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有度 收放自如——从翻译规范论看《前赤壁赋》杨、戴译本
2015-03-17黄之琦韩江洪
黄之琦,韩江洪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09)
一、引言
文化产品的输出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浩瀚的古代典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近年来,典籍的译介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而典籍的英译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与戴乃迭在中国典籍英译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术界对其译作的研究不胜枚举,然而,很少有人研究杨、戴所处时代的翻译规范对他们的翻译行为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的视角来分析收录在《中国文学》1961年第10期中的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的《前赤壁赋》译本,并结合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重构规范,探讨当时的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影响。
二、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规范的描述性研究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关注。这一翻译研究主张从译作本身出发,对其进行客观性描写,并将翻译活动置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元系统中进行探讨,进而发现和总结出影响译者翻译过程的规范和规律。图里(Toury)、赫曼斯(Hermans)、诺德(Nord)和切斯特曼(Chesterman)等多位学者从翻译规范的本质和适用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译界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视角。
切斯特曼将用于描述文化观念的进化的术语——“理念因子”(meme)引入翻译研究中,用以指代翻译中的理论和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美学等方面影响,占据主导地位的翻译理念因子不尽相同,而一旦某种翻译理念因子占据了主导地位,即成了翻译规范[1]51。因此,从翻译理念因子的视角出发,他认为,翻译规范的研究要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体系中,因为所有的规范都是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在切斯特曼所构筑的翻译规范论框架中,翻译规范应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期待规范”(expectancy norm);一类是“专业规范”(professional norm)。期待规范是由目标读者对特定类型的翻译的期待建立起来的,如语言风格、译作的整体风格、可接受性等方面的期待。这种期待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目标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观念,而同时,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64。对于这一规范的遵从或违背往往直接影响译作在目标读者中的接受度。专业规范对翻译活动起着指导和调节的作用。这一规范的建立者主要是社会所认可的专业译员。通过对这些专业译员的译作进行分析,目标语社会会逐渐形成一套翻译标准用于评估后来译本的质量。切斯特曼将这一规范又细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责任规范(accountability norm),即道德规范,强调译者应忠实于原作;二是交际规范(communication norm),译者应尽力让参与交际的双方交际成功;三是关系规范(relation norm),即涉及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关系问题[1]67-69。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是对翻译规范描述性研究的拓展和深化,为翻译研究拓宽了视野。
三、《前赤壁赋》及其英译本
1.苏轼及其作品《前赤壁赋》
苏轼是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量多而质优,被认为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2]。其文学作品风格畅达且豪放,题材具有多样性,既有反映其政治忧患意识、抒发政治豪情的,也有借景喻理、抒发人生感悟的。在散文作品创作上,其文畅达而明晰,如行云流水,词简却意浓,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古往今来的读者带来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中国散文史上评价最高的作品之一。这篇散文打破传统游记寓情于景的写法,推陈出新,运用一种虚拟主客对答的形式,借景立论,阐述哲理。文中的主与客是作者思想矛盾性的体现,客人的感受所体现的是作者现实中的感受与苦恼,而主人“苏子”的感受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感悟。这种新颖的行文手法不仅形象再现了作者由“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而且成功展现出一种豁达淡然、超脱俗世的人生态度。这篇作品因其行文风格的独特和畅达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因其体现出的超然物外、豁达淡然的思想境界而具有非凡的文化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杨宪益、戴乃迭和FirstVisittotheRedCliff
