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部社会资本、失败学习与突破性创新

2015-03-15查成伟陈万明

中国科技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突破性经验维度

查成伟,陈万明,彭 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外部社会资本与突破性创新

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持久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借鉴Gabby[1]的研究,结合本研究的内容,选取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其中,结构维度表现在与外部行动者的直接或间接联系等方面,关系维度表现在互动频率、联结度、信任水平等方面。突破性创新是使产品、工艺或服务,或者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能特征,或者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性能和成本都有巨大的提高,或者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2]。但由于突破性创新投资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强,同时大多数企业太过依赖于过去的成功经验,使其在进行突破性创新时受到了创新路径依赖性的“诅咒”[3]。

(1)外部结构资本与突破性创新。外部社会资本主要以弱联结、松散等为特征,它基于超本地搜寻能够使企业克服熟悉陷阱、成熟陷阱和临近陷阱,逐渐成为企业外部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并对突破性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从联结强度视角,弱联结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大差异,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以及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这增加了企业知识搜寻的广度,从而能够驱动企业突破性创新;从外部网络联结规模视角,企业与外部合作者的广泛接触,其知识获取的范围更广、途径更多,有利于快速获取新知识、新创意与更多市场机会,表现在能够快速搜寻与定位外部知识,降低外部搜寻知识的成本,提高知识搜寻的效率,以便获取更多新颖性知识,从而能够弥补突破性创新的知识与能力缺口。因此提出假设1:外部结构资本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2)外部关系资本与突破性创新。外部关系资本是维系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它是企业与外部主体之间互相理解、支持的表征,通常指企业与外部主体之间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建立的信任关系。从关系维度视角看,首先,企业与外部合作企业的特殊信任来自双方多次交流、合作的声誉效应,特定信任关系的建立,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与认同,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强化了心理安全感,也更容易获取外部支持与新颖性高的知识,从而促进了企业突破性创新。其次,信任关系促使内外沟通便捷、坦诚,提升了企业的开放性和透明度,避免了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化解企业合作冲突,提升企业间心理安全,增强合作意愿、动机与机会,保证合作默契,并愿意承担风险。因此,信任关系有助于异质资源的交换,促进了新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加速知识的流动、整合,进而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并对企业突破性创新产生推动作用。因此提出假设2:外部关系资本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1.2 失败学习的中介作用

随着社会资本嵌入性不断提高,失败经验也逐渐成为企业失败学习的重要内容。所谓失败学习是指企业对内外部经验进行集体反思,通过调整行为方式来降低未来遭遇类似失败的几率以提升企业绩效的过程。有关研究[5]指出,相对于成功经验而言,失败经验更有助于企业学习,失败学习更有利于企业创新。

(1)外部社会资本与失败学习。

①外部结构资本与失败学习。从结构维度视角看,企业与外部主体的联系虽然以弱联结为主,但具有较大的联络规模,能够获取更多的异质性失败经验,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外部失败学习的开展。首先,外部弱联结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多样化失败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针对存在的失败问题进行更广范围的搜寻行动,增加搜寻的宽度。其次,当企业面临复杂任务或突破性创新时,拥有外部网络,提高了企业与外部主体之间的可接近性,拉近了企业间合作的距离,使得获取外部多样性、互补性、异质性失败经验成为可能,从而为企业失败学习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6]。因此提出假设3:外部结构资本失败学习具有正向影响。

②外部关系资本与失败学习。从关系维度视角看,企业与外部建立广泛的非冗余联结可以形成特定的信任关系,首先,信任关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获取及时的失败信息、多样化知识、更多的现实与潜在资源以及问题解决的创造性方案。另一方面,与外部多样化企业的联系有利于获取政治、经济与技术支持,促进各方协调与沟通[7],更易于获取外部的失败经验,从而为企业失败学习提供借鉴。其次,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增强,提高了彼此忠诚与信任,增进了企业间信息共享,促进了企业间复杂问题解决机制的建立。因此提出假设4: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对外部失败学习具有正向影响。

(2)失败学习与突破性创新。组织学习理论强调了经验学习的重要性,与成功的经验相比,失败经验更能激发企业搜寻新的问题解决方案、挑战旧观念促进企业的创新进程。比如企业内部基于问题驱动或创新驱动的外部失败经验的搜寻与学习,更可能促使企业采用新的、多样化观点,挑战旧的思维模式,加速企业突破性创新[8]。

失败学习是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期望导向的决策者认为,失败是企业创新绩效低于期望的情形,即失败表明了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的差距。失败能够激发企业对现实提出挑战,原因在于失败经验对企业成员起警示作用,即企业内部已存在的创新方案、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制度规范等方面存在问题或是已经失效,失败迫使企业决策者识别存在的失败根源,在开放的环境下探讨失败,反思旧的制度与方法以整合创新资源更好地处理和适应企业的创新目标。

组织学习理论指出企业创新不仅需要直接经验,而且也需要其他组织的经验。通过对其他组织失败经验的学习可以降低组织失败的可能性。即失败不仅能增强企业成员搜寻新知识的意愿,而且也提供了一个使企业充满创新性的搜寻路径。搜寻其他企业的失败经验或许会导致决策者对自己的创新提出质疑并进一步加强搜寻行动[9],提升现有产品技术,具体包括对有关技术和企业的想法以及技能的处理和知识化重组。在对外部失败经验学习的过程中,企业通过深入挖掘外部的失败经验,正确认识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使失败经验植根于组织的记忆之中,企业通过整合内部与外部的知识以解决问题,发现机会,创新产品,从而加快突破性创新。此外,失败学习也可能导致对企业惯例的修正,甚至产生新的惯例。在外部经验学习过程中,通过识别、定位、查找、诊断并解决企业创新问题,外部失败经验不仅能够解决现存的问题,促进产品创新,还能对企业的创新制度、服务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与转移,从而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因此提出假设5:失败学习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假设6:失败学习在外部结构资本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假设7:失败学习在外部关系资本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测量

