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德国媒体关于涉疆暴恐事件的舆论导向

2015-03-17

传媒国际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涉疆恐怖事件维吾尔族

邵 磊



浅议德国媒体关于涉疆暴恐事件的舆论导向

邵 磊

近年来,中国的涉疆暴力恐怖事件频发,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影响,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国内媒体步调一致的报道不同,世界各国的媒体对于涉疆暴恐事件的报道情况各不相同,尤其是西方国家媒体,对中国政府充满质疑,对中国的民族政策进行攻击,煽动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仇恨情绪。本文通过对德国主流媒体关于涉疆暴力恐怖事件报道的梳理,有助于了解德国媒体关于该议题的舆论导向,为中国媒体对外报道以及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德国媒体 涉疆暴力恐怖事件涉华舆论

邵磊,女,汉族,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3级国际新闻硕士研究生。

一 渐增的恐怖主义与“扭曲”的外媒报道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恐怖主义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安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之一,为世人所关注。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斗争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尹轩.浅析恐怖主义的演变及中国的反恐策略[J].商界论坛,2011(24):395,292.世界各国都将恐怖主义视作大敌,严加防范。中国的恐怖主义势力引起普遍关注,还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中国境内的暴力恐怖事件数量急剧增长,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这些密集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多是由少数民族分裂分子或民族极端分子策划,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但是国外媒体在进行报道的时候,出于意识形态分歧和政治偏见,无法做到新闻的客观性,甚至连真实性也大打折扣。国际新闻报道是一国民众了解他国情况的主要途径,经过了刻意扭曲的“拟态环境”,国外民众无法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以偏见代认知,最终将有损于中国的国家形象。

“疆独”在德国“市场广阔”,德国的政治势力看准疆独势力的“利用价值”,对总部设在慕尼黑的“世维会”百般纵容,致使“疆独”分子逐渐嚣张,不仅“遥控”远在中国的暴力事件,还袭击中国驻德国的外交机构,攻击中国游客。*苏原.在德国看疆独[J].世界知识,2009(15):26-27.对此,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瓦克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维会”问题已经伤害了中德关系。而德国媒体对于中国涉疆暴力恐怖事件“颇失偏颇”的报道,更将民众舆论引导到了对中国不利的方向。

本文通过对德国主流媒体《明镜周刊》、《世界报》和《法兰克福汇报》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这一时间段内关于中国涉疆暴恐事件的分析,从事件定性、情况概述、政府应对、事件原因、民族政策以及媒体表现等方面进行梳理,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德国媒体对中国暴恐事件的舆论全景。

二 镜像在德国:中国的暴力恐怖事件是怎样的?

(一)事件定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建英曾在《环球时报》撰文指出,一些西方媒体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报道有关新疆的突发事件,报道暴力恐怖事件时更是持双重标准。这一点,从德国媒体的事件定性中就可见一斑。中国政府已经将发生在昆明、新疆和北京天安门等地的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但是在德国媒体的报道中,对此类事件的定性不甚明晰,模棱两可,绝大多数标题都不曾出现“恐怖袭击”一词,而只是使用“袭击”、“攻击”、“屠杀”等词;在文章中媒体选择使用的词汇也是袭击、攻击以及袭击者、维吾尔族袭击者等词汇,少数情况下会使用“恐怖袭击”、“恐怖分子”等词,但都会加上引号,或者称“中国政府认为的恐怖分子”。

德国媒体在对事件进行定性的时候“选择性失明”,不愿承认其恐怖袭击的本质。而根据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引号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种表示是该概念从中国媒体引用,并不代表媒体自身观点;而另一层含义则表示,对该概念表示否定或讽刺。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引号的使用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即,对于中国官方将发生的暴力事件定义为恐怖袭击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表示怀疑。

(二)情况概述

德国媒体对于近两年来在中国发生的暴恐事件的情况概述,包括事件地点、嫌疑犯人数、使用手段和伤亡人数等情况,没有与实际情况有太大出入。但是通过梳理可发现以下问题:

