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镇旅游开发
——以黔西南州鲁屯古镇为例

2015-03-15

中国商论 2015年35期
关键词:古镇旅游文化

浅析古镇旅游开发
——以黔西南州鲁屯古镇为例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岑明

一个古镇是否有生命力,既要看其外在的资源条件,又要考虑其内涵文化的打造力度。古镇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古镇的格局和建筑形态都融入了当时人们的行为和感受,其空间层次丰富,文化类型多元。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城市喧嚣的疲倦背景下,古镇旅游的开发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考虑的。本文以黔西南州鲁屯古镇旅游开发为例,对鲁屯古镇如何实现古镇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发定位及品牌创建等提供了思路与建议。

古镇 旅游 开发

古镇旅游在我国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古镇旅游一经兴起,就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因为长期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开始有了想要回归自然的想法,并且人们高层次的需求开始趋向于走进生活和走进自然。我国几乎每个省份都拥有古镇资源,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可是近几年来对于古镇的开发反而不如以前那么稳健,出现了古镇旅游同质化的现象,并且也存在着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很多古镇都拥有完美而丰富的资源条件,如何使古镇旅游的开发更进一步,如何通过提升、整合、补充等手段将古镇旅游打造成特色资源,引导古镇旅游开发走向创新,目前已经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

1 鲁屯古镇简介

1.1 基本概况

鲁屯镇是贵州省兴义市东北部的一个小镇,属义龙新区范围,距兴义市区32公里,汕昆高速公路穿镇而过,该镇国土面积64.45平方公里,人口有2.3万,居住有汉、布依、回、苗等多个民族。鲁屯镇属喀斯特岩溶地貌,平均海拔在1330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年降雨量1268毫米。正是这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镇内众多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鲁屯古镇不仅历史文化丰富,而且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适合人们旅游、休闲、观光和度假的胜地。据考古出土文物和《兴义府志》、《兴义县志》以及当地《李氏家谱》记载,早在殷商时期鲁屯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明朝初年形成集镇,清康熙时期达到了极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厚重的古文化[1]。

1.2 历史沿革

在群山环抱中的这片岩溶盆地显得格外别致,这里山清水秀、古迹繁多、地灵人杰、人才背出。1997年贵州省考古队就在此发现了殷代出土的玦片(玉石的一种),认定是春秋时期的陪葬品。说明早在三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以前属夜郎国。明洪武二十二年(1439年)各族人民起义,普安扬屯(今楼下镇)之千户所遂移至此,洪武二十三年(1440年)置安南守御所于此,筑城于扬拉山(今东北境的七孔塘),并命名为“鲁屯”,“鲁屯”这一名就一直沿用至今。到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四月,守御所才迁徙普安。鲁屯是明清时期军事政治的中心,军屯制把江南较为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思想观念带到了鲁屯。清中叶时期已发展成了一个人口稠密,文化、经济较为发达的集镇。那时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两广、两湖、四川和云南等都有商人云集这里。还在鲁屯集资修建了“江西会馆”、“四川庙”、“湖广庙”、“城隍庙”、“关帝庙”、“文阁”和“观音阁”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明末有吏部天官,清代有武略将军、台湾道道台、汀洲府知府,以及辛亥革命的众多将领等。嘉庆道光年间在北京殿试考取的进士十余人,翰林之多为兴义之冠,如李明心、李国忠、李毓华等贤士在《兴义府志》中都有记载[2]。

1.3 旅游资源概况

古镇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牌坊群”,有鲜为人知的“明朝千户所指挥官落群”,有世代传承的具有大明遗风军屯风韵的民间舞蹈——“鲁屯围鼓舞”,有千姿百态、神奇壮观的喀斯特溶洞景观——“烟子洞”,有地质奇特、富有探索性的“七孔塘”,有苍翠青松、群山环抱的生态小区——“晏家湾水库”,有为抗战时期在鲁屯牺牲的烈士而建的“烈士陵园”,有巍峨连绵、杜鹃花海的“茶叶冲山脉”,还有包围着怪滩、险滩的“白马山群”和迂回清幽的“淌淌河谷”,这些都是古镇历史文化底蕴和秀丽自然风光的见证者。

