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难治性肺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评估

2015-03-18刘淮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难治性循证小儿

刘淮涟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淮安 223002)

小儿难治性肺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评估

刘淮涟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淮安 223002)

目的 对在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护理当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进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80例难治性肺炎患儿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的治疗方法均为对症治疗及基础治疗,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家长满意度、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经7 d治疗后,试验组家长满意度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7.754,2=36.843,P<0.05),2组患儿住院期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且护患关系良好,试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小儿难治性肺炎,在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促进患儿病情快速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缩短各体征指标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了家长满意度,在医院中有推广的价值。

难治性肺炎患儿;循证护理;住院时间;体征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但因部分患儿的病情出现反复甚至存在病情复杂的情况,就会进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肺炎[1-2]。小儿难治性肺炎加大了治疗难度,一旦发病必须高度重视,如滥用或误用抗生素就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3-4],因此在有效的治疗中,还需要更好的护理模式,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能够加快患儿的康复,为家庭和社会减少负担,笔者选择80例难治性肺炎患儿,对其中的40例采取了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肺炎患儿80例,全部接受大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检查,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进行设计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同时2组患儿均接受系统的治疗,在经3 d治疗后,临床症状未见显著性改善,在7 d的治疗后,经影像学等检查发现炎症吸收低于50%,80例患儿中有26例合并有呼吸功能衰竭,临床上予以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男27例,女13例;月龄3~34(23.5±1.4)个月;病程16~34(22.4±2.6)d。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月龄3~36(23.7±1.2)个月;病程17~32(21.4±2.8)d。2组患儿的一般性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儿入院后先行耐药菌及病菌相关培养,均接受了常规的对症治疗,同时进行了综合性治疗,对照组患儿治疗同时接受了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了循证护理模式。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 以患儿的病情为具体参照依据,予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给予患儿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注重营养搭配,在用药过程中,要仔细对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同时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同时做好常规性的呼吸道护理,对于常规性护理干预,其主要是以经验及护士自身知识为出发点,容易忽略掉患儿的个体性差异。

1.2.2试验组循证护理干预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如下:①首先要制定好护理的相关计划。以患儿的自身特点及具体病情为参照,对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护理内容进行评估,同时要寻找有利的循证支持,主要内容包括:遵医用药,病情观察,休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并与儿科的护理特点及患儿本身的治疗情况相互结合,随后对在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查阅与检索,文献的主要来源为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检索,并总结护理方法,并在科室护理小组中进行针对性的讨论,最终要筛选出与本文护理内容极为密切相关的科学性文献,并从中总结出研究所得的护理体会,从而制定护理计划。②护理计划的实施。在基础护理外要遵医嘱用药,因为无法与患儿进行沟通,因此在静脉给药时,最好选择患儿休息时或者较为安静时,并与家属相互配合,行静脉穿刺,若患儿出现严重的哭闹情况,不能完成静脉穿刺,就需要家长配合帮助固定患儿,并在旁诱导,转移患儿注意力,护士则从旁准确并迅速完成穿刺;休息护理,要注意病房的清洁、通风、温度以及光线,注意保持安静,一般情况,患儿均采取侧卧位,这样利于其排痰,对于有较为严重的气喘患儿可以采取半卧位,通过这种体位来增加患儿肺部的适应性,同时要注意做好定期性的体位变换,从而可防止出现肺部积液。在具体护理中,要尽量将以上要求集中到一起进行,防止对患儿造成过多的干扰,此外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尤其是在夜间,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呼吸道的护理,要仔细观察患儿的面色、神情以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做好口腔的护理工作,防止因舌后坠造成患儿窒息,要注意患儿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助患儿吸痰,并定期翻身,若发现患儿出现了憋喘症,要及时地进行吸氧处理,对于部分行机械通气治疗患儿,要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做好定期检查工作,观察血气分析指标,并根据临床的反馈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调整。在非给药时,密切观察患儿的情绪以及临床表现,若发现患儿十分配合和顺从,可见情绪较为稳定,若发现患儿烦躁甚至出现大哭大闹的情况,则表明心理状态很差,在检查排除了病情加重情况后,要予以其心理护理,在具体操作中,注意态度要亲切、面带微笑,语气缓慢轻柔,动作要娴熟,快速并轻柔,同时要多与患儿接触,可轻轻抚摸患儿的额头,柔和地拍其背部利于患儿入睡,增加患儿和护士间的亲密感。③按照反馈做好调整,每日都要针对护理内容做好科室内的总结,包括家长的态度、患儿的恢复情况、患儿是否合作等,对取得一定效果的护理方案要给予肯定,发现效果不佳的护理方法则要积极地分析其原因,并参照相关文献,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从而来探索适合的护理方法,同时将制定好加以改进的护理方法运用到第二天的护理中去,如此可形成良好的循环。

