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需求与协同演化的区域创新平台支持策略

2015-03-15王雪原李天娇

中国科技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阶段区域

王雪原,李天娇,刘 娜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1 引言

区域创新平台是整合集聚科技创新所需人力、信息、技术等多种创新资源,为区域企业提供技术与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人才培养等各类创新服务的综合性载体。区域创新平台不同于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条件平台及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具有以下独特性:

(1)创新平台不同于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创新活动,企业营销策划、品牌与形象设计、劳工纠纷处理等,这些与企业创新缺乏直接联系的服务不是创新平台关注的服务内容。

(2)创新平台不同于基础条件平台,基础条件平台提供的多为数据、设备、仪器、检测等基础服务,而创新平台不仅通过基础性数据、设备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同时也提供专家创新问题诊断与咨询服务、技术产品对接服务、研发合作过程跟踪管理服务等更为深入的创新服务。

(3)区域创新平台不同于国家范围的创新平台,主要为区域内部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支持[1-2]。国家层面平台重点服务于领先技术深入开发,重点提供基础性支持,但是区域性创新平台致力于区域产业创新与发展,除了提供基础性服务外,针对服务企业数量有限的情况,还提供对接跟踪、区域内部资源汇集、重新整合与匹配服务等。这些服务内容难以在国家平台内有效开展,国家发展产业领域广阔、全面,非集中于区域特定产业,因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汇集不同领域以及更为广泛区域内的资源。过多资源难以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掌握进行后台整合操作、为企业创新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可见,区域创新平台的自主性以及范围的适中性决定了区域创新平台可以针对区域内部产业特征选择合适的领域对资源进行有效汇集、分类、整合与重新服务配置,为区域内企业创新提供基础性以及更为深入的对接跟踪等个性化服务。

由此可见,通过资源汇集、整合、重组,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深入跟踪服务的模式,更加适合区域创新平台。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系列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区域创新平台是支撑区域内企业进行创新资源共享的系统化、集成化体系[3],应当发挥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促进知识流动、技术扩散等创新功能[4-5]。学者从资源集成角度对平台的研究丰富了平台管理方法,但整体而言,仍然缺乏对服务对象的思考,平台功能与模式尚未根据服务对象特征、发展规律进行有效设计,难以有效发挥区域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的作用与功能。Diana Katz 指出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多采用目标需求主导型模式[6],即针对现实需求确定平台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区域创新平台服务企业创新的作用,应当在掌握区域内部企业创新资源需求与规律基础上,按照企业创新资源需求,从资源对接与供给视角,确定区域创新平台的服务内容与方式。

2 企业创新资源需求与协同演化过程

2.1 企业创新实质

创新资源是企业创新过程涉及的各项资源总称,是创新活动的有效保障;企业创新的过程就是有效集成创新资源,通过对创新资源的整合、配置、使用管理等实现更高质量与更高附加值创新资源产出的过程。

国内外相关学者从不同视角论证了各种创新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具体如表1 所示。

企业创新就是通过对组织、人力、信息与技术资源以及财力与物力资源等开展获取、整合与使用等系列管理,而获得更高质量创新资源的活动,各种创新资源对企业创新都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凭借自身能力与社会网络关系难以有效获得充足的创新资源支撑企业的创新活动,因此在区域范围内整合企业所需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有效资源服务与支持,成为区域政府部门促进企业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的重要战略手段。

2.2 企业创新资源需求与协同演化

企业的生命周期始终左右着企业发展的轨迹。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应经历初创、成长、成熟、衰退或再成长过程。企业种类不同,生命周期的长短可能不同,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企业表现的某些特征具有共性,企业对不同类别创新资源拥有与需求情况及创新资源协同关系等在企业同一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相似特征,区域创新平台应当在集成企业所需创新资源基础上,根据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确定相应的支持策略,以提升平台服务效率与质量,有效促进区域企业创新。

表1 企业创新所需资源

不同阶段企业需求各类创新资源的特征如下:

(1)企业初创期:企业组织管理比较松散、灵活,在创新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限于企业规模与存续时间影响,企业仅能获得行业内部少量信息;由于缺乏专门部门、专业人员跟踪研究,企业无法深入了解国家、区域政府部门等方面的创新政策信息;企业创新活动开展的个体比较分散,企业尚未对个人创新特长与优势进行准确定位,团队合作与建设工作尚未提上日程,在组织内部也未能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另外,企业难以获得有效资金支持,在银行贷款、合作与联盟以及社会融资等各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对于有前景的项目也难以筹集到充足的资金;受到创新资金数量限制,企业创新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通常需要通过外部付费使用或者租用常用设备等方式解决。通过上述分析,确定该阶段企业创新服务需求为技术供给、合作信息、个人管理与制度完善咨询、融资、人才培训与学习、仪器设备使用等。

