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2015-03-17梁雯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注射器造影剂规范化

梁雯玲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梁雯玲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目的 提高CT增强扫描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提升护理和治疗效果。方法 规范检查前中后护理流程,使护理工作渗透于CT检查的每个环节,贯穿于CT检查工作始末,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化、知识化和技能化水平。结果减少和避免了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精湛的护理技能,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是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的有力保障。

规范化护理流程;CT增强扫描;不良反应事件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CT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断工具。CT增强扫描是指对平扫不能明确诊断的可疑病变,通过静脉快速推注造影剂再进行扫描,在血管丰富的器官或病变组织与血供少的组织间形成密度差,以增加对比度,从而提高病灶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但是CT增强扫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造影剂不良反应、静脉穿刺失败等。因此,规范化的护理对提高临床检查效率及诊断质量必不可少。护理工作渗透于CT检查的每个环节,贯穿于CT检查工作始末,影响着CT检查质量。为提高CT增强扫描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和治疗效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措施进行护理。我们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1 检查前护理

1.1 选择合适的扫描对象

注意查对患者信息和疾病史,对高危人群如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心脏和循环功能不全或体质状况极差的患者应慎用对比剂。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并向患者讲明用药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熟悉对比剂性能、不良反应、并发症,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备好急救器械和药品。我科常用的碘造影剂为非离子型,如优维显、欧乃派克等,常用的急救设备及药物有氧气、血压计、盐酸肾上腺素、异丙嗪、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1.2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接受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普遍有紧张、担忧等心理状态,他们对所用药物的安全性不甚了解,心存疑虑。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全面恰当的解释,使其充分了解CT增强扫描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打消顾虑,配合检查,从而获得较好的诊疗效果。此外,对做胸部、腹部、盆腔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进行呼气训练,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1.3 规范使用高压注射器

应用高压注射器是CT增强扫描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该项检查费用高,技术要求高,所以要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使用高压注射器前,应检查针管是否正常,静脉穿刺处是否肿胀,试推5 ml看看是否顺利,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给予心理支持,注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针管活塞的推进是否顺利,患者是否有异常表现等[1]。

1.4 对造影剂进行加温

气温低时,应将注射器内药液通过加温装置进行加温使之接近体温,降低黏稠度。这样,既减轻了造影剂对血管壁的刺激,使血管阻力下降,同时也可避免冷刺激引起的不良反应。

2 检查中护理

2.1 一般护理

去除患者身上影响图像质量的物品,按照检查要求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尽量使患者感觉舒适,摆好体位后嘱患者保持不动。应注意使用放射防护用品遮盖非检查部位,特别是避免性器官和内分泌腺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尽量减少陪护人员,必须陪护时需穿戴铅衣、铅帽等防护用具。胸腹增强扫描患者需要强化呼吸训练,学会屏气,以减少或避免无效扫描层面和伪影。

2.2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穿刺前常规询问静脉穿刺史,仔细观察患者的血管情况。因高压注射器压力大、注射速度快,所以应选择粗而直、弹性好的血管穿刺,如上臂桡静脉或肘静脉[2]。穿刺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掌握血管穿刺角度和深度,过浅针头易滑出,过深易刺破血管壁。要求做到一针见血,如穿刺不成功,严禁在同一血管上重复穿刺,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可在注射前先快速推注生理盐水20 ml,确保局部无渗漏[3]。严格掌握注射速度和量,对年老体弱患者要放慢注射速度。穿刺后要确保针尖坡面朝下,预防高压注射时造影剂渗漏。注药时严密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控制注射速度及药物剂量。在患者可以接受的情况下选择套管针,能够大大降低渗漏率[4]。

2.3 密切观察有无碘过敏反应

护理人员通过观察窗观察患者反应,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注药,迅速进行对症处理。拔针时用消毒棉签按压针眼,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淤血。对于大量渗出者,以50%硫酸镁局部湿敷。

3 检查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CT增强扫描检查结束后,应让患者在留观室观察30 min,确定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嘱咐患者多饮水,以加速药物排出体外,减轻毒副作用。有渗出时抬高患肢,用50%硫酸镁局部冷敷,并交待24小时内严禁热敷。

3.2 对不良反应的护理

注重对症治疗和急救。对于轻度不良反应,给予地塞米松5~10 mg肌肉或静脉注射,5~10 min后大多能缓解[5]。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止注射,就地抢救,同时通知急救中心参与抢救。

4 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意义

CT增强扫描能提供CT平扫无法获得的诊断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影响,但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血管内给药,且造影剂注射速度快,因此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或血管破裂、药液渗漏的几率很大[6]。尽可能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是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及较高的技术水平,在检查中规范操作流程,选择合适的注射方式,并与医生密切配合。CT增强扫描工作是一项群体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医生、护理人员既有共同目标,又分工协作,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护理工作应做到常规化、程序化,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及自信心,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总之,良好的专业素养、精湛的护理技能,再加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是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的有力保障,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1]姜桂花.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7):192.

[2]任援.应用高压注射器CT增强扫描的护理[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6):455-456.

[3]李素芬,郭秀娥.静脉套管针用于防止高压注射器造影剂外渗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09-210.

[4]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Lancet,1998(352):837-853.

[5]王晓辉.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及处理[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14(9):537.

[6]The DPP Research Group.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with Iifestyle intervention or metformin[J].N Eng J Med,2002(346):393-403.

R473

B

1671-1246(2015)13-0139-02

猜你喜欢

注射器造影剂规范化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