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冲突性话语的顺应性分析

2015-03-17

关键词:顺应性红楼梦

郦 珲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南京 211171)

【语言琢玉】

《红楼梦》中冲突性话语的顺应性分析

郦 珲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南京 211171)

摘要:冲突性话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人物情节关系纷繁复杂,然而众多人物之间的交际过程存在的冲突性话语从语言顺应性来看都有共同的特点。《红楼梦》中的冲突性话语表现为反问、负面评价和詈骂等形式。冲突性话语的使用是人物在具体语境中对心理世界消极情绪的顺应,也是根据自身交际目的综合动态选择的结果;其消极语用效果是对交际对方的面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威胁。

关键词:冲突性话语;顺应性;《红楼梦》

冲突性话语(Conflict talk)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冲突性话语本身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沟通的负面效果,甚至阻断交际。对于冲突性话语,无论是回避还是正面应对,都会造成人际关系的明显变化。轻者偏离初始交际目的,重者可能加剧原先的紧张局面,不但无法达成基本的交际目的,反而造成无法缓和的人际关系。本研究旨在利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对经典文学著作《红楼梦》中的冲突性话语进行语用分析,探讨其中冲突性话语的表现形式、顺应机制以及生成机制中“面子”的重要影响,并期望以此进一步促进读者对人物性格和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一、相关研究回顾

起初对此类语言现象的关注零散见于各种语言学杂志以及语言学专著的个别章节。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Journal of Pragmatics》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出版的以冲突为主题的两个专刊,多角度系统地对冲突性话语进行了研究[1]。2013年正式创刊发行的国际语言学期刊《Journal of Language Aggression and Conflict》成为研究冲突性话语的专业期刊。由此看来,冲突性话语的研究已逐步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这些研究不仅仅基于最基本的语言使用,更扩展到人物使用此类型语言对篇章情节的影响,以及它给文学欣赏带来的辅助性作用。

国内对于冲突性话语的研究主要涉及会话分析和语用学研究。会话分析研究集中于对冲突性话语产生机制、冲突话步和话轮转换的语言结构特点等方面。赵英玲研究了冲突性话语的启始、冲突和结束话步[2];冉永平对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做了概述,讨论了冲突性话语的术语定义和其两面性特点,并且提出了丰富的研究视角[3]。他在后来的研究中又提出冲突话语的趋同和趋异表现,并对冲突性话语环境下人际和谐管理模式的遵循和违反进行了深入剖析。此外,不同语境中冲突性话语的表现也成为研究的一个方向,比如新闻访谈、电视辩论、家庭关系中出现的冲突性话语的特点,产生、发展和结束方式以及应对策略研究等。

二、《红楼梦》中冲突性话语的语言表现

冲突性话语在日常交际中并不少见,在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也呈现丰富的形式,例如争论、争吵、反问、反驳、质疑、负面评价以及詈骂等,下面就其中较为常用的几种表现形式加以例证分析。

(一)反问

反问不同于直接否定,是无疑而问。它对于说话人自认为的事实加强语气,以此来回应对方的不同观点,达到指责或讽刺等效果。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涉及较大影响性的因素有:交际双方的社会身份地位、权势利益关系、所持交际态度以及具体语言和社会环境等。在交际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反问句多出现在表达对所述内容或说话人身份的质疑、不信任,进而表达对对方的否定、批评、反对等。

例1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4]223

贾母是贾家的“老祖宗”和精神核心,事无巨细掌控着上上下下所有人的生活,享有最高的权威。第三十三回贾政毒打宝玉,贾母和儿子发生尖锐的冲突。贾政自认为教训儿子天经地义且光宗耀祖,但没有考虑到贾母爱孙心切,对宝玉挨打无比痛心。贾母满心震怒,用种种讽刺和挖苦的话斥责了贾政。贾政的责骂和贾母的骄纵溺爱成为贾宝玉矛盾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2袭人冷笑道:“我一个人是奴才命罢了,难道连我的亲戚都是奴才命不成!”[4]123

袭人是贾府众多奴才中受封建思想毒害颇深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其效忠于封建统治的思想行为进行了适当批判,描绘了她心底对阶级等级制度、门第差别的默认。一次宝玉径自到袭人家里去,袭人对他说:“这个地方不是你来的。”意思是“这个地方”(自己家)不是宝玉这种贵人能来的。而当宝玉看见她的穿红衣服的姨妹子表示赞赏,脱口而出希望袭人漂亮的姨妹子也能在自己府中时,袭人冷笑着说出的这句话把她埋藏心底的对封建社会的愤恨也表露无遗。贾府中的奴才丫鬟众多,作者也不可能将这些人物统统塑造成与封建阶级思想对立、感情决绝、勇于斗争的战士。读者看到的是类似于袭人这种被传统的封建思想统治着的社会普通人,时而也会冒出些许朴素甚至惊人的语言,给那个封建阶级和封建制度以沉重的打击和深刻的揭露。“从质朴中见雄伟,柔中寓刚,从自然中显神奇,绵里藏针。”[5]红楼梦的经典不仅仅在于复杂跌宕的情节,更寓于各种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之中,通过他们的言行一一展现给读者。