(2)企业成长期:企业对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与创新相关的各项制度与规范不断完善;同时创新相关组织部门不断健全。在创新过程中研发人员通过多次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创新团队在企业中渐渐形成,团队集成成员创新思想,使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另外,企业创新信息获取能力不断提升,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参加行业内部各种技术交流活动以及开展对外创新合作等,企业建立与丰富了自身的社会网络关系,并通过更多伙伴以更多形式,获取更多研发信息与伙伴信息;同时,企业创新活动开展频度不断增加,需要更多属于企业自身的研发设备,因此企业需要购买小型与中型仪器设备以满足企业日益频繁的创新活动需求。但是,伴随各项创新活动的深化,企业创新资金缺口不断增加,融资仍然存在较高难度。该阶段企业创新服务需求为信息应用与处理技术,团队建设咨询、团队培养、制度与规范体系的完善、技术检测与合作研发、自身平台建设与入网、仪器设备购置与对接渠道信息获取及融资渠道拓展等。

(3)企业成熟期:企业内部形成了完善、健全的创新制度与规范,同时也在创新活动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创新习惯与惯例,各项制度与惯例等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可有效发挥约束作用,但企业内部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对于不符合企业当前创新要求的制度与规定等也难以推行改革,因此部分制度已经限制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另外,技术方向上形成了专家团队,不仅能够为企业创新贡献力量,也可为同领域内初创、成长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企业组织技术研发与创新团队参加各种高层次创新交流活动,高素质人员从高层交流中获得领域内先进、高端信息,便于开发大型或特大型发明;然而企业容易陷入技术开发领先化陷阱,过于追求技术领先性而减弱其对市场洞察力及对新技术领域的开拓;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已拥有较为雄厚资金实力,融资能力明显提高,相对充裕的研发经费保障了企业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需求,因此企业已拥有部分领域内的大型与中型研发仪器设备,不仅可满足企业自身研发需求,也可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支持。该阶段企业主要的创新服务需求为高层次与跨领域合作、专家与梯队建设、仪器设备入网提高使用效率、寻找新方向与新领域、组织结构调整咨询、成果转化、产业化与技术标准推广以及投资决策支持等。

(4)企业再成长阶段:为避免企业进入衰退阶段,应对企业进行及时转型、改革与调整。处于再成长阶段的企业,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新需求,企业在创新组织方式与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与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创新需要;培养新领域、新方向的研究梯队,形成新的研发力量;同时,刚刚进入新的领域,自身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强,因此主要通过外部力量实现创新转移与信息获取;通过许可、购买与合作或者自行研发等初步形成新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再不断提高成果质量与水平;企业内部拥有一定闲置资金,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创新与成长方向,确定闲置资金的投资与使用方案;另外,企业面临旧设备处理与新设备引进两个方面的问题。该阶段企业主要创新服务需求为新领域人才培养与引进、新领域团队建设、改革与适应企业组织结构与运行方式、人员培训、设备供求对接信息、新领域相关技术与政策信息以及新领域技术合作与有效的资金规划等。

在掌握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拥有与需求不同类别创新资源特征基础上,应当进一步了解不同阶段企业各类创新资源间协同与耦合情况,确定每个阶段不同种类创新资源协同的重点任务,为有效发挥区域创新平台支撑作用提供决策依据。

(1)初创期:为了某项创新任务,企业提供必要创新资源,资源间进行简单耦合,没有形成一定的依赖路径与匹配规则;企业由于资源短缺导致资源匹配非均衡性,在创新活动中通过不同渠道与方式获取短缺资源,从而使非均衡逐渐向各种资源均衡状态转变。该阶段重点任务是保障资源及时向着均衡方向转变,同时预测企业未来可能的优势资源,确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为企业快速成长奠定基础。

(2)成长期:企业创新资源耦合度逐步加深,形成了一定的依赖关系,创新资源及其协同关系具备了一定的企业特色;企业从缺少特色资源均衡向以优势资源为主导的非均衡发展。该阶段的重点任务是积极培育企业的优势资源,形成企业特有竞争力。

