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港口城市沿“一带一路”交汇的历史渊源与前瞻

2015-03-17

城市观察 2015年1期
关键词:港口城市扬州江苏

◎ 青 舟 顾 菁 李 钧

丝绸之路在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促成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所以说,丝绸之路又可以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江苏港口城市与海陆丝绸之路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江苏港口城市又处于两者的交汇点,是“一带一路”交汇的重要枢纽。因此,“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构想为江苏港口城市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江苏港口城市如何利用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抓住新的战略机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推进经济国际化,是需要我们探讨的课题。

一、江苏与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在公元前138年,由张骞率领的使团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汉通西域的交通线一般是自长安西行,经河西走廊和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分北道和南道后,横贯亚欧大陆,西达地中海沿岸和古罗马帝国。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大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向东传入中国。当时的古罗马人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绸,称中国为“丝绸之国”,视中国的丝绸为珍品。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除了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应该是早于汉武帝,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向海外发展,曾派方士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老仙药,由此我们也可以认定徐福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徐福向日本列岛传去了中国的农耕、养蚕和医药技术。海上丝绸之路又可以分为东方航线和西方航线,东方航线就是从江苏的沿海出发,沿着海岸线和海流,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从广东的沿海出发,沿着海岸线,从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后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的南海航线。

江苏在历史上就与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联系。江苏位于祖国大陆东部沿海的中心区域,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自古以来,这里就人文荟萃、民风委婉、物产丰富、商贾云集,为历代鱼米之乡、丝绸之乡、富庶之地、商旅重地。早在先秦时期,长江下游的江南就已是我国蚕桑丝绸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大约从宋代开始,我国丝绸生产的重心南移,江南地区成为我国丝绸生产的三大中心之一,到明代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丝绸生产基地。丝绸以贸易为主要传播形式,成为对外影响较大的商品,在世界经济大流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江苏的扬州、苏州、连云港等港口城市都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二、江苏沿江海港口城市是“一带一路”交汇的重要枢纽

江苏境内不仅有漫长的海岸线,而且滔滔江水将江苏大地分为苏南、苏北,更有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同时,江苏沿江沿海的若干主要港口城市自古以来就是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枢纽。从地理上看,经长江西溯可至川蜀楚湘的广大腹地,望东就是茫茫大海进行海外贸易的天然航线;经大运河往北可达燕京齐鲁等地,往南则与杭绍湖嘉等地相连,江苏在丝绸之路上的独特地位就在这里。这里仅从历史角度举三个港口实例加以分析。

1.扬州市、扬州港与海陆丝绸之路

从公元前486年扬州建城开始,扬州凭借着占据控江扼淮之利,在唐代就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与交州(今越南)、广州、杭州并列为唐宋“四大名港”,是当时中国与世界各地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口岸,是海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特别是大运河更使扬州成为连接南北东西水陆交通的总枢纽,因为大运河一头连着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另一头就连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扬州,扬州凭借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的独特位置和大运河在全国交通体系中的作用,成为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连接点,使扬州不仅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中心,同时也成为当时知名的国际商业都会。其时,新罗、高丽、日本、波斯、大食、婆罗门、昆仑等国来扬长期居住经商者达数千人。在八世纪中期,扬州对内对外商业经济地位就已跃居全国首位。唐代全国经济中心南移后,扬州临海濒江通运的地理优势更为突出,作为亚洲大陆沿海最繁华的商业都市之一,扬州港就成为唐代吞吐四海、沟通宇内的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古代频繁的东西方贸易往来在扬州留下了众多历史遗存,其中最具代表性、最能证明扬州在海陆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当属陶瓷等器皿。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从扬州境内的古墓葬、古遗址,尤其是城市遗址中,不断发现数量可观的完整陶瓷及碎片,它们来自国内南北各地的窑场。如扬州曾出土过刻有阿拉伯文字的长沙窑瓷水壶,文昌阁一带出土过大量公元9—10世纪的贸易陶瓷碎片,这些瓷器与南亚、西亚、东非、北非等地同时期一些著名城市和港口遗址出土的中国外销陶瓷标本的类别基本一致,这就证明扬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贸易陶瓷外销口岸之一。1998年,在印尼爪哇岛工作的德国人沃特法海在婆罗洲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一批中国古代沉船,在其中的“黑石号”船上就出土了67000件中国瓷器,主要烧制于公元9世纪上半叶的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河南巩县窑和广东等地的窑口,同类瓷器在扬州都有出土,特别是三只唐青花瓷盘,在中国只有扬州曾出土过这样的唐青花瓷。此外,在“黑石号”上发现的部分铜镜刻有“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的铭文。结合出土文物及分析航线,经中外专家们考证,“黑石号”就是从扬州出发的,目的地可能是伊朗的西拉夫。另外,在广东阳江“南海1号”的出水文物中,经考古专家分析,嵌在凝结物中的完整漆器木盒历经成百上千年仍能光鲜如初,也是扬州漆器的显著特点。

