培养就更是难上加难。组织生活的开展、各类文件内容的传达以及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考察都变难了。可就是因为变难了,我们才必须更加注意,更加不能马虎,特别要注意管理力度的松紧程度,不能过松,但也不能过紧。松了,学生得不到系统的培养,组织生活不系统,容易造成对党务不关心。党纪对其的约束力不够,容易给其造成不严肃的错觉,产生不过如此的感觉,凡事都想着有例外,甚至会以各种各类的理由不参加党组织生活。可如果管得过紧了,毕竟学生已经半只脚踏出社会了,要接受公司制度的约束,很多时候对自己的自由也难以把握。如果学校要求每一次组织生活都参加,参加一次就得请假一次,相信公司的老总也的确会不乐意。学生也容易有反感情绪。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总不能因为参加组织生活而断了学生的饭碗,这是不人道的,也是不符合我们党的发展要求的。所以这就要求每个支部书记以及委员做好活动的安排以及筛选,灵活处理,哪些活动是可以尽量安排在一起进行的,哪些是要求必须参加的,哪些是允许请假的等等,提前做好安排并通知下来,让学生提前办好相应的手续。真正地做到参加党组织生活与按时上班工作两不误。另外,思想汇报一定要定时上交,不能有任何的理由和借口推脱或者延迟。

人生的目标就像轮船航行的灯塔,决定着人们行为变化和发展方向。人生目标就决定着人生的根本方向。一个人如果树立了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而工作和生活的人生目的,那么,他的人生就朝着有利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所以,大学院校必须致力于培养好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党员,让这些大学生党员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国富民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让他们建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人生目标。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入党动机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动机不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