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文坛的独行客——王国维诗词的独吟与真情

2015-03-17袁志成

城市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王国维真情文人

袁志成



清末民初文坛的独行客——王国维诗词的独吟与真情

袁志成

(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晚清民国文学研究所,湖南益阳 413000)

清末民初旧式文人纷纷以结社抱团的方式寻求身份认同,并冀此延缓旧体诗词退出文坛的步伐。作为后世公认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基本不参与文人结社,故其诗词创作亦较少有应酬题赠之作,多以诗词抒写人生苦闷、旅途见闻及夫妻情深等,诗词细腻、深沉,尤显真挚。这既与其不喜群、不善交际的性格有关,也与其以真景写真情的创作主张相关。

王国维;民初文坛;独吟;真情

在新文学思潮冲击下,民国旧体诗词的生存犹显艰难与尴尬。旧式文人仍坚守阵地,纷纷结社,吟诗赋词,冀以抱团的形式来抵挡新文学不断壮大的阵营及延缓旧文学逐渐的消沉。此时的王国维基本不参与文人结社,也没有如期待中一般扛起旧体诗词创作的大旗,而是孤独地穿梭于文坛。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文学小言》等学术著作闪耀千秋,引起后世学者的不断关注。然而对于王国维诗词创作本身而言,研究相对较少。故本文拟在清末民初文人结社的普遍现象给旧体诗词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带来重要影响的背景下探讨王国维旧体诗词的抒情方式与抒写真情。

一、清末民初突出的文学现象:结社

文人结社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普遍的文学现象,清末民初时期尤为突出,涌现出上百个文人社团。几千年封建政权的崩塌,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的迅速崛起与繁荣,旧式文人面对此情此景,既有悲剧式的坚守,也有适应性的调整,表现出从个体抵抗向集体抱团纷纷结社,以此来延续他们的古典诗词王国。如越社、淞社、舂音词社、沤社等影响较大,不仅参与文人众多,而且几乎囊括了民国文坛的精英,如陈宝琛、陈衍、朱祖谋、郑文焯、文廷式、况周颐、郑孝胥、沈曾植、林葆恒等文坛大家或参与文社,或力举社事,成文坛一时佳话。

文人结社可以较迅速地聚集起文人群体,对于该地文学繁荣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文人结社在创作方式和创作内容方面也带来变化,有些甚至是消极影响。在创作方式上,受大量社团活动的影响,文人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个体文人的独自抒情更多地转为集体创作的交流,或分题分韵,或唱和叠韵。诗词创作上的分题分韵往往成为晚清民国文人社团活动的主体,如民国的白雪词社第十五集,拙庐有《水龙吟·以秋虫为题分拈得秋燕》、青蕤《水龙吟·以秋虫为题拈得秋猿》、萝月《水龙吟·以秋虫为题拈得秋蜩》等可见一斑。在创作内容方面,因受创作方式转变的影响,社团活动的创作内容容易出现空洞无物而乏味,从而远离了诗词抒写真情之旨归。早在宋代,魏了翁即对此种讲究速吟精准的创作方式有一定的批评:“逮其后,复有次韵、有用韵、有赋韵、有探韵,则又以迟速较工拙,以险易定能否,以抉擿前志为该洽,以破碎文体为新奇,转换诗人之旨。”[1]因此,尽管清末民初文人社团活动频繁,仍有部分文人不愿参与文人社事。