(3)成熟期:企业创新资源实现深度耦合,各种资源之间形成固有的匹配模式;企业的优势资源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与其他创新资源渐渐有效整合,自身价值逐渐降低,使企业优势资源突出的非均衡状态过渡到各种资源相互依存的均衡状态。该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充分利用培育的优势资源,尽量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同时积极挖掘新的优势资源。

(4)再成长期:随着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资源数量、质量以及重要性发生变化,企业需要进一步调整自身的创新资源耦合关系,这就是创新资源的重新耦合阶段。该阶段要打破各种创新资源原有的依赖与均衡关系,进入资源重构与调整的非均衡阶段,其重点任务就是转换企业的优势资源,使企业进入新的创新循环。

四个阶段企业创新资源协同情况与规律以及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企业创新资源的协同过程

3 平台支持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创新策略

3.1 初创期支持策略

初创期企业组织结构与制度不完善,平台重点从技术方面提供研发规划服务以及研发任务模块分解等服务;在管理上,辅助企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修正,确保其符合企业实际创新要求。企业人员分散、创新能力弱,区域创新平台可提供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学习网络服务及学习班、培训班等服务,以及提升中小企业创新人员整体能力的共性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也可通过行业人才库等为企业提供咨询或人才引进服务等;技术方面可直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或提供企业技术合作信息与委托外包服务信息。由于该类企业缺乏合作经验,因此平台应对合作过程给予适当监管,确保技术合作的顺利开展。低信息获取能力要求平台为该类企业提供相关领域技术信息、政策信息等的搜集、整理与决策分析、论证服务等。同时,通过辅助企业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或提供成功申报经验,汇总与整合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成功案例、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以及通过平台基金等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或企业进行资助等,为初创期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受到资金限制,对企业需要的仪器设备,平台应尽量通过仪器设备共享提供低价服务或借助平台力量联系可用仪器设备,并通过提供仪器设备补贴,减少企业资金压力。企业重点任务为实现均衡,预测未来优势资源。因此该阶段平台促进企业创新资源协同的服务重点在于解决企业资源瓶颈与短缺问题,了解企业资源情况确定企业未来发展重点。通常该阶段企业信息相对闭塞,缺乏寻求与接受平台服务的意识,因此平台应当采取主动上门与跟踪服务的方式,由平台相关小组与人员专门负责部分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沿着科学的方向进入成长期。平台服务特点:免费或低价提供直接创新服务,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实现资源的相对均衡。

3.2 成长期支持策略

成长期企业创新部门相继建立,平台辅助该类企业制定有效的工作规范,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利以及部门间的协同渠道与方式等;企业已经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需尽可能通过技术合作与独立研发完成创新任务,因此平台重点为其提供合作信息以及为其独立研发提供数据、文献、咨询、检测、试制、工艺改进与审查等系列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平台在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为企业创建自身信息技术平台提供模块、功能设计以及运行管理咨询等相关服务;同时,鼓励企业与区域创新平台联网,使其主动寻求与挖掘区域平台服务项目,这也是该阶段平台的服务重点。在团队建设方面,平台可组织专家为企业提供团队建设咨询,开展交流会与团队建设培训等,提高企业团队建设能力。拓展企业融资方式,以平台为中介,为企业提供风险投资、银行贷款、低息贷款等科技融资。最后,在仪器设备方面,为成长期企业提供中小型仪器设备使用与购买的对接信息,为企业通过平台寻找合适的仪器设备提供便利。该阶段企业重点任务为培育优势资源,因此区域创新平台应重点选择该阶段企业关键性资源与关键性任务进行重点支持,通过联网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利用平台的资源与提供的各项服务。平台服务特点:提升企业寻求服务主动性,针对企业优势资源与关键任务提供间接性辅助创新服务,重点培育优势资源,打破低水平均衡。

3.3 成熟期支持策略

成熟期企业拥有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了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可通过平台寻找专家进行定期诊断,对阻碍企业创新的规章制度进行调整与改革;企业拥有领域内的专家队伍,拥有领先技术,平台应重点提供企业国际化的相关服务、行业领域专家遴选以及企业专利申请、技术标准制定与推广等相关服务;对重大专项项目提供专家论证、创新规划等支撑。另外,平台可为企业提供相关领域内技术、市场信息,便于企业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领域与转型方向;企业资金雄厚、融资渠道相对通畅,自身拥有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对企业的支持重点体现为充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其应用价值,因此应重点辅助企业探索新领域、新项目,提供更多仪器设备、使用者信息或通过企业加盟区域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实现资金与设备的有效利用。同时,通过示范、试点项目等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企业创新提供保障,也为其他企业学习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该阶段企业的重点任务为利用优势资源,因此平台应重点与该阶段企业开展合作,在为企业提供高层次、专项论证等专家服务的同时,借助企业专家、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在领域内的优势,为有服务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平台服务特点:针对优势资源,提供专门的高层次、高质量服务,同时通过合作为更多处于初创期与成长期企业提供服务,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并通过企业优势资源的带动,实现企业多项资源的高水平均衡。

