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弹性训练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5-03-18徐美荣魏晓辉吴甘霖戴列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训练组弹性个体

徐美荣,魏晓辉,吴甘霖,戴列军

(1. 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2.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00;3.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护理研究

心理弹性训练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徐美荣1,魏晓辉2,吴甘霖3,戴列军3

(1. 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2.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00;3.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目的 研究心理弹性训练对乳腺癌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乳腺癌患者54例,随机分成训练组30例,对照组24例。训练组进行为期12周心理弹性训练。根据心理弹性理论及构成要素设计12次团体训练的内容。训练每周1次,每次1.5 h。训练患者的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等能力,并让患者自行开展放松和呼吸冥想训练。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弹性训练。2组患者于训练前后分别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线性模拟自我评价量表(LASA)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完成训练后,训练组患者心理弹性增强、心理压力减轻(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焦虑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变化。结论 心理弹性训练能有效提升心理弹性、提高乳腺癌患者抗应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弹性训练; 乳腺癌;心理健康

心理弹性在心理学上不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又称心理韧性和复原力[1]。弹性的心理现象包括在不利环境下有效地适应和应对,与高自尊、自信、坚毅、认知反馈和应对能力密切相关[2]。心理弹性包括认知灵活性、社交能力、家庭凝聚力和各种社会资源的利用,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3]。心理弹性训练可以降低个体的应激水平,提高应变能力[4];个体的心理弹性和应变能力可以通过压力管理和加强成功体验影响自尊水平,进而间接正性影响心理健康[5];而Gozu等[6]通过训练内科医生的自尊水平来促进个体成长从而降低疲劳症状。乳腺癌诊断后常面临应激,易损害心理健康,训练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弹性对提升其抗应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3年6月招募咸宁市乳腺癌患者,运用结构式面谈对被试者进行评估。纳入标准:① 确诊乳腺癌患者;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③方便接受心理训练者;④被试均被告知本研究的目的和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内向和言语交流困难者;②无法连续12次参加训练者;③有严重躯体疾病者;④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共招募被试者54例,全部为女性。按来访顺序进行编号,用Excel中的Rand函数随机选取30例进入训练组,所有被试均于初次访谈时完成相关心理问卷。训练组完成全部(为期12周次)团体训练者为30例,对照组完成前后测试者为24例,2组均无脱落现象。2组年龄、文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工具 ①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包括33个条目,分6个分量表,采用5级评分,计算总分和平均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弹性越好。张佳佳等[7]的研究表明RSA中文版信效度良好。②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共有1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评定症状出现频度: 0分:从不;1分:偶尔;2分:有时;3分:时常;4分:总是。③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共有20个项目。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1分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分表示有时有;3分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分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条目中有1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l~4顺序评分。其余5项(第5,9,13,17,19)注*号者,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④LASA量表 即Prestman(1976)的线性模拟自我评价量表(Linear Analogue Self-Assesment, LASA)包括10个项目,用于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该量表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量表由患者对自己的行为、心理状态、健康状态等进行评分;二是量表采用线性计分法,即将量表中的每个问题分为两个极端状态(一端为0分,另一端为10分), 中间连上10 cm的线,患者根据自己对该问题的感受程度在直线上划记。

1.2.2研究步骤 对被试进行初步访谈,要求被试填写报名表(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参加的动机和期望等)。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进行结构式面谈,结束后填写RSA、CPSS、SAS、LASA等问卷,并嘱其等待通知是否入组参加训练研究。被随机分入训练组的患者接受心理弹性训练,并在12次训练结束后,进行RSA、CPSS、SAS和LASA后测评估;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训练,仅在相同时间进行RSA、CPSS、SAS和LASA等问卷的前后采集。

