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的四重意蕴*

2015-03-16王妙志何海涛

关键词:谋利益为人民服务价值

王妙志,何海涛

(1.重庆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重庆401331;2.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已发表70 载,梳理其人本价值意蕴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所谓价值,就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1]具体而言,价值即主体所意愿、主体所赞赏并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东西,主体以之为目的、取向,在借助情感、意志等付诸行动的实践过程中,发现、选定、赞赏、享用、期待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相一致、相接近。人的所有实践活动都围绕人的主体需要而展开,人的主体需要是价值产生的根源和价值评价的根本依据和尺度,这就决定了“以人为本”在所有人类价值创造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人本价值在所有价值中的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就是要改变一切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社会每一个成员自由而健全的发展[2]。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把全心全意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将维护人民主体地位、为人民谋利益、尊重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追求。今天重温《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的四重意蕴,对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十分重大。

一、在为人民服务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个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体现在他们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推动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人民群众在国家社会各项事务中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强调:“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他(李鼎铭)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3]1004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从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做起,心甘情愿把自己当成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就改正。”[3]1004遇到事情积极同人民群众商量,集思广益,善于察纳雅言,勇于接受诤言,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并用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去指导人民群众的行动。为人民服务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的作用,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为人民服务》发表以来的70 年,我们党始终重视在为人民服务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个基础。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建立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权,以确保各个阶层的人民都能参政议政;我们党听取了民主人士李鼎铭先生的意见,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党执政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成为一种经过实践证明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之有效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我们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它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完成国家大事,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能有效地吸纳一切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的呼声,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权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推进协商民主,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4]。

《为人民服务》发表70 年后的今天,为中国梦而奋斗成为时代主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阔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奋斗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依靠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党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成为实现伟大事业的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成为党的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可靠保证。

二、在为人民服务中坚持为人民谋利益这个本质

“过去的一切运动……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这一真谛。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始终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其最高的价值追求,把能否发展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视为其价值活动的根本评判标准。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强调:“我们这个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1004,“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3]1004-1005。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作为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首要途径;在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保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对不同时期人民群众利益的不同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最高准则,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自觉追求,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价值最大化。

《为人民服务》发表以来的70 年里,我们党始终重视在为人民服务中坚持为人民谋利益这个本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从来不乏为人民利益努力奋斗、无私付出的先进分子。雷锋、焦裕禄等正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最好写照,他们成为民族的脊梁、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典型。在“非典”愈演愈烈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非典”第一功臣钟南山,秉持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请缨,亲自为病人进行诊疗救治,甚至还把最重的病人送到自己工作的呼吸所来,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关爱照顾病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优势,为社会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为人民服务》发表70 年后的今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不仅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根本、执政之根基和力量之源泉,也是我们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促进中国梦实现进程中以人民幸福为使命,与广大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努力为人民谋大事谋难事、办实事办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三、在为人民服务中坚持彰显人文关怀这个依归

能否恰当处理好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是决定我们党能否创造和实现最大价值的关键。在为人民服务中彰显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民群众、平等地对待人民群众,在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党员干部要身先士卒,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反对“以官为本”,才能形成良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实现党与群众的密切合作和良性互动。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强调:“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3]1005毛泽东的这句话体现了以人为本不是以自己的私利为本,而是以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倡导和要求党员干部和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和人民之间、人民和人民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相互帮助、相互爱护,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助、互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为人民服务》发表以来的70 年,我们党在为人民服务中始终坚持以普通劳动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拉近党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赢得群众的支持,共同推进社会事业向前发展。从毛泽东提出的“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6],到邓小平指出的“要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做人的工作”[7];从江泽民要求的“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交一些知心朋友,经常促膝交谈。这样,在工作指导上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切合实际”[8],到胡锦涛强调的“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9],再到习近平倡导的“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10],充分体现了党在为人民服务中尊重群众、关怀群众的坚定性、持续性以及发展性。

《为人民服务》发表70 年后的今天,彰显人文关怀在我们处理国内外复杂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能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中央和地方的两方面的积极性;能在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方,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能在国际关系上,赢得更多国际力量的理解、同情和支持,推动中国发展;能充分调动国内外一切因素,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四、在为人民服务中坚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最终目的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1]马克思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无从谈起。马克思同时也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应特别关注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始终注意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重视促进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强调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3]1005。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的发展,因此,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就是为了争取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前提,就是为了将人从“正在受难”的旧社会解放出来。

《为人民服务》发表后的70 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在为人民服务中坚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最终目的。从“四个现代化”到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都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推进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这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我们党面对出现的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生态依托。人在其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产物。良好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和生态关系等构成了和谐而丰富的社会关系,这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体系。

《为人民服务》发表70 年后的今天,凝心聚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恩格斯在对复杂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精心总结中得出了“历史合力”这一科学论断[12]。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历史合力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原因,经济因素归根到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物质水平。与此同时,我们党也要全面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建设,增强系统性和协同性,以利于在“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3]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为人民服务》发表70 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70 年后的今天重温《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文献,梳理《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四重意蕴,就是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化和传承党的根本宗旨,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增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

[1]陶德麟,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9.

[2]徐仲伟.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5.

[3]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6]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

[7]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8.

[8]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8-309.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71-372.

[10]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3-7.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5.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第3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5.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猜你喜欢

谋利益为人民服务价值
“为他人谋利益”四种情形的认定问题
“为他人谋利益”四种情形的认定问题
一粒米的价值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给”的价值
新时期“中国梦”视域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考
“不忘初心”告诉了我们什么
“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新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为人民谋利益为中心
此“谋利益”非彼“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