2 鲁屯古镇旅游发展现状

鲁屯古镇发展旅游业开始于1985年,当时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鲁屯古镇的知名度逐步得到提升,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古镇至今保存比较完好的有清代中后期建成的石牌坊三座:建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9年)的“李汝兰之母百岁坊”; 建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6年)的“李锦章百岁坊”;建于道光十九年(公元1840年)的“黄健勋之母李氏节孝坊”。它们不仅是鲁屯经济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见证人,也是黔西南地区“屯堡文化”的典型代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古镇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古镇内兴起了大拆大建,这不仅导致传统古建筑和重要文物的毁坏,也极大地破坏了古镇的原始风貌。看到鲁屯这样的变化,很多领导和专家都深感惋惜。

2004年以来,鲁屯镇党委领导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真分析镇情,确定新的发展思路,决定把保护古镇、发展旅游作为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举措。特地邀请了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专家及相关上级领导来为鲁屯古镇“问诊把脉”,编制了古镇保护规划、宣传画册和宣传光碟,并极力申报“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受到上级部门的援助和支持,鲁屯古镇对石牌坊群进行了维修、加固。2009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古镇进一步确立了“打造和谐历史文化古镇”的发展战略目标,把保护古镇作为实施文化旅游兴镇战略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大古镇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力度。例如:启动了老街改造计划;恢复古镇“万”字格局步行街,用镇内特色石材红石板铺垫;恢复上场坝李氏贞洁牌坊一座;恢复八大庙、古戏楼和古书院,严格控制古镇区内的建筑规模等,基本上按照古镇保护规划来执行保护和建设项目。

3 古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古镇旅游市场前景不可低估,但鲁屯古镇同其他知名的古镇相比,属于小型古镇,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

3.1 古镇旅游开发盲目性大,缺乏资金支持

古镇不仅仅是历史文化遗产,还是现实的人居环境,城市化与现代化将直接影响古镇的方方面面,这些必然会导致传统旅游资源原真性缺失。一方面,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建设者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古建筑、传统街区、古镇历史风貌的宝贵价值而盲目开发,致使不少建筑遗产被拆毁。古镇内仅仅剩下了三座石牌坊、几条古街和零散古城垣的痕迹,这仅存的几条古街也失去了往日古朴的色彩,湮没于市井之中。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财力薄弱,难以承担古镇旅游环境开发改造所需资金,导致从规划方案到建设模式都很少顾及古镇的空间格局、尺度和当地文化传统,适应古镇环境的艺术创造机制并没有与之健全,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

3.2 产品形象模糊,吸引力弱

目前,古镇旅游总体上仍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虽有规划,但布局不合理,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古镇的特色旅游资源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缺乏具有古镇特色的旅游产品,游客游后感后和体验不深,加之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尚未形成对市场有冲击力的产品,其市场认可度不高。此外,相关软硬件设施配套性不强,档次不高,产品多样性差,往往造成游客停留的时间短,消费受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古镇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功能。

3.3 村民主动开发意识不强,服务水平较低

在鲁屯古镇旅游开发中,农户与村集体普遍存在等政府发动,靠政府拨款,要政府解决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的依赖思想,缺乏大胆创新的旅游开发意识,形成小打小闹的局面。同时,相关教育培训跟不上古镇旅游发展的需要,导致古镇从业人员接待服务技能欠缺,服务水平较低。

3.4 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合力的形成受到制约

古镇本身是一个综合体,对古镇的保护、管理和开发,涉及文化、规划、国土、环保、水利、旅游、建设等诸多部门,呈现多头管理的状况,加之产权不清,利益多元,众多村民农户的意见更是难以统一协调。继而随之出现过度开发,胡建乱造,导致古镇的生态与人文环境受到破坏,严重的甚至阻断了文化的传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解决对策和建议