海陆丝绸之路不仅开创了东西方商品交换的新通道,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打通了时空的阻隔。中国与日本、朝鲜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经扬州这个海陆丝绸之路枢纽碰撞、融合。晚唐时新罗人崔致远赴长安求学,后在扬州淮南幕府为官五年,归国后无论是身在仕途还是开坛讲学,都推崇孔子、倡导儒学,对韩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韩国被奉为“东国儒宗”、“百世之师”。公元732年,日本青年僧人荣睿、普照随第九次遣唐使丹治比广成来到中国。他们在长安研究佛学10年,听说鉴真大师是佛学大师后,便往扬州大明寺邀请僧人东渡传经。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后传去了律宗,在日本从鉴真受戒的弟子有4万余人,日本佛教界奉鉴真为律宗之祖。从唐初开始,日本就向唐朝派遣遣唐使,以最大限度地从唐朝先进的文化中汲取养分。日本前后实际派出13次遣唐使团,9次是经扬州到达长安的,如最后一次遣唐使团人数多达650人,也是在扬州登陆的。

2.苏州市、刘家港与海陆丝绸之路

公元1405—1433年,郑和船队七下西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远洋航行,船队到过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到爪哇、西北到波斯湾和红海、最西到非洲东海岸,可谓世界大航海的先导。 1405年六月的第一次,郑和率领由62艘海船2.9万余人组成的远洋舰队,由苏州刘家河出发,出使南洋。最大的海船,长100多米,宽几十米,可容纳1000多人,船上还有航海图、罗盘针等。

位于苏州太仓的刘家港起于南宋、兴于元代。元代为实现南粮北运的经济需要,元朝政府在短短几十年间,重修大运河,新辟海运,不断扩大海外贸易,使刘家港成为当时江南漕运和海运的集结地。在洪武26年,朱元璋命令在太仓南码头兴建运仓,建成仓房919间,专门用来贮存国家粮食。有史料记载,在1369年到1415年间,经由刘家港的海运漕粮就达2800万石以上。明初,额定太仓卫漕船135艘,每艘船11名士兵押运。军运漕粮时常常“趋驰十万兵”,声势壮大。据《太仓府志》记载:“永乐贮米数百万石,浙江等处秋粮皆赴焉,故天下之仓,此为最盛。”明初的苏州府,负担了全国12%的税赋,而太仓又负担了苏州12%的税赋。江苏富甲天下的财力和物力,为郑和船队出使西洋提供了雄厚的物资支持。

郑和七下西洋选择太仓刘家港作为起锚地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有良港,刘家港容“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此前已有“六国码头”和“天下海运第一码头”之称;二是居富地,这里水陆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丝绸重镇、鱼米之乡;三是人才多,东南沿海一带有众多丰富航船经验的船工和一大批优秀的“船老大”可供挑选;四是商贸盛,这里商贾云集,商品充足,船队补给容易;五是近京都,太仓是离南京最近的临海港口,便于朝廷与船队联系。

3.连云港市、连云港与海陆丝绸之路

连云港地区古称海州,曾是“淮口巨镇”、“东海名郡”,一度曾辖有六郡十九县,这一地区又正好位于大陆脐部古黄河的下游,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重要连接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在这里设东海郡,筑驰道,立东门,作为秦代对外的重要门户,秦始皇两次亲临这一带巡视;三国时的徐州巨商麋竺就是这里人,他的经商活动已扩展到中原、四川一带,他不仅“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而且为人正直耿介,雍容大方,敦厚文雅,特别是当刘备窘困之时,他资助刘备“金银货币”做军饷、支持“奴客二千”充兵源,使刘备得以东山再起。“黄海北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在连云港唐代墓葬出土的长沙窑瓷器在当时属于“出口产品”,在原产地长沙都很少出土,然而在连云港却多有发现,此外,越窑、景德镇、邢窑、白窑等瓷器在连云港也都有发现;到了宋代,这里已经成为全国六大茶叶集市之一,那时的海州港湾一次可停靠“装载珍货数百万”的“十条大船”,这些都可以证明古海州是丝绸之路“黄海北路”、“陆路东延”的重要中转站。