为确保变量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对相应量表进行了适当修正。如外部社会资本量表参考了Tsai 等[10]的研究成果,包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两个维度,共有6 个题项,具体题项如表1 所示。失败学习借鉴了Carmeli 等[11]的研究成果,确定了5 个题项。突破性创新参考了Ehrnberg[12]的研究,同时借鉴李泓桥[13]研究成果,包括5 个题项。所有量表均采用李克特5 点量表,由“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别赋予1 ~5 分。

2.2 数据收集

本研究拟选取中国商用飞机产业及其相关辅助产业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中国商用飞机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人才集聚、知识技术密集的特点。②实施突破性创新是提升我国商用飞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但由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在进行突破性创新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创新失败或失败风险。③企业通过开展失败学习活动,有助于加强对创新失败的认识,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提升研发创新成功率。

样本的选择和收集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①确定样本调研对象。本研究主要选择相关企业的设计研发部门或研究所,被试人员包括负责企业研发部门或研究所的管理者与具体负责研发创新的技术人员。②为了保证样本能够方便、及时、准确的搜集,我们提前一个月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及其相关企业的外联部门取得联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③正式调研前,进行了小范围预调查,对问卷的语句和规范性进行了修正。问卷的发放和收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现场发放和网上E-MAIL 及邮寄等方式。共发放或邮寄问卷220 份,最后获取问卷173 份,剔除无效问卷11 份,获得有效问卷共162 份。有效回收率为73.6%。样本企业中,企业成立时间在3 ~5 年的占17.3%,5 ~10 年的占71.6%,10 年以上的占11.1%;从企业规模看,500 人以下的占64.8%,500 ~1000 人的占20.4%,1000 人以上的占14.8%。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采用单因子检验法检验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经过因子分析未发现显著差异,这表明不存在显著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表1 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2.3 效度与信度

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主要借鉴或采用国内外已有文献,并根据相关专家的意见做了修正,因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此外,对量表进行了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见表1)。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在0.7 以上,KMO 值基本都在0.7 以上,AVE 值在0.5 以上,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本研究各变量的信度系数均在0.7 以上,说明各变量具有较好的信度。

3 实证结果

3.1 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表2 可知,模型1 中,外部社会资本即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为自变量,突破性创新为因变量,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外部社会资本即结构资本(β=0.328,p <0.01)、关系资本(β =0.245,p <0.01)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验证了假设H1、H2。

模型2 中,外部社会资本即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为自变量,失败学习为因变量,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外部社会资本即结构资本(β =0.198,p <0.01)、关系资本(β =0.213,p <0.01)对失败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验证了假设H3、H4。

模型3 中,失败学习为自变量,突破性创新为因变量,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失败学习 (β =0.755,p <0.01)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验证了假设H5。

3.2 失败学习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失败学习在外部社会资本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具体步骤为:①以外部社会资本为自变量,突破性创新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②以失败学习为因变量,以外部社会资本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③以突破性创新为因变量,以失败学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④以突破性创新为因变量,外部社会资本与失败学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见表3。此外,采用Sobel 检验方法对失败学习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z=9.58 (p<0.01),表明中介效应显著。因此,失败学习在外部社会资本与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从而验证了假设H6、H7。

表2 外部社会资本、失败学习与突破性创新

表3 失败学习在外部社会资本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发现,外部社会资本的结构资本与关系资本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和失败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在外部社会资本与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起中介效应。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①构建了外部社会资本作用于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模型,初步探讨了外部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机理;②在社会资本理论与失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检验了外部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失败学习以及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丰富了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理论研究的工具和应用性研究成果;③验证了失败学习在外部社会资本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这对于组织学习能力提升以及更好的搜寻外部创新资源以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具有一定的意义。

[1]Gabby S M.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Financial Capital:the Case of Network Marketing[M].Illinois:Stipes Publishers,1997.

[2]Vadim Kotelnikov. Radical Innovation Versus Incremental Innova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2001.

[3]Chandy R K,Tellis G J. The Incumbent's Curse?Incumbency,Size,and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2000,64(3):1 -17.

[4]Jiang L Tan J,Thursby M. Incumbent Firm Invention in Emerging Fields:Evidence from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2(1):55 -75.

[5]Morris M W,Moore P C. The Lessons We(don't)Learn: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nd Organizational Accountability After a Close Call[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12):737 -65.

[6]Tsai W P.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5):996 -1004.

[7]Faraj S,Yan A. Boundary Work in Knowledge Team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9,94(3):604 -617.

[8]Sitkin S B. Learning Through Failure:the Strategy of Small Losses[A].In Staw B M,Cummings L L. (Eds. ).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Greenwich,CT:JAI Press 1992,14:231 -266.

[9]Baum J A,Dahlin K B. Aspiration Performance and Railroads' Patterns of Learning From Train Wrecks and Crash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7,18(3):368 -385.

[10]Tsai W,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4):464 -476.

[11]Abraham C,Jody H G. High-quality Relationships,Psychological Safety,and Learning from Failures in Work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6):709 -729.

[12]Ehrnberg E. On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J].Technovation,1995,15(7):437 -452.

[13]李泓桥. 创业导向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3):126 -135.

猜你喜欢

突破性经验维度
特别策划《突破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双超”油菜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