1.3观察指标 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家长满意度评价按照本院自定的5级评分制度进行评估,非常不满意为1分;不太满意为2分;基本满意为3分;满意为4分;非常满意为5分。

1.4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肺部炎症阴影及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肺部炎症阴影消失超过50%且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效:肺部炎症阴影消失低于50%,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者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资料包括计量与计数资料均在电脑中建立数据库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运算处理,计数资料如总有效率等使用率表示,行卡方(2)检验,计量资料如咳嗽消失时间等各指标均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组间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如气喘、咳嗽以及肺部体征等消失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且家长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评分比较

2.2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2组患儿未见有明显并发症,且护患关系良好。见表2。

3 讨 论

表2 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例(%)

循证护理模式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以及不断循环改进两大较为显著的特点[5-6]。从多年的临床研究来分析,造成小儿难治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包括:①病原体。误用以及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这成为了小儿难治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中必须要严格地控制对抗生素的使用,对小儿难治性肺炎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从而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细菌的耐药性[7-8]。②心肺系统合并症。因原发疾病而造成的小儿难治性肺炎多会进一步发生继发感染,增加了反复呼吸道症状出现的概率。③排痰困难。小儿的解剖结构特点导致了咳嗽反射及气道黏膜纤毛功能较低,因此就会对气道的净化清除能力造成影响,对患儿痰液的排出造成较大影响,患儿出现呼吸道阻塞,严重可引发呼吸衰竭,最终可出现迁延不愈的情况[9-10]。④感染扩散。对于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一般会有较多的基础性疾病,免疫功能较低,容易引发肺外感染等,进一步造成病情恶化。签于此,笔者对小儿难治性肺炎采取了循症护理模式,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循证护理主要的干预特点包括:要保持治疗环境的安静与清洁,注意空气新鲜,力争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环境,要注意正确地使用药物,遵从医嘱,严格执行抗生素、平喘以及强心等药物的用量、使用时间等,注意观察病情,一旦发现患儿的神情、呼吸以及咳喘等症状发生了变化,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做到及时地处理应对[11-12]。要稳定呼吸功能,保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利于气体的交换和分泌物的排泄,改善憋喘,定时翻身,并做好吸氧以及吸痰处理等。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难治性肺炎患儿会出现高热、腹泻等症状,因而会对饮食造成影响,在患儿能够进食时,注意补充电解质、水、维生素等,并尽量给患儿多食用易消化高热量食物,采取少量多餐的模式。

循证护理的有组织及有计划性的实施方式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及满足个体差异性。此外,所指定的护理程序和方法均具有十分明确的条理性,通过对患者行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护理模式,来达到缓解患者病情的最终目的,并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治疗以及预后效果。在本研究中,在基础性护理的基础条件下,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并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适合其特点的心理干预,通过心理的干预模式来提高患儿的心理状态,同时,循证护理模式也十分重视患者的居住环境、饮食干预等生活护理,力争为患儿提供最为有利的护理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通过向患儿以及家属讲解疾病等相关知识以及出院后有关的注意事项,提高了家属以及患儿本身对疾病的掌握水平,从而提高了预防能力并减少了再复发率。

本文中的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如咳嗽、气喘及肺部体征等相关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以上各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同时家属的满意度评分也要高于对照组,可见通过循证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难治性肺炎,在治疗的同时必须配合有效的护理模式,笔者采用的循证护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患儿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改善,更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在临床上有应用的意义和推广的价值。

[1] 易建萍. 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病因及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220-221

[2] 何彦琪. 30例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4(6):479-481

[3] 彭升,何洲. 持续微量泵入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8):52-53

[4] 刘玉玲. 小儿难治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00-101

[5] 孔淑伶. 小儿重症肺炎32例临床诊治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71-72

[6] 宋玉平. 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861-3862

[7] 李春妍. 循证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2013,6(12A):101-102

[8] 袁洁,安淑华,王翠芝,等. 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J]. 河北医药,2011,33(24):3756-3757

[9] 芦映红. 小儿难治性肺炎129例临床分析[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2):169-170

[10] 程纯. 循证护理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0):37-38

[11] 张凤伟. 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体质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29-30

[12] 任丽君. 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0):152-153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8.043

R473.72

B

1008-8849(2015)08-0903-03

2014-05-04

猜你喜欢

难治性循证小儿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夜盗小儿(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