3.4 再成长期支持策略

对于再成长期的企业,各项制度与规范需要重新调整,创新流程需重新捋顺,但是与原成长期不同的是企业拥有了一定的创新资源储备。平台应重点为该阶段企业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转型提供服务支撑。首先,为企业提供新领域的人才与专家信息、专利信息与合作信息等,使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合作或独立研发等掌握部分新领域技术资源;其次,为企业新领域创新战略制定提供专家论证服务,避免因企业刚刚进入新研发领域而做出无效或错误决策;另外,企业进入新领域需要大量领域人才,因此平台可提供专门的人才培训以满足企业转型需要;最后,提供企业更多的仪器设备供求对接信息,为企业旧设备的处置与新设备的引进提供有效对接服务。该阶段企业重点任务为转换企业优势资源,平台应为企业利用原有优势资源以及培育与发展新的优势资源提供服务,包含原有资源处理、新优势资源确定与培育等。平台服务特点:以直接与间接两种形式提供转型后新领域创新服务。

根据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创新资源拥有与需求特征以及创新资源协同演化规律,确定区域创新平台针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提供服务支持的具体策略,具体如表2 所示。

4 结论

区域创新平台具有通过分析区域企业资源需求、汇集整合资源为区域企业提供基础与深入创新服务的功能,为了更好实现平台的创新服务功能,应当在掌握具有共性的企业创新实质以及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创新资源需求与协调情况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区域创新平台特有的资源整合与深入服务方式,探索适合区域产业创新的支持方法与策略。有鉴于此,本文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处于不同阶段企业拥有与需求创新资源的特征,并揭示创新资源协同规律,为区域创新平台判定企业所处阶段,掌握企业重点任务,从而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创新服务提供了有效参考与经验借鉴。在本文研究基础上可选择典型企业,对其所处阶段与创新资源需求以及创新资源耦合特征等进行分析,提出区域创新平台支持策略或选择典型区域创新平台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其对不同阶段企业的具体服务策略。另外,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平台商业化创新资源需求与供给服务机制也成为重要研究方向。

表2 区域创新平台支持策略

续表2

[1]孙庆,王宏起. 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16 -19.

[2]孙庆.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演进过程及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96 -101.

[3]姚良,翟运开,马仁钊. 区域创新平台:上海案例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5):106 -111.

[4]洪晓军. 创新平台的概念甄别与构建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7 -9.

[5]郑小碧,陆立军.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视阈下的区域创新平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8):65 -70.

[6]Hick D,Sylan K J. Science Policy for a Highly Collaborative Science System[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1996,23(1):39 -44.

[7]Koellinger 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Innovation,and Firm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E-business in Europe[J].Research Policy,2008,(37):1317 -1328.

[8]杨志蓉,谢章澍. 企业全员创新运作机理的结构方程分析[J].科研管理,2008,(7):41 -47.

[9]Sjoerd B.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Product Innovation[J].Organization Studies,2008,29(6):821 -847.

[10]Song M,Berendsh H V D,Weggeman M. The Effect of IT and Co-location on Knowledge Dissemin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7,(24):52 -68.

[11]Varis M,Littunen H. Types of Innovation,Sources of In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Entrepreneurial SMEs[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0,13(2):128 -154.

[12]付睿臣,毕克新. 企业信息能力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10):1576 -1583.

[13]丁宝军,朱桂龙. 基于知识结构的R&D 投入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29 -34.

[14]Kim C,Inkpen Andrew C. Cross-border R&D Alliances,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echnology Learning[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5,11(9):313 -329.

[15]Jain B A. Predictors of Performance of Venture Capitalist Backed Organiza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1,(52):223 -233.

[16]龙勇,常青华. 创新类型、融资方式与市场战略关系——基于中国高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8):852 -859.

[17]邓艺,马继涛,吴海虹,刘薇,张汝斌. 论创新驱动中科技公共服务网络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以云南科学仪器协作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S):84 -90.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阶段区域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