杨宪益与戴乃迭是一对享誉海内外的夫妻翻译大家。在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间,他们活跃于中国的翻译界,是最早把大量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的译者之一。从古典文学名著到现当代文学作品,他们将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多年的大量中国文学作品再现于英语世界,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学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是本着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念对苏轼的《前赤壁赋》进行翻译的。他们的译文FirstVisittotheRedCliff既能遵循译入语的文本语言规范,又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内容,并且忠实于中国文化,能很好地将中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外国读者,可谓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四、《前赤壁赋》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的翻译规范分析
1.期待规范
翻译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目标读者对译作的期望往往也受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影响,而期待规范正是由目标读者对译作的期望构成的,这一规范涉及翻译作品的多个方面,如整体风格、语言表达形式以及可接受度等。对于这一规范,译者有两种选择:遵从或违背。由于这一规范源于目标读者对译作的期望,所以会影响其对译作的评价。从大体上看,译者为了让目标读者更好地接受自己的译作,往往会选择遵从期待规范。然而,在一些翻译活动中,尤其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为了忠实再现源语文本的某些表达形式或受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有些译者会试图打破这一规范。
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的《前赤壁赋》收录在《中国文学》1961年第10期中。该刊物创刊于1951年,是我国第一本大规模系统地对外译介我国文学作品的官方刊物,其编辑方针是由当时国务院外办和编辑部依据国内的政治形势和文艺形势制定的[3],其中,对于中国古典文学译作的编辑方针,该刊物的宗旨是“使国外读者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①《中国文学》编辑部制定的1957年编辑计划中,重申了历年的三条方针,其中第三条“介绍我国整理文学遗产的成果,使国外读者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传统”[9]65。。因此,从《中国文学》的诞生背景上看,国家级刊物这一属性让该刊物的各个方面(如选材、翻译行为)都处于当时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的制约范畴之下。由此可见,作为该刊物的译者,杨宪益夫妇在翻译《前赤壁赋》时,不仅要考虑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还要遵循当时的方针政策。在该译本中,杨宪益夫妇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主要是异化法,尤其是在翻译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时,他们都尽可能地忠实再现这些意象。如在“桂棹兮兰桨”中,“桂”与“兰”这两种植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作高洁品质的象征,是中国文人素来爱用的文化意象。在译本中,杨宪益夫妇采用异化法,将这两个中国传统花卉意象——桂花和兰花分别直译为“cassia”和“orchids”,而不是采用归化法,将它们替换成英语国家读者容易理解的具有类似文化内涵的事物,如“cinnamon(肉桂、桂皮)”和“magnolia(木兰)”。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而言,异化策略下的译文理解起来显然没有归化策略下的译文容易,且翻译痕迹更明显,从这一角度看,杨、戴译本似乎违背了读者的期待。
那么,当时的目标读者对于该刊物的译作,尤其是古典文学译作的期待到底是怎样的呢?《中国文学》在刊物内部常会附上读者调查表,依据读者所反馈的信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读者对这些译作的接受程度及期望。在上世纪50年代的读者来信中,有读者表示这些作品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量”,并增加了他们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热爱与研究的兴趣”[4]109。而杨宪益夫妇在20世纪50、60年代所译的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如《离骚》、《杜甫诗选》和《宋明平话选》,更是深受读者喜爱,不断收到读者来信赞扬,例如,一位阿根廷读者来信说:“《离骚》像中国优秀的古画一样引人入胜。”从读者反馈的信息来看,读者对这些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表示颇为满意[5]。此外,杨宪益夫妇所译的一些古典文学作品还被英国伦敦大学列为“汉文教材”,如《唐宋传奇选》、《关汉卿杂剧选》、《宋明平话选》,可见,这些译作受到西方汉学家的重视[6]。另一方面,读者的反馈多涉及译作内容,而对译作的语言形式并没有什么评价,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译者的翻译行为没有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同时,相较于语言形式,读者更注重译作的内容。由此可见,当时的西方普通读者阅读中国古典文学译作是为了获取更多中国的信息,而对于西方学者,他们主要是借此获取更多的汉学研究素材。
从以上分析来看,杨宪益夫妇在翻译《前赤壁赋》时尽可能再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做法既遵循了当时刊物的编辑方针,也满足了外国读者获取中国文化信息的需求,顺应了当时的期待规范。
2.专业规范
《中国文学》作为官方刊物,这一属性意味着该刊物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影响。官方的编辑方针和翻译方针不仅对该刊物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对译者的翻译行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就是说,当时的政治环境对翻译活动中的专业规范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2年,外文出版社社长刘尊棋在总结全社的工作会议上指出,翻译质量取决于思想政策与文字技术的结合程度,结合得越好,则质量越高,而“信、达、雅”则是翻译所应遵循的标准,即既要忠实于原文,也要把握和遵循译语的语言规律[4]63-64。
