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2015-03-17朱明赵雅青
朱明 赵雅青
摘 要:在新时期形势下,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力图全面把握当地中小企业的现状、特点,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中央政策的落实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推进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改善民生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提出具有科学可行的建议意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模式;政策导向扶持
文安县兴隆宫镇夏村,北距首都北京约120公里,东面距离天津市约90公里,西面距离保定市约90公里,南面距离石家庄市约210公里,是京津冀一体化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村的发展特色是中小企业多而且集中在106国道两侧,以第二产业加工制造业为主,多年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文安县政府农工部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驻村工作组联合组建课题研究组,对夏村的中小企业进行调研,其目的在于全面把握当地中小企业的现状、特点,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中央政策的落实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推进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改善民生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提出具有科学可行的建议意见。
一、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当地有中小企业121家,个人家庭拥有企业数量约为1个,企业的平均总资产是1018181.8元,平均雇佣工人在2—3人之间,企业的年利润是611363.65元。从规模上来看,是典型的农村中小型企业。
本地中小企业的产品包括塑料软管、塑料颗粒、塑钢型材、波纹管、其他塑料制品等,最多的是塑料软管,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都生产这种产品。这些塑料制品的用途分为三大类:农业用、工业用和生活用。其中农业和工业用品占83.33%,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重要材料。本地企业生产的塑料制品,主要是给农业工业提供基本的生产用材,用途广,但是属于低端产品,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的销售地主要分布在本省和东三省,占全部销售比例的72.7%,尤其销往本地的接近半数(45.5%),具有就地销售的特点。
本地企业从规模上看,平均资产小,厂房小,工人少;从产品的属性上看,种类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从进货、生产和销售的途径上看,属于明显的“三就”模式,即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这些都是非常典型农村中小企业的特征。
由图表可见,在经营者对未来企业发展的规划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扩建厂房购买更多的设备、做更高端的产品、进行技术改革提高技术含量。它代表着经营者的两种经营理念。一方面,他们对现有的行业很认可,愿意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或者通过技术革新取得更大利润;另一方面,他们也意识到了产品的低端化特征,动过要做更高端产品的念头。涉及到政策、技术、环境及个人理念等多方面原因,要提升当地企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政府和个人两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
二、企业经营者的诉求
概括了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之后,研究者需要更深入了解企业经营者对政府的诉求,即他们最期望政府给予哪方面的引导扶持。
从图表可知,企业经营者对政府部门的期待很高,在各类引导扶持政策中,经营者们最需要的是“提供更多的场地厂房”和“提供更多的融资贷款及担保渠道”,这真实地反映出了在在经营者眼中,企业发展方面最需要政府為他们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保障,尤其是场地和融资方面的;其次是“建立行业联盟,避免恶性竞争”,表明经营者们已经意识到市场的不规范,表明一部分经营者已经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问题和瓶颈,需要做出改变。
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夏村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具有非常强的“三就”模式。由于这种模式立足于本地资源和本县市场,因而它在发展上也势必要受到本县资源和市场的制约,这就要求这类企业在发展规模和发展数量上必须同本地市场容里相吻合,一旦超过了市场容量,企业就可能停产或关闭。此外,由于县内市场狭窄,从而使得这类企业规模小、效益低、潜力小,在经济发展上缺乏后劲,不可能带来经济的长足发展。
而从具体方面来说,本地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着以下难题:
(一)发展方式方面
首先,大多数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其粗放型增长方式,通常以高污染和高耗能为代价;其次,盲目追求数量、速度和产值,其手段大多依靠于资金、物资和劳动力等数量上的扩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而对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则相对重视不够;除此之外,企业的生产技术低,机器设备陈旧、落后,清洁生产技术缺乏,企业寿命周期短,难以实现长久发展。
(二)产业结构方面
首先,产业结构总体层次低,低层次传统产业比重偏大,科技型企业发展几乎没有,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结构简单化,产品结构单一化;其次,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与发展失衡,与城市工业相比有较高的同构性,企业与城市工业缺乏明确的分工,城乡工业存在较高的同构性,同构性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甚至对其生存构成直接的威胁,两个部门之间争夺资源、资金、市场的矛盾越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过渡竞争,使弱小的企业陷入困境,除此之外,区域性特色经济发展不够突出。
(三)融资方面
企业融资环境紧缩,融资困难大;一方面,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过度谨慎,为了追求高回报、低风险的经济收益,银行更偏重给大型企业贷款,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的门槛高,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从银行获取发展资金的难度就更大;另一方面,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势单力薄,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
(四)运营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方面
首先,经营方式粗放,重产量轻质量,认为数量是第一位的,有数量就有效益,而忽视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结果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使得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趋向单一化、同一化;其次,在管理体制上政企不分,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存在着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裙带关系,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员工的录用晋升、辞退缺少规范,随意性很大,并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员工培训,甚至不进行培训,员工整体素质低。
(五)企业实力方面
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定位低端,附加值低,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六)经营者的观念和创新意识
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面临科技创新的巨大压力,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浪潮时须承担巨大的企业改造成本和科技创新成本;另一方面,受个人知识水平的制约,经营者普遍创新意识不足,安于现状,缺乏改变的勇气和魄力。
(七)政府管理方面
一方面,政府对中小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价格等无序竞争现象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
四、建议和对策
在分析了本地中小企業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之后,研究者为政府决策部门找寻外地中小企业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同时提供具体的建议对策。
(一)发展方式方面
首先,转变中小企业发展方式,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关闭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路子,促进可持续发展;其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更新落后的设备,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
(二)产业结构方面
首先,促进结构调整创新,促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次,以引进、重组、改造、提高为方针,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型建材业,以及轻纺服装等行业,推进现有企业的大范围重组、全方位引进,嫁接一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行业;除此之外,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中小企业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三)融资方面
首先,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平台,扩大融资渠道,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并鼓励经济组织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型担保机构、担保与再担保相配套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效服务的信用担保,成立中小企业银行或中小企业信贷部;其次,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努力改善和营造有利于外商投资的环境,不断拓展外商投资的领域,大力招商引资,发展三资企业,提高利用外商资金、技术、管理、出口渠道的水平。
(四)运营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方面
首先,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从“情感经济”向“能人经济”转变,并真正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废除用人终身制;其次,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经营管理,达到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除此之外,鼓励各级中小企业机构与各类大中专院校合作,为中小企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加大对员工生产技术的培训,大力培养人才,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五)企业实力方面
首先,鼓励企业之间横向经济联合,引进、重组、改造中小企业;其次,加强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积极实施资本引进、资本跟进战略;除此之外,鼓励企业采取措施,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积极引进各类人方,努力营造吸引人才、使用人才、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
(六)经营者的观念和创新意识
首先,实施科技驱动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其次,加强创新的宣传,选择先进的企业经营者培养,带动起一批敢闯敢做的企业家;再次,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要并重,打造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创新性人才队伍。
(七)政府管理方面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禁止给企业增加不合理负担,严禁乱收费的现象,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其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产业,通讯设施发展,加强市场规范,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