(二)负面评价

“评价指的是说话者对交际对方或其行为、观点等的情感和态度。”[1]评价具有两面性。不同性质的评价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语用效果。正面评价或称积极评价,有对交际对方本人态度、观点、立场和能力等方面的肯定,通常能维护交际对方的面子,增加交际效果,更易于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负面评价或称消极评价却会产生截然相反的交际效果。负面评价是对交际对方面子的攻击或毁坏,其产生的原因有时来自于刻意的批评,有时却是交际者无心之过。负面评价有时言辞稍有保留,有时直接而不顾及对方面子,非常接近下文要阐述的詈骂的形式。

例3宝玉听了,啐了一口,骂道:“真是一个无用的杀才!这点子事也干不来。”[4]268

宝玉吩咐茗烟去找一个女孩儿,但是茗烟回来汇报说没找见,只在庙里看到一座瘟神像。宝玉在气愤之际,指责茗烟办事不力,连找个人确认信息都办不到,只能用“无用的杀才”来评价他的能力。

(三)詈骂

骂是最直接表达人物冲动情绪、宣泄气愤情绪的语言方式。骂人者因身份地位个性特点和性别等不同使用的詈骂语也有所不同,但结果无外乎贬损他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书中描绘的是一个缩微的社会,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其中的“骂术”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语言手段。“有真骂,有假骂,有狠骂,有毒骂,有得骂的骂,没得骂的也骂,打鸡骂狗,指桑骂槐是骂,不分好歹,满口胡吣也是骂。”[6]李国文先生的评价全面而准确。

例4晴雯便道:“别放诌屁!你们查的不严,怕得不是,还拿这话来支吾。”[4]526

仆人们寻不见跳墙的人,就借口是看花了眼说不曾有人。晴雯对仆人们办事不力的回应非常直接,一来反映了她作为说话人的身份地位相对而言处于高语境地位,二来体现了人物泼辣的性格。晴雯常常忘记自己“身为下贱”的身份,生性不拘、敢作敢为,正是这敢说敢骂的性格才招致了杀身的谗言和忌恨。

骂人,看似语言粗俗甚至污秽,但在《红楼梦》的描写中却是一门语言艺术;而如何挨骂,正面回击还是暂且避让,策略选择更是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当时的具体情境。詈骂语言可以使用多种修辞方式,然而上面的例子是其中最常见最直白,甚至可以说是粗俗丑陋的,却真实表现了人物的个性,揭示了互相之间的关系,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从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詈骂直截了当、劈头盖脸,负面评价,不管是无心之语还是刻意为之,都会对听话人产生攻击性的贬损效果;反问无疑而问,是用强势的语气表达对听话人的质疑或者反对。这些冲突性话语的不同表现形式共同营造了一种交际双方的对抗性,产生了消极的交际效果。

三、《红楼梦》中冲突性话语的顺应性

人类在言语交际中对语言的使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本身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等特征。交际双方对于对方的言语回应不仅仅是条件反射,更是根据这些语言特性进行选择对应的结果。或许偶发的简单回应,但是更多的是一个有条件筛选的过程,而选择的参考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据此,Vershueren在1987年提出顺应论(Theory of adaptation)。他认为这种语言的选择不仅仅停留在一些显性的语法因素上,例如语音语调、词汇篇章等,还应当涉及具体语言情境,考虑语用策略。交际双方所拥有的身份地位、立场态度各不相同。他们根据各自的综合情况有选择地引发话题,理解用意,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人们在不同语境和交际目的的驱使下,从语法、句法、篇章、语义和语用等各个方面,动态地理解并回应[7]。冲突性话语是动态变化的,尤其是在复杂的语境环境中。《红楼梦》中众多性格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复杂牵连的人际关系使得冲突性话语的出现异常频繁。下文将利用言语顺应论来解读其中的冲突性话语。