1989年1月5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给江苏省连云港市有关部门的一封信中写到:“中西交通史上存在着水陆两条丝绸之路,它们是中西文化往来、传播的主要通道。西方宗教传入中国,同样是通过水陆两条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宗教(主要是佛教)文化在水陆两条丝绸之路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遗产,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连云港孔望山上的佛教石刻,就像陆上丝绸之路的敦煌莫高窟一样,都是各自所在丝路上的一颗明珠。为了更加完整、细致地研究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史,就必须将水陆两条丝绸之路结合起来研究。”1981年7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观看了孔望山东汉摩崖造像摄影后专门题诗:“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象,及见流沙白马来。” 正是由于连云港自古以来就是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重要连接点,这就为两部伟大的明清古典小说在连云港诞生提供了创作背景:一部是以云台山北侧为背景创作的描写西天取经神话传说集大成的《西游记》,另一部就是以云台山南侧为背景创作的描写种种海外异国风情的《镜花缘》。

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江苏港口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到2014年底,该合作倡议已经得到沿线5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我国寻觅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从引进来到引进来走出去并重的重大政策的转变。从当今与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看,我国经济不可能像以前一个时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增速放缓会是新常态,但是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就要通过强化实施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努力推进走出去政策,通过输出过剩产能等,实现我国经济从整体上完成一次新的转型升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总量及质量的持续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序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高潮即将到来。我们看到,中国高铁进入全球五大洲,屡屡斩获亿元订单;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五矿接手拉斯邦巴斯铜矿等。近年来,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纷纷迈出对外投资、并购的步伐。昔日是全球最大投资地的中国,如今正在积极对外投资。据统计,2003年中国的对外投资为28亿美元,但2013年中国对外非直接投资已达901亿美元,增长32倍多,可以说中国的对外非直接投资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1月商务部宣布,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对外投资快于吸收外资,我国已成资本净输出国,这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转变,在国际上这是一个国家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标志。未来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超过1.25万亿美元,也就是每年平均1250亿美元,也就是说我国资本大规模走出去并在全球产业布局的时代已经到来。显然,随着资本输出的加大,我国必然会重新调整面向全球的贸易布局、投资布局和生产布局。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不仅可以输出物美价廉的各种产品,还有能力对外提供更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一带一路”实施一年多来,各个层面的资本输出和企业走出去战略已经启动,不仅监管层对外投资审批的流程大大简化,高层领导人更甘当“推销员”,涉及高铁、能源、基建等的国内企业更加速了海外投资的步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将发挥重大的撬动作用,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出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同时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所有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60个,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大多沿线国家尚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和经济发展的上升期,不少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能源、矿产等资源型行业,而中国企业有能力向这些国家提供各种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处于产业链的相对高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将在沿线国家发展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的“三头在外”的产业,进而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前景广阔。据统计,2013年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2014年中国经济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0%,我国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前行的一个重要引擎。

对江苏而言,“一带一路”战略对其港口城市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首先,为江苏港口城市参与和“一带一路”带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东连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西系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既符合中亚、中东地区“向东看”战略,也符合我国西向发展、向西开放的战略,在空间上形成沿海、沿边和内陆开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东中西协调发展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江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面的重要省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等国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在交通、金融、能源、通信、农业、旅游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有助于江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战略能源、经济贸易、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人文交流等领域实现全方位协作。其次,为江苏港口城市东西双向开放提供了新机遇。我国在对外开放格局中,内陆开放、向西开放仍是薄弱环节。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战略举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升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将成为这条经济合作走廊的战略通道和经济腹地,这对于加快形成内生增长与外向发展互补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将助力江苏进一步开拓东盟、南亚、北非等市场,从而为江苏继续向东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次,为江苏港口城市全面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江苏目前正处于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是一个有着44亿人口的大市场,是江苏港口城市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重要市场;“一带一路”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江苏港口城市实现转型升级的资源所在;“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地区与江苏经济互补,关系着江苏经济的转型升级与质的提高。

