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坚守文化立场 重塑批评精神:对当前电视文艺批评的反思及启示

2015-03-18黄丽娜

电影评介 2015年13期
关键词:重塑文艺时代

黄丽娜

在传媒科技日新月异、电视文艺多元化发展的当下,本应彰显批评与促进作用的电视文艺批评却显得空白无力。不仅批评精神迷失与偏至,乱象纷呈,电视文艺批评背后的浮躁和脱轨也可见一斑,批评“失语”及“引领”作用缺位的电视文艺批评现状凸显。文艺批评界和传媒界正寻求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带着浓厚的理性精神积极尝试解决当下中国电视文艺批评中遭遇到的现实问题。电视文艺批评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信力与影响力,提高文化深度与专业性,“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1],是当前亟需反思的重大问题。

一、反思——电视文艺批评的多元与无序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电视文艺生态环境的改变不断增大,电视文艺表现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荣且复杂,与其共存的电视文艺批评则呈现出一片全新的景象,这种“新”既包含积极的多元与繁荣,也包含消极的无序与乏力。

(一)电视文艺批评的民众化与碎片化转向

电视剧《花千骨》剧照

目前,我国电视文艺面临着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新媒体带来的话语权威的消解、去中心化、泛娱乐化、话语文本碎片化等特征。这不仅影响了电视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也影响着电视文艺批评的深入和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文艺批评,在广阔的传统网络空间和新兴的移动网络空间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传统电视文艺批评中精英知识分子所坚持的专业的、历史的、艺术的、美学的、系统的评判观点,被新媒体语境下不受约束的、自由的、直觉的、碎片的评价观点所替代。新媒体时代,艺术批评活动被自由言论的空间极大地激发,并呈现出多元化与繁荣的景象。然而在这繁荣表象的背后,电视文艺批评的实质并不乐观。

格雷姆.特纳(Graeme Turner)曾用“民众化转向”来描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媒介这一现象”[2],这种现象在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文艺批评中也十分明显,社会公众不断以自己的方式介入文艺评价活动。建立在新媒体基础上的公共批评空间赋予了大众参与文化解读和文化批评的权力,从这一角度来说,“民众化转向”具有积极意义。毋庸置疑,电视文艺批评的民众化转向能够促进文艺、文化及政治的民主,丰富电视文艺批评的形态,深化批评内涵。但同时,它也使文艺批评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大众明显的情绪化和自发式特征,呈现出众声喧哗和碎片化的多元图景;不仅使批评缺乏理论深度和专业操守,也丧失了统一的价值标准,解构了原有的批评权威;不仅消解了历史深度,也失去了艺术与日常的分界。

(二)电视文艺批评精神的迷失与偏至

新媒体时代,掌握话语权的社会公众不但影响甚至创造着电视文艺作品,更将这种自由平等的话语权发挥到电视文艺评论领域。新媒体网络空间既蕴藏着社会公众能够进行自由与对话的潜能,但同时也培育了一个富有权力的新权力结构空间。由于刊载于新媒体的电视评论具有营销的商业潜质和实际效果,所以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发行部门和投资方都会借助电视剧评论这种手段来进行影视剧集推广,并寄望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以提高剧集价格,增加收视率。

在市场的利诱和新媒体权利空间易入性的刺激下,一些人开始专门从事商业性评论的营销活动。这类电视文艺批评不仅仅以迎合低俗、娱乐、色情的审美格调为标准来对电视文艺进行评价,更将批评精神泯灭殆尽。在商业利益的影响和牵制下,批评家放弃责任、背弃操守、丧失品位,在商业利益中迷失方向,以恶性炒作话题的低俗之风弥漫在新媒体之中。

二、启示——坚守文化立场重塑文艺批评精神

在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变革背景下和新传媒格局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文艺现象,审视当前电视文艺发展中出现的诸多乱象,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电视文艺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亟待思想精深,价值观正确的文艺批评作为助推器。因而,重塑立场坚定、科学、专业、健康、锋利的批评精神,是电视文艺批评的当务之急。

(一)坚守电视文艺批评的文化立场重塑历史权威

我国的电视文艺批评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事业基础上的,必须坚守这一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立场。尤其在当前复杂的传媒格局中,重申电视文艺的文化立场,重塑历史权威,其重要性对于促进电视文艺的健康繁荣具有现实意义,重塑电视文艺批评的话语权威也是当代电视文艺批评的核心维度。在媒体社会化的当下,于浩瀚网络中坚持自己的理论深度和学术性原则,本着学术良知和社会良知进行电视文艺批评,以探索文艺真理,是坚守文化立场的重要表现。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文艺作品应该“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反思当前,我国的电视文艺批评也应该坚守本身的文化立场,做到“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3]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为依托,明辨电视文艺的现状,秉持审慎的态度,对转型期的社会公众进行正确的文化引导和文化建构。

(二)重塑电视文艺批评精神构建理论体系

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文艺批评需要一个完善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中不仅包含现代电视文艺批评的新范式,还包含一套完整的价值评价体系,并力求形成新时代的电视文艺批评理论体系的基本论述思路、观点以及相对完整的框架,涵盖鲜明的价值判断,积极回应现实问题,适应传播语境的修辞风格。这关系到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树立。电视文艺批评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核心就是这里说到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电视文艺批评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此前提下结合电视文艺的特征展开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系统而完整的电视文艺批评理论体系之下,电视文艺批评能够针对文艺作品和文化现象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解析和客观公正的价值评判,拥有坚定的精神立场,能够对当下电视文艺中不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部分作出旗帜鲜明的批评和正确的引导。

电视剧《少年神探狄仁杰》剧照

(三)培育电视文艺批评新范式完善话语系统

在新媒体背景下,通过重塑电视文艺批评精神,构建一套适合当下电视文艺发展和传播语境的理论系统来指导和规整电视文艺批评活动将促进电视文艺批评新范式的培育。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文艺批评的内容、形式以及标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而电视文艺批评应该突破传统的文艺批评模式,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适应新兴的媒介环境和受众环境。

一方面,要求电视文艺批评者在尊重理性、尊重艺术、尊重历史的基础之上,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对电视文艺活动及现象展开高水准的评价,表达自己关于文艺作品的理解和观点,杜绝教条式的批评与盲目的评价。另一方面,要求培育电视文艺批评主体。现实窘境需要电视文艺批评主体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发挥文艺批评的影响力。其中,“学院派”应在以时代和人民需求为先导的前提下,肩负起培养高素质电视文艺批评人才的重任。再次,需要建立新的电视文艺批评话语系统,同时确保批评互动机制完善。新媒体时代,电视文艺批评最大问题是需要不断创新。创新的核心内容是要找到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新的形式和新的语汇。电视文艺批评应当以包容并蓄的姿态吸纳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完善话语系统。此外,不同批评声音、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的良性互动能够促进有价值的声音和判断不断生成和汇集,并赋予电视文艺批评实实在在的力量,弥合电视文艺批评与时代发展的间距。电视批评各类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也需要建立通畅的互动机制,在多方对话中建构一个和谐的、健康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电视文艺批评生态,引领电视文艺批评在新媒体时代充分发挥价值引导和文化建构功能。

[1]张立群.文学研究中的国家主题[N].光明日报,2015-05-18(13).

[2]格雷姆·特纳.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M].许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10.

[3]于国鹏.文艺创作和批评要接地气有活力[N].大众日报,2014-12-12(14).

猜你喜欢

重塑文艺时代
1942,文艺之春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