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数学教育充满生活气息

2015-03-17宋国萍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践活动

宋国萍

摘 要: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感悟数学、热爱数学、运用数学。

关键词:联系生活;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实践活动;解决问题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大胆实践,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改造现实生活,真正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感受到数学的无穷趣味和迷人魅力。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育资源,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强,思维活跃,且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对周围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心,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很感兴趣,很想在亲身实践中去探索生活、解决问题。把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生活现象走进数学课堂,会使学生更喜欢数学,更愿意学数学。因此,在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日常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周围现实生活环境的关注,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如商场促销的打折问题、中奖概率问题,父母上下班途中的路程、时间、速度问题,奶奶手工活的计件工资问题,家中准备安装的一扇门的用料问题等等生活素材,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只要我们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学中的热心人,引导学生主动捕捉数学的生活化现象,积极探索数学化的生活材料,并在对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会像一个亲密的朋友时刻陪伴着我们,就一定能不断激发、拓展、完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意志及成效。

二、结合生活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单纯的数学学习是枯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因此,以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为背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掌握知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十分重视让学生归纳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将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以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将教材中抽象的和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具体的、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故事游戏、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如,教学“乘法口算”时,教学前,可先要求学生对校门外的小商家进行有目的地调查,并选择合适的数据在教学中使用。上课时,老师随机出示调查数据:“昨天,青青新华书店卖出17支钢笔,8元一支,你能算出他家销售钢笔的营业额吗?如果每支钢笔的纯利润为2元,那么纯收入又是多少呢?”学生积极性相当高,算法、算理都讲得头头是道。就这样,学生在说笑、讨论、商量中,轻松学会了乘法口算。又如在教学分数时,可结合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几分之几,是学习小组成员中的几分之几,是班级成员中的几分之几,然后提出:“为什么同一个你,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占的比重却不一样呢?”在这样一个以参与者身份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明白了“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所占的比重就越小”的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兴趣,体验了活用数学知识的快乐感受。

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就会发现原来平时许多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促使他们主动投入、积极探究,同时还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

促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三、走进生活实践,让“数学”为“生活”服务

数学即生活,让数学为生活服务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

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并在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掌握数学思

想,不断加强数学意识,教师就必须拓宽数学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生活化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使知识得到升华,培养了学生自觉地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态度,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真正实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现实意义。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带到生活中去,形成一定的探索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什么要架成三角形?

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使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又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跳远沙坑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木材、泥沙的购物计划等等。这些实践活动,必然会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既容易学会知识,又增长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都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过程,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了收集整理信息、与他人合作交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真有趣,生活真美好,世界真

精彩!

总之,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获得知识积累,并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感悟数学,热爱数学,驾驭数学!

参考文献:

曹伟科.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新课程:小学,2013(3).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践活动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