四、江苏港口城市沿“一带一路”环抱全球经济的战略思考

从经济发展的环球空间布局看,人类已经跨越了江河经济时代和海岸经济时代,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现在还要进入陆桥经济时代、海洋经济时代、太空经济时代,人类还要向大陆深处、海洋深处、太空深处进军。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和历史机遇下,江苏港口城市要发挥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的独特优势,以走出去环抱全球经济的战略思路,从更宽广的国际视野谋划在陆桥经济时代、海洋经济时代、太空经济时代的大发展,不仅要放大向东开放优势,而且要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具体建议如下:

1.横穿西行陆上丝绸之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积极参与亚欧大陆桥的建设

1990年9月12日,我国兰新铁路西段与原苏联土西铁路接轨,宣告了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由此也预示着一个新的世界性经济时代——陆桥经济时代的到来。虽然这座陆桥的运营现状似乎有些“通而不畅”,但在当前全球经济动荡、需要实体经济支撑的新形势下,这条大陆桥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建议以欧洲铁路公司为范例,沿陆桥各国有关协调机构应就建设亚欧高速铁路、集装箱列车运输合作等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并签署合作备忘录,还可由江苏来牵头组建“亚欧铁路国际联运集团”,由各国铁路、外运、银行、邮电等单位组成,实行统一运输、统一运费价、统一关税、统一结算,一次收费、一票到底,类似国际邮政货运和上世纪50年代《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的办法,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效率。新亚欧大陆桥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运输体系,它主要是指由横贯大陆的铁路把两端的海岸连接起来,以标准集装箱为主的国际海陆联运,进而可实现“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这也是更宏大的现代陆上丝绸之路。如今的高速铁路时速已经超过了500公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时速也有350公里,这已经超过了飞机的起飞速度300公里/小时。今天,如能将新欧亚大陆桥高速化,东起中国沿海各大城市,经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然后进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进而抵达欧洲各国,将欧洲和中国两大高速铁路网络连接为一体,这将是现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极大飞跃。届时,乘高速列车就是真正的东方快车,从连云港出发到鹿特丹港约10800公里,以现在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只需不到2天的时间,加上可以游历沿途风景,其综合经济效益显然是非常巨大的。

2013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时明确提出深化上合组织务实合作的六点倡议,其中就包括“积极参与新亚欧大陆桥建设”和“中方愿在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连云港为各成员国提供物流、仓储服务”的倡议。2014年开通的“苏满欧”国际铁路货运,从苏州启程,经由满洲里,最终到达波兰华沙。这一国际铁路货运通道实现每周一列班列化,打破了世界集装箱铁路最长运距的纪录。而国家“一带一路”的最新规划将连云港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连云港将加快推进中哈物流二、三期规划建设,中哈物流恰好贯通新疆霍尔果斯过境货物,一直途径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最后经连云港面向日韩。因此,江苏港口城市应抓住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推动陆桥经济发展,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2.穿越郑和七下西洋时空,组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八下西洋的“联合舰队”

众所周知,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英国学者孟席斯出版的《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还认为郑和船队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大洋洲等地。据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李约瑟估计,1420年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今天的西方学者专家们也承认,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和实力,对于当时世界各国来说都是无可比拟的。郑和七下西洋,南京是大本营、策源地,苏州是始发港、见证地,江苏港口城市负有传承郑和航海文明的使命。

因此,江苏港口城市不仅要开启 “仿明代郑和宝船八下西洋”的海上之旅,而且还要真正组建八下西洋的“联合舰队”,配合江苏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形成完整的全球业务链,朝着“全球发展,和谐共赢”的目标发展。如继续深化苏州设立自贸区可行性研究,进一步优化总体申报方案,全力争取设立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特色、与上海自贸区错位发展、融合互动的中国(苏州)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如东盟和非洲国家“三大网络”(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区域航空网络)及拉美地区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积极投资境外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在江苏经认定的三个境外集聚发展载体中,柬埔寨西港特区和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双马农工贸经济合作区都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特别是印度尼西亚已成为江苏最大的境外投资最终目的地,这些都为江苏港口城市经济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商机。

[1]张殿臣等.连云港与海上丝绸之路[M].海洋出版社,1990.

[2]顾涧清等.中国陆桥经济[M]. 海洋出版社,1992.

[3]世界文化名城研究专题,城市观察[J].2011,第3期.

[4]国际商贸中心研究专题,城市观察[J].2011,第4期.

猜你喜欢

港口城市扬州江苏
数读江苏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数独江苏
扬州的夏日
数读江苏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江苏
扬州的秋日
宁波港口与城市发展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与港口城市的互动发展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