1.2.3心理弹性训练方案 根据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理论,结合前人的心理弹性训练研究成果,从影响心理弹性的4大主要因素(认知、情感、精神、行为/社会)入手,培养团体成员的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等能力。采用主题游戏、个案分析、分享、讨论等方法,每次训练的活动程序都包括“热身、互动、凝聚、分享、结束”5个环节。每次训练结束后均要求成员写出心得体会和问题,在下次训练时领导者给予总结、反馈、强化与评价。训练每周一进行,每次1.5 h,持续12周。训练组每人获得一套学习放松和呼吸冥想的DVD(Rodney Yee,购自Amazon)。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2组被试人口学变量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训练组前后测和对照组前后测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训练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训练前2组RSA各因子及总均分、CPSS、SAS和LASA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训练组训练后RSA各因子及总均分显著提高,CPSS、SAS训练后得分显著降低(P均<0.05);而LASA得分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训练后与训练组比较RSA各因子及总均分显著提高,CPSS、SAS后测得分显著降低(P<0.05);而LASA得分明显升高(P<0.01)。见表1。

表1 2组心理弹性训练前后测RSA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及CPSS、SAS和LASA得分比较

3 讨 论

Steinhardt等[4]采取单独或联合干预的方式,对个体进行以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技巧和社会支持为主的心理弹性训练,使个体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缓冲压力的负面影响;Fava等[8]采用认知疗法(包括自信和问题解决等训练),强调自我观察,通过增加个体的“幸福感”来提高应变能力。本研究通过训练个体正确的认知自我,学会利用周围的资源积极应对挫折、减轻压力,增强个体抗挫折能力和心理弹性水平。训练结束后训练组成员自我认知、未来计划、社会能力、家庭凝聚、社会资源和计划风格6个因子及总均分显著提高,CPSS、SAS得分显著降低。说明通过心理弹性训练引导成员把握好个人品质、家庭和环境支持系统这三种资源之间的最佳匹配,促进了个体的成长,提高了心理弹性,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训练的经历和体验中挖掘和激发个体的潜能,增强患者的理性认知,在面对应激情境时能合理评价,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动力,使患者正确分析自我,患者对未来的计划趋于完善。通过训练学会利用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增加了患者的家庭凝聚力,促成自我社会目标的完善。通过放松训练和情绪宣泄等实践,增强调控情绪的能力,降低应激水平和心理压力,社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通过减少疾病对患者的消极影响,提高了患者抗癌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与文献[9-10]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Aqaibi等[2]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应激时个性风格与适应环境压力的相互作用下成长和发展的。本研究模拟真实生活情境,使患者在坦诚、安全和多维人际互动的环境中通过彼此真诚的沟通、亲自体验和实践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掌握各种积极的应对技能,学会利用周围的资源。本研究显示,心理弹性训练在短时间内对于优化乳腺癌的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具有明显效果,但其远期效果如何,心理弹性训练在防治乳腺癌心理障碍中的作用如何,这些还待深入研究。

[1]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 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心理科学,2008,31(4):995-998

[2] Aqaibi CE,Wilson JP. Trauma PTSD,and resilienc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Trauma Violence Abuse,2005,6(3):195-216

[3] Brian W,Simon D,Ann Marie W. Considering resilence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eople with traumatic disabilities[J]. Rehabilit Psychol,2008,53(1):9-17

[4] Steinhardt M,Dolbier C. Evaluation of a resilience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coping strategies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nd decrease symptomatology[J]. J Am Coll Health,2008,56(4):445-453

[5] Parvaneh Haddadi,Mohammad Ali Besharat.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and problem sdving on 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ts:Assessing the role of coping strategies as mediating mechanism[J]. Original Research Artide,2010,5(10):639-642

[6] Gozu A,Kern DE,Wright S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s and U.S. medical graduates at six Maryland community-based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s[J]. A Cad Med,2009, 84(3):385-390

[7] 张佳佳,任景敏,黄健,等. 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在军校大学生中信效度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19(4):377-379

[8] Fava GA,Tomba E. Increas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resilience by psychotherapeutic methods[J]. J Pers,2009,77(6):1903-1934

[9]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 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1):89-96

[10] Loprinzi CE,Prasad K,Schroeder DR,et al. Stress Management and Resilience Training (SMART) program to decrease stress and enhance resilience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a randomized trial[J]. Clin,Breast Cancer,2012, 12(Suppl 1):211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8.040

R473.73

B

1008-8849(2015)08-0896-03

2014-03-01

猜你喜欢

训练组弹性个体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运动可延缓衰老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