4.1 创新开发思路,打造古镇旅游品牌

鲁屯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有着厚重的军屯文化和独特的古建筑群,古镇中蕴含的家族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军屯文化等都是古镇的文化遗迹和遗产,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弘扬,完全可以依托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带动古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准确定位,对古镇资源的成因、年代、兴衰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系统研究,为古镇定位找准方向。

二是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寻找着力点,系统研发,同黔西南州知名旅游景点组合包装,提高古镇旅游产品吸引力。

三是扩大宣传,提高古镇的知名度,实施积极的营销策略,除借助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外,还要制作光盘、画册等向外界宣传古镇自身的特点,突出优势,逐渐形成品牌。

四是在保护好现有古建筑群的同时,使一些与保护和修复历史传统文化相关的产业得到培育和扶持,提高古镇经济效益。

4.2 整合古镇旅游资源,锻造旅游亮点

鲁屯除有厚重的军屯文化和古建筑群等人文旅游资源外,还有奇异秀丽的自然旅游资源,二者的完美融合,才能更好地凸显鲁屯古镇的旅游魅力。一是利用区位优势,开展“自驾游”。鲁屯距离市区30多里,加之高速公路的便利,大大缩减了交通时间,来回往返仅需1个小时,非常适合自驾游,同时依托“农家乐”的影响力,将会吸引愈来愈多的旅游者前去观光游览。二是以“古镇文化游”为重点,相继推出“山水风光游”。从旅游行为角度来看,文化旅游就是旅游者涉足、接触、观赏、体验异地文化及其环境氛围的过程,我们要借助自然景观来烘托这种文化氛围,打造一个全新的历史文化古镇。三是加大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力度,积极把鲁屯古镇融入马岭河峡谷——万峰湖——万峰林等黄金旅游线路之中。

4.3 加强教育,培养公众的参与度

发展古镇旅游业,一定要鼓励古镇居民的参与。鲁屯属于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由于受环境的影响,村民的思想觉悟不高,普遍存在“等、要、靠”的思想,这对发展旅游业极为不利,要改变他们的思维惯性,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举办培训班,通过系统强化,提升服务技能,培养他们主动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和监督的意识;二是发展与旅游业配套的经济产业,给当地村民提供发挥自身优势的平台;三是组建民间文艺团体,展现旅游文化“软实力”;四是制定乡规民约,培养他们对古镇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五是建立古镇保护基金,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古镇的保护进行资助,统筹解决古镇保护资金问题。

4.4 成立古镇环保开发机构,改善古镇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

组织文化、规划、国土、环保、水利、旅游、建设等部门成立古镇环保开发机构,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综合开发,以更好地协调解决在古镇开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确保古镇的保护开发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一方面,要优化民居结构,调整建筑密度,适当的减少古镇中心区内的居民数量,拆除一些与古镇景观不协调的新建筑,恢复传统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相关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建设中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当地的工艺,体现出古镇的文化特色。同时,要对古镇及其周边环境的广告、商业标志、电力通信线缆、路标及街道装饰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使他们与古镇历史环境协调一致,避免形成视觉污染。

5 结语

鲁屯古镇,这个曾经被历史风沙湮没的小镇,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环境氛围受到人们的青睐。古镇旅游强调的是一种文化体验,我们要怀着敬畏和尊重的态度去传承和发展古镇文化。在古镇的建设和规划中坚持“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鲁屯古镇未来的发展状况如何,我们无法定论,希望以上的这些分析能够为古镇的发展推波助澜,力争打造一个全新的历史文化古镇。

[1] http://www.gzjcdj.gov.cn/wcqx/detailnew. jsp?id=195044[EB/OL].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804072htm#2 [EB/OL].

[3] 庄伟光.广东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N].中国旅游报,2013-10-18.

[4] 张燕.陕西古镇名村岌岌可危[N].陕西日报,2013-9-18(10).

[5] 唐黎明.文化体验才是古镇旅游的生命力[N].中国经营报,2013-5-6(D05).

[6] 唐银.湘西古镇旅游开发研究[D].吉首大学,2012.

F590

:A

:2096-0298(2015)12(b)-117-04

猜你喜欢

古镇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古镇之旅
谁远谁近?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旅游
千年古镇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