(1)责任规范 责任规范是指“译者应抱着对原作作者、翻译委托人、译者自身、潜在读者群和其他相关的各方忠诚的态度来翻译”[1]68。20世纪50、60年代,译介中国古典文学一方面是要证明“只有新中国是最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的”①1957年制定的《外文出版社古典文学选题长期计划》(外文出版社内部资料)指出:系统地编译、出版古典文学作品,向全世界发行,同时也能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新中国是最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的。,另一方面则是“向外国读者展示中国古典文学悠久而丰富的传统”[7]。也就是说,这一译介活动不仅具有政治意味,还承担着一个重要使命——对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即对源语文化负责。
作为处于这一时代的译者,杨宪益夫妇的翻译活动既要对读者负责,也要承担起官方外宣工作的责任。一方面,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如意译、增译、省译、注释,这些技巧的使用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另一方面,本着对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译者在译文中主要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异化法,这种选择更忠实于源语文本,体现了译者对源语文化负责的态度,同时,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译文:In the autumn of the year Jen-hsu(1080),at the time of the full moon in the seventh month…
在译文中,译者采用了音译、注释和意译等技巧。“壬戌”是指我国农历纪年的一个年份,该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因此,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译者采用音译法将该词译作“Jen-hsu”,并在其后在括号中以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注明所属年份,这一做法让外国读者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很好地理解文本意思。而对于另一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汇——“既望”,译者的处理方式则有所不同。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农历每月十六日[8]。译者采用意译法,将该词的意思直接用目标语表述——“at the time of the full moon”,即月圆之时。同“壬戌”一词的译法相比,译者对该词的翻译似乎违背了传递中国文化特色这一责任规范,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译者仍是遵循了对读者忠诚的责任规范,即忠实传达原文的意思。可见,规范对译者的翻译活动有指引性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译者往往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翻译策略。又如:
原文:……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译文:…feeling as free as if we were riding the wind bound for some unknown destination…
原文体现了“无为”这一道家思想,译者为了忠实于源语文化,将道家思想呈现在外国读者面前,采用了异化法。译者将“御风”一词直译为“riding the wind”,而在外国读者的审美感受中,风是抽象的,不能驾驭的,为了让读者体会这种飘然而虚空的感觉,译者采用增译法,将这种感受以语言形式描述出来,将其译为“feeling as free as if we were riding the wind”,虽然“浩浩乎”与“凭虚”两词被省译了,但这一译文已将原文隐含的飘然虚空的意境尽可能地呈现出来。译者通过以语言形式激发读者联想的方式使得原文的这部分虚空飘然的意境不至于流失。
(2)交际规范 交际规范强调的是译者要通过翻译来实现跨文化交际,把源语文本转换为通顺流畅的译语文本,从而使交流能够顺利进行。而为了给读者呈现通顺流畅的译本,译者需要将译语文化中的文本语言规范考虑在内,这也是《中国文学》的翻译方针之一。
译者为了在译文中建立起目标读者所能接受的语篇连贯关系,通常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思维模式和文本语言习惯。中文重意合,即词语或句子的衔接是通过词语、句子的意思的内在逻辑性联系来实现的,尤其在古典散文中,句与句之间很少使用衔接手段;而英语重形合,即要求语言形式上的结构完整。
在杨、戴译本中,译者在段落层面和句法层面上都作出了调整。首先,译者对原文的段落结构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原文第二段的头两句话“于是饮酒乐甚……望美人兮天一方”与第一段合并,将第二段余下部分——“客有吹洞箫者……泣孤舟之嫠妇”与第三段的第一句话“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合并成一段,余下段落没有变动。其次,在处理译文的句子时,译者着力于语句间的衔接和连贯性,同时对句子进行了拆分及顺序的调整。如:
原文: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译文:I raised my winecup to drink to my friends,and we chanted the poem on the bright moon,singing the stanza about the fair maid.
在译文中,译者主要采用了增译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增补了“I”,“we”这两个主语,还原了原文中被作者省略的主语,此外,译者还增补了连接词“and”,从而揭示出原文句子中隐含的内在联系。译者将重意合的中文转换为通顺流畅的重形合的英文,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意效果,实现交际的目的。又如:
原文: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文:If you look at its changing aspect,the universe passes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but if you look at its changeless aspect,all creatures including ourselves are imperishable.What reason have you to envy other things?
