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焦虑中走出来
2015-03-17山东青岛市黄岛区香江路第一小学
山东青岛市黄岛区香江路第一小学 王 莉
记得在我刚刚接手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时,为了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经常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并给他们发喜报。在一次“班级优秀日记”的表彰会上,我给获奖学生发喜报时,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高兴,满面笑容,一脸的骄傲。可是发到一个名叫阿璇的女孩儿时,她竟然脸色发红,双手有些抖,而且说话有些语无伦次,一副很紧张的样子。我心里就有些奇怪——是发奖给你呀,又不是批评,为什么?我开始了个案心理的追寻。
一、调查了解
(一)表现
学习成绩中上等,上课听讲很认真,思路紧随老师,可是却很少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每次点名让她回答问题就非常紧张,说话结结巴巴的。下课经常独自坐在座位上。经常独处,脸上很少有笑容。胆小怕事,平时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上课也从不主动发言。
(二)背景资料
家庭:一是父母亲期望很高,希望她将来考上名牌大学。每天回家和双休日,家长都给她另外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回家后基本不外出。二是家长基本一切包办,生活无微不至,相应的自我处事能力较差。
(三)学生情况
第一,个人表现:学习自觉认真,从入学到现在,在班里表现都比较好,成绩名列前茅,同学对她印象很好。
第二,心理活动:一是大家都知道我学习成绩好,万一回答错了问题,别人一定会笑话我的。 二是爸爸妈妈对我这么好,我不能对不起他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他们希望的学校才行。
三是万一我学习差了,爸爸妈妈的希望就会落空,他们就会生气、绝望,我很怕他们这样,我一定要做到最好。四是我如果因此惹爸爸妈妈生气,就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二、案例分析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该生明显具有心理学上称为过度焦虑的症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行为表现。
一是总是担心发生什么事情,经常为此忧心忡忡,精神过于焦虑。
二是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是否得当,总感到不放心,缺乏自信。
三是有明显的紧张感,不能放松自己,不能展现自我。
四是自尊心过强。对自己在学习、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过分担心,生怕出丑,不如别人。甚至为了不出错,而不去表现自己。
五是自我意识强烈,对自己的问题过分敏感,多虑,太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
三、心理辅导
焦虑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个心理问题,应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因为心理焦虑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障碍,如不及时纠正,势必影响孩子的发展。研究学生焦虑的产生原因,纠正其焦虑心理已势在必行。焦虑在小学生情感发展中较为常见,如压力过大、父母离婚、受到教师严重歧视、同学间交往屡次受阻等都可以造成学生的过度焦虑。它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影响其学习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今后的生活交往。追其原因是由于小学生的情感还不够稳定、不够丰富、不够深刻,情感的调控能力还比较低,压力过大,而造成的。
针对纪晓璇同学的实际情况,我积极与任课教师一起商议对策,与家长沟通,帮助孩子从焦虑中走出来。
(一)主动接触,促其大胆表现
课堂上,任课教师主动接近她,在课下单独问她这节课都讲了哪些问题,然后下一节上课时主动提问她。凡是上课要提问她时,都事先暗示给她,让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鼓励她树立起自信心。同时,在她回答准确的时候大加表扬,让其更愿意来展现自己。
(二)有的放矢,促其放松自我
认识是情感交流的基础,而平等交往是增强自信、缓解紧张的前提,由于过度焦虑的学生往往都表现为缺乏自信,爱克制自我等,所以我对她循循善诱,告诉她在学习上,不是为了考第一、也不是为了取悦父母,而是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东西,学有所用。同时也对她怕别的同学笑话自己、不爱与人交流等不良表现,进行了引导,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家校合力,促其树立自信
我与任课教师一道把家长请到学校,彼此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在家的一些表现,交换彼此的看法,进一步了解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向家长如实汇报了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对今后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家长积极和我们配合,共同帮助她提高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
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阿璇的焦虑症基本消除,上课回答问题越来越自如,也能与老师、同学主动交流了,还比较积极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学习成绩有了更大的进步。
四、案例反思
面对学生越来越多的焦虑、抑郁、行为和认知失调等心理问题,人们忍不住问: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下一代?一位教育专家说:“比起高的升学分数,青少年对未来生活的一份憧憬,对人生信念的一种追求更重要。”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赵凯博士说,乐于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悦纳自己、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适当等,是一个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既然如此,那么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都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好的家教经验,改善教子方式,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减轻孩子学业负担,改变期望值过高的行为;与孩子平等相处,力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改变一切包办的做法,放手锻炼孩子的意志和能力。使孩子有愉悦感、安全感和责任心。顺应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
在学校教育方面,我们所有老师都应该共同努力,在教学的同时,从心理上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消除学生的内心焦虑。正如专家所说,“学校心理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心理老师和每周一堂的心理课,每个老师都应该担负起启迪心灵、陶冶人性、塑造人格,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责任。”
孩子的成长,需要呵护,需要引导。愿我们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关注他们。相信,每一个有心理焦虑的孩子,都会从焦虑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