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2015-03-17周芝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血尿酸颈动脉硬化

周芝兰,马 丹

(国防科技大学医院,湖南 长沙 410073)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周芝兰,马 丹

(国防科技大学医院,湖南 长沙 410073)

目的 探讨老年绝经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UA)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将绝经女性T2DM患者164例按照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情况分为3组。A组颈动脉内膜正常,IMT<0.09 mm;B组颈动脉内膜增厚,0.09 mm≤IMT<0.13 mm;C组IMT≥0.13 mm或有斑块形成。检测3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尿素氮、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雌二醇等相关指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分析血尿酸水平和IMT的关系。结果 老年女性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和IMT相关(P<0.05),且斑块检出率随之增高而增高(P<0.05)。老年女性T2DM患者的年龄、血尿酸水平和HbA1c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尿酸可能与老年女性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2型糖尿病;血尿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性激素

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上升,并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大血管病变主要病理变化[1]。近年有报道高尿酸血症与血管性疾病相关[2],其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本文通过对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IMT检查,同时检测血尿酸,旨在明确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尿酸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3年2月收住入院的绝经女性T2DM患者164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T2DM诊断标准;排除近期有2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心力衰竭、感染、肿瘤、痛风、自身免疫性和肾病。按照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情况分为3组:A组颈动脉内膜正常,IMT<0.09 mm;B组颈动脉内膜增厚,0.09 mm≤IMT<0.13 mm;C组IMT ≥0.13 mm或有斑块形成。

1.2方法 ①一般检查:仔细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②生化指标和血尿酸水平的测定:取血前不用利尿剂、促尿酸排泄药物。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分别测定血尿酸、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肌酐。使用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放免法检测雌二醇(E2)、孕激素(P)及雄激素(T)。③颈动脉粥样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测定:应用西门子SIEME51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IMT,探头频率为7 MHz,由专人操作,横纵向检查颈总动脉,选取颈动脉膨大下1 cm或以颈动脉壁后壁IMT最厚处及距此处近心1 cm、远心1 cm处3点左右两侧共6个点的平均IMT,IMT≥0.9 mm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将IMT≥1.3 mm或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出管腔其高度超过周围IMT的50%定义为斑块。

2 结 果

3组年龄、舒张压、TC 、LDL-C、HDL-C和尿素氮水平、E2、P、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C组BMI、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尿酸、TG和HbA1c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线性回归分析校正收缩压、糖尿病病程、BMI 等影响因素后,血尿酸水平仍和颈动脉IMT具有显著相关性(B=0.019,P<0.05)。

表1 3组不同IMT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注:①与A组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3 讨 论

糖尿病对大血管的损害早期表现为大血管壁内膜-中层增厚,管壁形成不规则的粥样斑块,进而导致管腔狭窄。颈动脉是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窗口,IMT增厚是动脉硬化的早期指征[3]。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及T2DM等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血尿酸水平增高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4]。血尿酸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如冠状动脉钙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但在调整相关危险因素后,与颈动脉IMT非独立相关[5]。本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血尿酸处于正常水平,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 颈动脉IMT厚度增加、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增高。校正了BMI、糖尿病病程、收缩压、TG呈正相关等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后,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独立相关,表明血尿酸水平是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增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①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有实验证实人类动脉硬化斑块中有较高的尿酸,说明尿酸在动脉硬化形成中有直接作用[6]。人体血尿酸水平过高时可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组织中,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核血管壁,且析出的尿酸盐结晶可以激活Hageman因子、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缓激肽、花生四烯酸和补体系统,又可趋化白细胞,使之释放白介素-1,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7-8]。②氧化应激。生理浓度的血尿酸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其合成过程中产生的超氧阴离子不仅可以降低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碳(NO)的生物活性,干扰NO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乙酰胆碱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形成的强氧化剂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对内皮细胞还有直接损伤的作用。③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体位实验显示,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线粒体钠钙交换途径导致钙超负荷而诱导内皮细胞功能失调[9]。用别嘌醇治疗内生肌酐清除率为20~60 mL/min患者8周可显著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10]。④其他。尿酸可通过氧化还原过程中生成的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进入平滑肌细胞,改变胞内氧化还原作用,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等,促进细胞增殖,尿酸还可以时间和剂量依耐性的上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目前,在不同性别上,血尿酸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上也存在争议。美国芝加哥心脏研究发现,女性血尿酸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而男性血尿酸虽然与全因死亡相关,但并非独立预测因子[11]。那么这种差异是否与P有关?本研究选择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血尿酸水平和颈动脉IMT独立相关。由此推测这种差异与P水平不一定相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有研究报道年龄、BIM、LDL-C等均为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经典因素[12]。本研究证实在绝经后女性T2DM,颈动脉IMT与BMI、糖尿病病程、收缩压、TG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舒张压、TC 、LDL-C、HDL-C和尿素氮水平、雌二醇、孕激素、雄激素无明显相关性。

王霞等[13]报道应用别嘌呤醇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3个月,可改善血管弹性,逆转早期动脉硬化。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中,通过降低血尿酸是否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目前尚没有相关的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尿酸增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推测降低血尿酸可能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对T2DM患者,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患者的血尿酸情况要予以重视,要常规检查血尿酸,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尽早进行干预。但患者最终获益程度,还需更多的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进行探讨。

[1] 李小英,张翼飞.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7,6(2):97-100

[2] Alderman M,Aiyer KJ. Uric acid: role in card iovascular disease and effects of losartan[J]. Curr Med Resopin,2004,20(3):369-379

[3] Saionen JT,Salonen R. Ultrasound B-mode imagine in observationalstudies of atherosclerotic progression[J]. Circulation,1993,87(3):256-265

[4] Kawamoto R,Tomita H,Oka Y,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concentration,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otid atheroselerosis[J]. Inter Med,2006,45(9):605-614

[5] Gagliardi AC,Miname MH,Santos RD. Uric acid: A marker of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J]. Atherosclerosis,2009,202(1):11-17

[6] Suama C,Dean RT,May J,et al. Human atheroscleroticplaque contains both oxidized lipids and relatively large a mounts of alpha-tocop-herol and ascobats[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5,15(10):1661

[7] Catinella S,Pelizzi N,Marsilio R,et al. Determination of purine compounds in carotid artery plaqu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rtromertry[J]. J Mass Spectrom,2002,36(4):441-442

[8]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77-884

[9] Hong Q,Qi K,Feng Z,et al. Hyperuricemia induc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via mitochondrial Na+/Ca2+exchanger-mediated mitochondrial calcium overload[J]. Cell Calcium,2012,51(5):402-410

[10] Yelken B,Caliskan Y,Gorgulu N,et al. Reduction of uric acid levels with allopurinol treatment improvers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Clin Nephrol,2012,77(4):275-282

[11] Levine W,Dyer AR,Shekelle RB,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 11.5-year mortality of middle-aged women:findings of the Cnicage Heare Association Detection Project in Industry[J]. J Clin Epidemiol,1989,42(3):257-267

[12] 王薇,武阳丰,赵冬,等. 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6):553-557

[13] 王霞,高燕燕,安毅. 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动脉弹性短期影响的临床观察[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2):1-5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2.018

R587.1

B

1008-8849(2015)02-0165-03

2014-01-20

猜你喜欢

血尿酸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