译者将原文的一句话拆分为两句话。在拆分后的第一句话中,译者增补了“if”,“but”等几个连接词,使得语句之间的衔接更为连贯,符合英语注重语言形式衔接的特点;在第二句话中,“而又何羡乎”单独成句,译者增补了“you”这一主语。对译文的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译者对目标语语言规范的重视。
纵观杨、戴译本,译者对原文段落结构及句法结构的调整体现出译者对目标语文本语言规范的关注,是一种顺应交际规范的表现。同时,这种翻译方式更利于目标读者理解原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3)关系规范 关系规范强调“译者的翻译行为必须确保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建立并保持着一种适宜的类似性”[1]69。这一规范所认为的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的关系不是绝对等值的,而是具有“适宜的”相关性,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灵活的,译者可根据语篇类型、翻译的目的等各种具体情况对两种语言的文本之间的关系作出适当调整。
20世纪50、60年代,国外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而《中国文学》的发行恰好为世界了解中国开辟了一扇窗口。该刊物在1957年的编辑计划中也指出“介绍我国整理文学遗产的成果,使国外读者重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9]65。也就是说,当时的古典文学作品英译工作的意义在于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在这一方针的指示下,译者在处理两种语言的文本关系时,应该更倾向于呈现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和信息。而作为优秀的翻译家,杨宪益也认为古文英译应该“信”于原文,忠实于中国文化,即译者除了要传达原文意思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10]。
《前赤壁赋》是文言文形式的散文,这种语言形式的文本言简意赅并且有各种寓意生动、能引起读者丰富联想的典故,富含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在侧重于倾向源语文化的关系规范的影响下,杨宪益夫妇在翻译文中的典故时,在兼顾译文读者的接受度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采取了直译、意译、注释等技巧。如在“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句中,“明月”与“窈窕”两个意象分别出自《诗经·陈风·月出》和《诗经·周南·关雎》,译者将“明月之诗”和“窈窕之章”分别译成“the poem on the bright moon”和“the stanza about the fair maid”,将两个意象直译出来,保留了典故的原有形象。而在“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美人”在原文中并非指美女,苏轼是借此典故指代自己的国家和亲人,抒发一种忧国忧民却难以施展抱负的忧郁苦闷之情,对此,译者将该词译作“my dear one”,相较于其他译本中“the girl”的译法,这种译法将美人之意模糊化,相对忠实于典故内涵,避免了读者对其内涵的误解。此外,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句中,译者采用音译法翻译“曹操”(Tsao Tsao)和“周瑜”(Chou Yu)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名字,并辅之以注释(Tsao Tsao:Famous general and statesman in the third century.He tried to conquer the Kingdom of Wu,but was defeated by the Wu general Chou Yu in 208.)向英文读者介绍关于这两位中国历史人物的信息。由此可见,杨宪益夫妇在译文中尽可能地呈现了原作的文化信息,符合当时的关系规范。
然而,在侧重源语文化的关系规范视角下,译文也存在看起来不符合此关系规范的现象。如:译者将曹操的字“曹孟德”也译成“Tsao Tsao”,没有将古时候中国人为自己所取的本名外的别名——“字”这一文化现象呈现出来;在“羡长江之无穷”中,译者将“长江”译为“mighty river”,采用意译方式,而不是选用通用的专有名词“Yangtze River”。不过这些违背此关系规范的现象对原文整体意思的传递并不存在太大的影响,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所以,从总体上看,译文的大体意思与原文一致,达到了适宜的相关性标准,而在语言形式上的增减和修整属于可接受范围。
综上所述,杨、戴译本体现了翻译规范对译者的指引性作用,译者主要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异化法,能够尽可能做到“信”于原文与源语文化,不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没有完全局限于规范,译者会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翻译策略与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
五、结束语
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对翻译规范描述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所涉及的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影响了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上文对《前赤壁赋》的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的分析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本着忠实传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为了让外国读者更好地阅读译作和领略原文中的文化信息,译者主要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异化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读者的期待;而在传达原文的意思和处理译文的逻辑衔接关系时,译者既能做到忠实传达原文大意,也能充分考虑目标语的文本语言规范,符合专业规范的要求,同时,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翻译策略与技巧,打破特定规范的限制。
[1]Chesterman A.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2]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
[3]郑 晔.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65.
[4]周东元,亓文公.中国外文局五十年史料选编(一)[G].北京:新星出版社,1999.
[5]廖旭和.把中国文学精品推向世界[J].对外大传播,1999,(6):18-20.
[6]邹 霆.永远的求索:杨宪益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4.
[7]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50.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48.
[9]戴延年,陈日浓.中国外文局五十年大事记(一)[M].北京:新星出版社,1999.
[10]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中国翻译,1994,(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