(一)顺应交际者心理世界的消极情绪

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的情绪因素对交际语言的选择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消极情绪的主观性来自于对对方的身份地位、观点态度或其他因素的不满,故主动选择冲突性话语回应对方;有时,即便交际双方无明显矛盾,只因自身处于不良情绪的影响下,即使对方并无意进行冲突性话语的表达,交际者也可能出现冲突回应。这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很容易被说话者忽略的一点,它更容易造成不经意间的“得罪人”。如果消极情绪占据了交际者的大部分交际言辞,那么听话人会觉得这人很难相处,说话处处碰钉子。

例5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4]21

例6林黛玉道:“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宝玉道:“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4]133

宝玉摔玉是小说中一个高潮情节,充分体现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家中的众女子都没有玉,原本在众人的安慰中已经习惯的宝玉看到“神仙”一样的黛玉也没有玉之时,之前平复但积聚内心的不满顿时爆发。“玉”是天命的象征,是自出生起就背负在宝玉身上的一个枷锁。宝玉的摔玉不仅仅体现了人物冲动直接、叛逆任性的性格,更表现出他对世俗礼教的不屑,对宿命的抗争。宝玉的消极情绪来自于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不满。他不能为自己的斗争找到支援和出路,想要剥离却又无法摆脱,始终处于无可奈何中。由于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宝玉虽能够体会封建社会底层被压迫人民的痛苦和所受的折磨摧残,但无法进行有效的抗争。对于自己的人生和感情,他处于一个矛盾纠结的混合体中,既不妥协投降,但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反抗[8]。所以,当时才十几岁的宝玉,识破了封建家长把玉描述成“罕物”的神话。否定玉为“罕物”、将玉骂作“劳什子”,借骂玉实则骂所处的封建社会的封建观念,宝玉宣泄了内心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作者寄寓其中的是封建和民主的尖锐冲突,也显示了宝玉自身对恋爱婚姻的消极性抗争。

例6中黛玉冲宝玉发脾气,言语间赌气寻死,实则皆因宝玉没有及时来看她,而是在宝钗那里停留一会儿。黛玉原本就因为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耿耿于怀,现在看到宝玉在正月过年时候先看宝钗再来看自己,遂醋意大发,又不能明说宝玉宝钗的不是,只能故意将内心的消极情绪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用发脾气自己“寻死”的冲突方式表达对宝玉的不满。这就是冲突性话语对人物多疑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内心消极情绪的顺应。例6的场景,从表面看来宝玉黛玉双方针锋相对,言辞激烈;实则作者通过这样的冲突性话语的描述,非常有力地表现了黛玉对宝玉非同寻常的爱。黛玉专一的爱不是要求对方陪自己解闷儿,不是不允许宝玉到宝钗那儿去,而是期望自己的感情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回应。如果得不到这样的爱情,别说作践了身子,就算自己去死也在所不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黛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的抗争精神。

(二)顺应维护身份形象和自身面子的交际目的

例7“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他几日奶罢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4]57

例8李嬷嬷听了,又气又愧,便说道:“……难道待袭人比我还重?难道他不想想怎么长大了?我的血变的奶,吃的长这么大,如今我吃他一碗牛奶,他就生气了?……”[4]123

例7和8是一组相互联系的人物各自对对方的看法。宝玉虽是由李嬷嬷奶大的,但自幼十分讨厌他的奶妈。李嬷嬷毕竟只是一个下人,两者之间对于身份角色定位有着不一样的态度。第八回“奇缘识金锁”那回,宝玉在薛姨妈家喝酒.正和薛宝钗、林黛玉说说笑笑无所拘束之时,李嬷嬷上来拦阻,“恐吓”宝玉其父贾政会严查功课,宝玉顿时垂头丧气。例7中李嬷嬷在宝玉不知晓的情况下抢吃了留给袭人的点心,下人们因为李嬷嬷跟宝玉的微妙关系无法阻止。宝玉非常恼怒,为了维护自身的主子身份,用了反问句,“仗着”“逞的”来表达对李嬷嬷卑微身份的区别;摔杯子詈骂茜雪,完全不顾李嬷嬷的哺育之情,只认为是使唤的下人。他平日里乖张任性的性格显现无疑,这也让读者看到了在身份地位的差异下,即便是曾经有过哺育之情的长辈,也被认为是用完可扔的物件。而例8则是李嬷嬷自认为奶大了宝玉便有高于一般下人甚至与袭人平等的地位。殊不知袭人在宝玉心目中的地位远远高于下人,甚至更亲密。李嬷嬷自恃是宝玉的奶妈,面对下人们的劝阻,在之前抢吃点心后不知收敛,又抢了留给袭人的牛奶,还骂袭人是“毛丫头”和“阿物儿”,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大观园中的一位主子。她期望通过一系列反问句的使用,体现自己与一般下人身份地位的差别,顺应维护自己的面子交际目的需求。作者形象的描绘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知深浅、自恃甚高的李嬷嬷,也让读者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不可能因为人物关系的亲密而彻底消亡的。