二、王国维旧体诗词的抒情方式:独吟为主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于清末民初很少参与文人结社,这与其不善应酬的性情息息相关。李恩绩《爱俪园梦影录》在谈及王国维的交际时称:“对人不很会讲应酬话,更不会客气。”相对于该时期热衷于社团活动的旧式文人而言,王国维在诗词创作方面不喜沿用旧韵。《人间词话未刊稿》曰:“余填词不喜作长调,尤不喜用人韵。”彭玉平教授也认为:“和韵词因为在主题和韵字上受到原唱的影响,也必然会出现通过改变自己的构思来迎合原唱要求的现象。”[2]同时,王国维亦少有唱和应酬之作,偶有应景唱和亦不得已而为之。入宫之前,王国维少有诗词题赠应酬。虽然王国维于《致缪荃孙》信中言及东渡初期的应酬诗:“抵东以后,作应酬诗四律,别纸录呈。长者酒后能赐和否?此亦消遣之一术也。”[3]37细究来,王国维这四首应酬诗作并非一味地应酬唱和,而是有感而发。如《定居京都奉答铃豹轩枉赠之作,并柬君山湖南君撝诸君子》云:“海外雄都领百城,周家洛邑宋西京。龙门伊阙争奇秀,昭德春明有典刑。闾里尚存唐旧俗,桥门仍习汉遗经。故人不乏朝衡在,四海相看竟弟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国维随好友罗振玉移居日本。罗振玉《狩野君山博士六十寿序》云:“辛亥仲秋,革命军起。君与内藤、富冈诸君移书劝予浮海东渡,且为之卜宅于京都。感君高义,乃与海宁王忠悫公携家投止,舟至神户,君与东西两京知好咸来迎迓。”鉴于此,王国维为感谢日本友人的慷慨相助而有所抒发。入宫以后,王国维题了如《题御笔双鸲鸽》、《题御笔牡丹》九首、《题御笔花卉四幅》、《南书房太临朱义方索题所藏陈子砺学使内直时画册》等应酬题赠诗歌。

王国维绝大部分诗歌皆有感而发,如《咏史》二十首、《杂诗》、《嘉兴道中》、《八月十五夜月》、《游通州湖心亭》、《六月二十七日宿硖石》、《秋夜即事》等。如《梦得东轩老人书,醒而有作,时老人下世半岁矣》云:

弥天海日翁,驭气归混茫。天上信差乐,且莫睨旧乡。峨峨帝释宫,潝潝修罗场。人事日袆溃,蒿目无乃创。平生忧世涙,定溢瑶池觞。幽明绝行理,有命那得将。昨宵忽见梦,发函粲琳琅。细书知意密,一牍逾十行。古意备张索,近势杂倪黄。且喜得翁书,遑问人在亡。傥有訏谟告,不假诏巫阳。仓皇未卒读,邻鸡鸣东墙。欹枕至天曙,涕泗下沾裳。

王国维与遗老沈曾植关系颇好。民国十一年秋沈氏逝世,半年后即民国十二年王国维有此诗之作。全诗以梦中得东轩老人书为中心,细诉对沈曾植的尊崇以及对沈氏的无限留念与感伤。

王国维诗歌不喜应酬的创作方式亦影响其词体创作,综观其《人间词》一百余首词作,仅《水龙吟·杨花,用章质夫苏子瞻唱和韵》、《荷叶杯·戏效花间体》、《齐天乐·蟋蟀,用姜石帚原韵》、《鹧鸪天·庚戌除夕和吴伯宛舍人》、《霜花腴·用梦窗韵补寿侍郎》等少数词作或和韵,或用前人原韵。王国维词作除了前面所述之作外,几乎少有词前小序,回归晚唐五代词作一般,以词抒一己之幽思,如《浣溪纱》(似水轻纱不隔香)、《蝶恋花》(忆挂孤帆东海畔)等词作或抒词人一时一地之思。

三、王国维旧体诗词的抒情内容:真情

王国维关于文学创作的相关理论主要集中于容易被众多学者忽略的《文学小言》。其实,《文学小言》在某种程度上是王国维文学思想形成的基石之作,诚如彭玉平教授所言:“《文学小言》的基本理论颇为成熟,影响到此后若干著述如《人间词话》境界说及其范畴体系的形成。王国维文学思想形成过程中,《文学小言》具有重要的基石意义。”[4]王国维首先否定餔餟之文与文绣之文:

昔司马迁推本汉武时学术之盛,以为利禄之途使然。余谓一切学问皆能以利禄劝,独哲学与文学不然……文学亦然,餔餟的文学决非真正之文学也。[3]92

王国维不仅批评了餔餟之文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也否定了文绣之文:“人亦有言,名者利之宾也。故文绣的文学之不足为真文学也,与餔餟的文学同……故模仿之文学,是文绣的文学与餔餟的文学之记号也。”[3]93然后,王国维强调只有情感真挚,文章方可言真:“‘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睍睕黄鸟,载好其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人体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离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3]94王国维从《诗经》优美诗句中推论:像离人、征夫等有羁旅行役的亲身体验,故其情感真实厚重,所观之物亦能打动人心。对于历朝历代文人之作,王国维尤为推崇屈原、陶渊明、杜甫和苏轼,皆因能“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王国维不仅在理论上主张以真感情写真景物,在诗词创作上抒写真情,不矫情造作,主要体现在有关人生苦闷、羁旅行役与忆内等诗词。

人生苦闷诗歌真实地反映了王国维早期思想的发展动态。王国维《静庵文集自序》:“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人生苦闷往复于胸中,遂形之于诗歌,如《病中即事》、《偶成二首》、《欲觅》、平生》、《来日二首》等诗歌或抒思想矛盾,或抒内心苦闷。《五月十五夜坐雨赋此》云:“积雨兼旬烟满湖,先生小疾未全苏。水声粗悍如骄将,天色凄凉似病夫。江上痴云犹易散,胸中妄念苦难除。何当直上千峰顶,看取金波涌太虚。”苦恼自己从小身体羸弱。又如《平生》:

平生苦忆挈卢敖,东过蓬莱浴海涛。何处云中闻犬吠,至今湖畔尚乌号。人间地狱真无间,死后泥洹枉自豪。终古众生无度日,世尊只合老尘嚣。

叔本华认为,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王国维受叔本华哲学思想影响甚深,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撰《红楼梦评论》,言:“今使人日日居忧患,言忧患,而无希求解脱之勇气,则天国与地狱,彼两失之。”因此,诗人认为以死寻求解脱,人间和地狱没有区分,死后所谓涅槃也只是自夸而已。

羁旅行役诗词在王国维诗词中占有重要的份量,真实地抒写了诗人人生旅途上的真切感受和情感状态。静安旅途诗词皆有感而发,以真景物写真感情,如《六月二十七日宿硖石》、《端居》三首、《游通州湖心亭》、《五月二十三夜出阊门驱车至觅渡桥》等诗歌或清新明快,或羁愁满纸。如《五月二十三夜出阊门驱车至觅渡桥》以夜游苏州所见所闻为描写对象,景真情契。《晓步》一诗乃诗人民国三年(1914年)寓居南通所作,时南通师范以城东南千佛寺为校舍,诗人晨起散步于佛寺,所见情景清新恬静。《咏史五首》作于民国二年(1913)寓居京都之时,诗人借古讽今,以咏史抒心念故园、抨击国内腐朽政局的情怀。《游通州湖心亭》乃寓居南通时,诗人冀游湖光山色消除心中烦恼。如《嘉兴道中》云:

舟入嘉兴郭,清光拂客衣。朝阳承月上,远树与星稀。岁富多新筑,潮平露旧矶。如闻迎大府,河上有旌口。

此诗乃王国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自沪回海宁,途经嘉兴所作。诗人借描绘江南水乡嘉兴的静谧与甜美,抒发因解决生活危机之后的愉悦、明快的心情。又如《观红叶》云:

漫山填谷涨红霞,点缀残秋意太奢。若问蓬莱好风景,为言枫叶胜樱花。

此诗作于民国元年王国维旅居日本京都之时。诗歌借描绘秋意甚浓的枫叶,别有深意,抒发客居异乡的身世飘零与家国破灭的无奈。

忆内诗词在王国维诗词中比重较大,情感尤为真挚动人。王国维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与海宁本地富商之女莫氏结为秦晋之好。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时静安于上海东文学社一边学日文,一边工作。此后十年间,王国维与妻子莫氏基本上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尽管如此,距离并没有减轻王国维对内子莫氏的深切思念,如《红豆词》四首、《浣溪纱》(漫作年时别泪看)、《蝶恋花》(落日千山啼杜宇)、《谒金门》(孤檠侧)、《苏幕遮》(倦凭栏)、《清平乐》(樱桃花底)等诗词或述夫妻情深,或道离别之思。如《红豆词》四首之一云:“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借红豆这一传统的题材以写相思之情。《嘲杜鹃》云:“干卿何事苦依依,尘世犹来爱别离。岁岁天涯啼血尽,不知催得几人归。”诗人以听到杜鹃声而抒发感慨,感叹与妻子相隔不远却聚少离多。莫氏去逝后,王国维深切思念,常于诗词中悼念。《苏幕遮》云:

倦凭栏,低拥髻。丰颊修眉,犹是年时意。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凉月满窗人不寐,香印成灰,总作回肠字。

词作上阕起四句倒写梦中妻子的含愁神色。“昨夜”三句写于梦中与亡妻的短暂幽欢。下阕词人“恨”字起头,却含无限情意,恨来得太迟,醒得太早。未等天明,词人已从梦境惊醒,现实中的冷月无声,香烟袅袅,如九曲回肠在词人面前。词人借梦境中的幽欢与现实中的凄冷突显夫妻情深。又如《浣溪纱》云:

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烛尚澜。不堪重梦十年间,斗柄又垂天直北。客愁坐逼岁将澜,更无人解忆长安。

妻子莫氏逝世近十年,词人仍牵挂于心。是词最大的特色在于词人将身世坎坷打迸入夫妻深情,更显沉挚、深重。词作开篇即化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诗句用意,以表思亲、悲悼之情。十年情事,点点滴滴,难以在岁暮将尽的夜晚重梦。词作煞拍用杜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之意,谓莫氏已逝多年,小儿年少未懂做客异乡父亲此时此刻的心情。

四、余论

王国维诗词创作在其词学贡献的光环映衬下略显暗淡,再加上其诗词创作不喜唱和,于文坛而言更不易被人关注。王国维的诗词创作在形式上注重独抒情怀,在内容上强调以真景写真情。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王国维性格忧郁,外表内向而内心炽热,清高独立。民国十三年,王国维致信蒋汝藻:“弟以绝无党派之人,与此事则可不愿有所濡染,故一切置诸不问。”亦可见一斑。其二,王国维主张以真情写真景,与时人唱和应酬少。王国维主张以自身丰富的情感观摹身边之景物:“而成人之后,又不能以小儿之游戏为满足,于是对其自己之感情及所观察之事物而摹写之,咏叹之,以发泄所储蓄之势力。”[3]93王国维于诗词创作相当谨慎,非得有真情,有兴会,才一抒胸中之绪。《致铃木虎雄》言:“近四月来无一诗,俟有兴会时再行,此后或数年中无诗亦不可知。”[3]66可见王国维诗歌创作要求之一斑。王国维诗词以独吟为主的创作方式和抒写真情的创作内容是遵循诗词抒情的本质要求,是对传统诗词创作理论的继承和实践,在清末民初旧式文人热衷于结社应酬题赠的大环境中尤显珍贵。民国旧体诗词之所以在新文学思潮冲击下仍有一席之地,既与该时期旧式文人纷纷结社扩大旧体诗词影响有关,更离不开像王国维一样游离于文人社团之外的众多旧式文人的默守耕耘。

参考文献:

[1] 魏了翁. 鹤山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15.

[2] 王国维. 人间词话[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0: 115.

[3] 谢维扬, 房鑫亮主编. 王国维全集[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

[4] 彭玉平. 王国维文学小言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1): 160-165.

(责任编校:彭 萍)

Wang Guowei: A Quite Different Poet from Others

YUAN Zhiche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Initial Statge of Republic of China ;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At the tim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then scholars who always got together to seek their identities by writing the old types of poems and lyrics to identify their positions. However, Wang Guowei did not join them and their old type circles of literature. He wrote his own poems that his poems were most writing his suffering and depressed feelings and so on. His poems are showed his real deep and detail feelings.

Wang Guowei; literature circle at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olo reading; real feeling

I 207.23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5.04.026

2096-059X(2015)04–0113–04

2014-08-12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W061);湖南省社科基金(14YBA071);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3B011)

袁志成(1977-),男,湖南隆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近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王国维真情文人
我用真情守护你
王国维、罗振玉晚年交恶考论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以心换心见真情
张雪明《王国维·集宋贤句》
真情扶贫见实效
王国维“古雅”话语的阐释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