1.媒体报道中过多地强调嫌疑犯的民族属性和宗教信仰。媒体报道中多次指出,袭击者是“维吾尔少数民族”,或者称其为“伊斯兰教极端分子”。

2.在报道事件发生过程的时候,着重强调警方击毙维吾尔族暴徒这一事实,如果暴恐事件属于自杀式袭击,则会着重强调维吾尔族暴徒的死伤人数。

3.强调警方和暴徒之间的实力对比,强调暴徒的装备处于劣势,例如暴徒是“使用厨刀进行攻击”。

4.对中国政府的处理措施采取“选择性屏蔽”方法,对于政府采取的安抚群众、死伤处理等维稳举措鲜有报道。

(三)政府应对

1.在报道中国中央政府表态时,德媒认为,虽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要加大反恐力度,建设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但是现实却是近年来中国涉疆暴力事件频发,无疑是对于中央表态的反讽。此外,德媒报道中也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于反恐斗争的表态视为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

2.在事件归咎方面,德国媒体多采用如下句式:“中国政府将事件责任归咎于新疆的暴乱分子”;“中国政府认为新疆的骚乱者应当为袭击事件负责”等。言下之意,“新疆维吾尔族为袭击事件负责”这一消息来自中国官方,而中国政府告诉世界的消息是真是假,媒体自身不予评论。采取这样的方式,表面上看,既不违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实际上又将自己的政治倾向隐藏在文章中。

3.在报道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方面,德国媒体称,中国政府采取强硬手腕,拉开了“反恐战役”的序幕,加强了对新疆维吾尔族的镇压:封锁道路、加强监控、切断网络并禁止维吾尔族人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对于可疑的少数民族群众一律进行拘留或逮捕,维吾尔族人不能够保护自己的权利,也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德国媒体还称,中国政府之所以对新疆的维吾尔族(或伊斯兰教信徒)采取镇压的措施,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暴力事件有恐惧心理。发生的暴恐事件成了中央政府采取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的一个借口,利用这一契机,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监督和控制变得更加严格。

4.德国媒体报道中称,暴恐事件发生之后,中国官方披露的信息极为有限,这让人对其说辞产生怀疑,真正的事件过程可能并非如此。因此有维吾尔族人谴责当局,认为当局将无害的抗议活动视作民族动乱和恐怖袭击,是为了对其民族压制措施进行辩护。

(四)事件原因及中国的民族政策

德媒将原因归结为新疆维吾尔族人与汉族的矛盾和紧张关系,而之所以出现民族关系紧张,德媒认为根源在于中国的民族政策。德国媒体报道中总结的中国民族政策以及造成的后果如下:

1.维吾尔族人感到自身被边缘化。新疆是维吾尔族人的聚居地,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维吾尔族人占了新疆总人口的80%,汉族人只有7%。但是中国政府系统性地引导汉族人迁移到新疆,如今的新疆有一半的人是汉族人,维吾尔族人反而成了真正的“少数民族”,大多数的新疆人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自己在故乡被边缘化,而汉族人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中央政府得以对新疆进行严密的控制。

2.维吾尔族人的经济利益被侵犯,被汉族和汉族人的政府剥削。主要观点为:首先,汉族迁移进新疆的人通常受过相对高等的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占据了优势。汉族企业家的工厂经营得比本地企业好,汉族的熟练工人侵占了维吾尔族人的就业市场,压缩了维吾尔族人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此外,新疆是个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但是通过出卖资源获得的收入并没有惠及当地群众,而是流向了中央政府,新疆维吾尔族人应得的经济利益被中央政府侵犯。

3.维吾尔族人受到汉族人的歧视和中央政府的压迫。长久以来中国政府都对新疆这个维吾尔族人的省份进行压制,尤其是对当中的精英分子和意见领袖采取更加严格的管控,侵犯其言论自由,甚至进行逮捕和拘留。因此,维吾尔族人一直觉得自身在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受到歧视和挤压,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因此缺乏安全感。

4.维吾尔族人的宗教信仰遭到威胁。迁入新疆的汉族人通常没有宗教信仰,他们在社会各个层面压迫维吾尔族,同时威胁到了伊斯兰教在新疆宗教界的统治地位。中央政府声称其政策是宗教自由,但是实际行动却是破坏宗教自由。政府的许多规定与宗教教义是相违背的。例如,政府鼓动伊斯兰妇女脱下面纱,甚至规定,出租车司机若乘载戴面纱的伊斯兰妇女,将会受到惩罚。