面子(Face)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9]。面子是人皆有之,在自我认可的基础上希望在交际中获得交际对方认可的一种社会意识。交际对话或者非言语交际过程中都存在对于面子维护的需求。因此,交际者会根据自身所处环境、身份地位、交际目的等影响性因素来调整交际方式和交际语言的使用方法,连同非言语交际的方式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维护自己的面子,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中国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般以维护双方的面子为共同交际目标。即便有对对方的不满,也尽量利用委婉的表达方式将信息传达给对方。当然,在特殊场合下,人们也会刻意使用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辞。特别是当自身的面子受到威胁的时候,冲突性话语就会出现。根据面子理论,面子威胁行为将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如果说话人的言语行为威胁到对方的面子,就是FTAs[10]。

上文分析的《红楼梦》中冲突性话语的若干例子,无外乎说话人为了自己的面子使用了冲突性话语,因此驳了听话人的面子,主要是威胁听话人积极和消极面子的行为。说话人对听话人态度、行事方式等的否定、批评等会引发对积极面子的威胁[11]。红楼梦中充满着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各种表现,人物之间遵循着严格的礼教伦常。主人对仆人的训斥时刻威胁着仆人的积极或消极面子。例7中宝玉这段话的起因是茜雪因为李嬷嬷是宝玉奶妈而未阻止其吃掉点心,并称呼李嬷嬷为“奶奶”。宝玉十分不满,斥责了茜雪。一来是对茜雪称呼李嬷嬷为奶奶这一高身份地位的警告,二来更是警告茜雪和其他的下人今后不能纵容李嬷嬷的“肆意妄为”。长辈身份权势的高低也影响着冲突性话语对面子的威胁。例1中贾母对贾政打宝玉这一行为很不满意,并用反问的口气“难道宝玉就经得起了?”来反驳贾政训诫宝玉的理由,否定了贾政的教育方式,威胁了贾政的积极面子。然而也有例外情况的出现,例2中袭人的身份地位原属于低语境,按惯常的交际习惯不应当出现对于高语境高地位者的正面反击,特别是刻意反击,但将人物置于具体语境中,宝玉虽为无心提议却遭到了袭人的敏感反抗,她希望自己的家人有人生的自由,由此威胁了宝玉的消极面子。

四、结语

冲突性话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当人们对某一事物或事件持有不同的态度意见或者有利益纠纷时就会引起话语冲突,从而带来交际双方冲突性话语的表达,造成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负面后果。大多数读者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的最直观印象是人物情节关系纷繁复杂,各个人物性格特点鲜明,然而众多人物之间的交际过程中存在的冲突性话语也是值得深究的,但从语言顺应性来看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冲突性话语的使用是在具体语境中顺应人物心理和所处社交环境综合动态变化的结果,其语用效果是在很大程度上对交际双方的面子造成了威胁。另外,冲突性话语的回应机制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龚双萍.冲突性话语回应策略与权势的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2011,(5):76-81.

[2]赵英玲.冲突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04,(5):37-42.

[3]冉永平.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2010,31(1):1-6.

[4]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济南:齐鲁书社,2002.

[5]周中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21.

[6]李国文.李国文楼外说红楼[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35.

[7]郦珲.《小世界》中非真实性话语的语境顺应性[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2:64-67.

[8]马瑞芳,左振坤.《红楼梦》人物形象解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46.

[9]Brown P,Levinson S.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61.

[10]冉永平.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J].外语学刊,2011,(5):65-69.

[11]郦珲,刘光源.《西厢记》中的“面子”及其语用趋同[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27(4):51-53.

Adaptability of Conflict Talks in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LI Hui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NanjingXiaozhuangUniversity,Nanjing211171,China)

Abstract:Conflict talk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daily life. Complicated plot and relationships draw a great picture of the classic novel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And in it, conflict talks have some common features. Rhetorical question, negative evaluation and abusiveness are common forms of conflict talk in this novel. The application of conflict talk is the 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 and the result of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choice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s. It causes different levels of threat to the listener’s “face” and produces negative pragmatic results.

Key words:conflict talk;adaptability;“A Dream in Red Mansions”

作者简介:郦珲(1981— ),女,江苏丹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用学、商务英语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4SJD170);南京晓庄学院科研项目

收稿日期:2015-02-06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15)05-065-05

DOI:10.15926/j.cnki.hkdsk.2015.05.012

猜你喜欢

顺应性红楼梦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