(五)中国媒体的表现

1.近年来一连串的暴恐事件将中国备受质疑的信息政策放到了聚光灯下。德媒称,中国媒体是中国共产党的耳目喉舌,在发生暴恐事件的时候,绝大多数媒体并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而是都要采用新华社通稿。

2.而在可以报道的范围内,媒体也都“表现得很保守”,大多数的报道都是关于政府的事后处置措施,对于暴乱发生的原因却讳莫如深。原因是政府并不想让民众知道中央政府与新疆维吾尔族的矛盾,但实际上只是欲盖弥彰。

3.社交媒体也受到控制,例如,新浪微博等,有用户上传自己拍到的现场照片或视频,但随即都会被管理员删除。中国政府对媒体管控严格,使其关于暴恐事件的报道“不违背共产党的心意”。

4.驻京外媒的报道也受到监督和控制。事件发生之后,公安部会致电外媒记者,详细询问媒体的报道计划,中规中矩的报道才能得到允许。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发生之后,就有两名法新社记者被暂时拘留,相机内的照片也遭到删除。

通过总结整理我们可以看出,德媒在涉疆暴恐事件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如下:强硬地镇压,严格地监控,残酷地剥削。德国媒体称,新一届的中国政府领导班子上台之后,将“改革”定为施政措施的关键词。但是目前的形势,“镇压”却代替了“改革”成为关键词。报道称,中国之前甚少发生类似的事件,因为中国的国家安全力量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大量的情报人员对社会成员进行严格的监控,人民的自由权利受到侵害。在此之前,由于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少数民族总是被汉族剥削,他们的生活很艰难,因此才要奋起反抗。

四 结 论

通过对媒体报道的各方面进行梳理,德国媒体对于涉疆暴力恐怖事件的舆论导向基本明晰。在所谓客观性、真实性的幌子下,进行的却是不客观、不真实的报道。

首先,德国媒体在报道的时候采取双重标准。同大多数西方媒体一样,德国媒体先入为主,在报道中批判中国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民主和人权等问题,意在抹黑中国,煽动中国的民族仇恨,给中国政府施加政治压力。而事实上是,反恐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应因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标准。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暴力事件已经被认定为“恐怖袭击”,而德国媒体却语焉不详、含糊不清,勉强才承认这一事件属性,“双重标准”的本质暴露无遗。

其次,德国媒体在进行报道的时候避重就轻。德国媒体本身的议程设置和议题设置的目标就不是客观地报道事件,而是借机抹黑中国。德国媒体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经济矛盾”等方面,忽略中国政府采取的安民维稳措施,为恐怖分子的不法行径争取“同情分”。事实上,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恐怖袭击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无法接受的。德国媒体为恐怖主义开脱,已经违背了作为主流媒体的“良心”。

最后,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民族政策进行攻击。中华人民共利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正确道路。一些不法分子同境外势力进行勾结,企图分裂国土,破坏中国的领土与主权,这才是近年来中国暴力恐怖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德媒对中国的民族政策“泼脏水”,歪曲事实,媒体的客观性原则荡然无存。

德国媒体的表现只是西方媒体在报道涉疆暴恐事件时的一个缩影,这告诉我们,中国面临的不仅是恐怖主义的威胁,还面临着西方媒体的攻击,处境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争夺国际社会话语权的“媒体战”同打击恐怖主义的“反恐战”一样必不可少。

[1]尹轩.浅析恐怖主义的演变及中国的反恐策略[J].商界论坛,2013(24):395,292.

[2]苏原.在德国看疆独[J].世界知识,2009(15):26-27.

[3]李晓南.我国反恐怖主义形势与对策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4(10):46-47.

[4]喻义东.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地域性特点及其治理[J].求索,2013(11):211-213.

[5]贾春阳.关于“疆独”问题的几点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0(3):27-34.

猜你喜欢

涉疆恐怖事件维吾尔族
友谊前的恐怖事件
本期导读
西方抹黑新疆早有“学术准备”(纵横)
维吾尔族手艺人
美国国会涉疆立法活动的动向、特征及影响:2017—2020年
电视报道中暴恐事件的叙事范式探析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例谈新闻媒体在恐怖事件中的定位与管制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