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留学生习得“了(le)”的偏误调查分析

2015-03-14王艺文

海外华文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偏误语料过度

王艺文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国广州510610)

韩国留学生习得“了(le)”的偏误调查分析

王艺文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国广州510610)

“了(le)”一直都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难点,也是留学生学习的老大难。本文针对韩国学生学习使用“了(le)”字的偏误情况,从笔者教学跟踪所得以及语料库中的语料,通过对韩国学生使用过度、使用不足和混用三方面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偏误的类型,并从“了”本身的特殊性以及语言迁移理论两个角度,系统地概括了造成此偏误的重要原因。研究的目的旨在给二语习得者、教学者和研究者以启示。

“了”;偏误;习得;成因;韩国学生

一、引 言

纵观对外汉语教学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始对外汉语事业蓬勃发展,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韩国学生也愈来愈多。尤其是近十多年以来,韩国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数量一直居于来华留学生首位,然而针对韩国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研究还很不够(丁崇明,2009),这一点在“了”字上也有很大体现,目前只有韩在均(2003)、徐丽华(2009)等少量研究。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强针对韩国学生的研究以适应更多学习者的要求。

“了”字从上世纪后半叶起就成为了学者争相研究的对象,比如孔令达(1986),金立鑫(1998),吕文华(2010)等都对“了”的语法意义、时体意义、句法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不断涌现新的成果。尽管如此,学界对“了”依旧争执不断。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了”分为表动作完成或实现的动态助词“了1”和表情况发生变化的语气助词“了2”。本文为了研究方便,参照马莹[1](2011)的观点,采用“句中了”(只要后面还有其他成分都叫“句中了”)和“句尾了”(所有位于句尾的“了”都叫“句尾了”)的说法。

二、偏误调查与分析

(一)偏误语料及类型

为了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本文语料均来自于笔者教学及跟踪调查所得原始语料,即南京晓庄学院2012级中级班韩国留学生的日记。笔者实习期间,在日记修改中收集了各类偏误语料241条,其中“了”字偏误近60条,占所收偏误的1/4。虽语料有限,但可看出“了”字偏误的严重性。为了深入调查,我们通过网络交流进行了一年多的跟踪调查,截至2014年3月共收“了”字偏误488条。为了观察的方便,我们对语料进行了分类和简单标记,由于主要探讨“了”字偏误,对句中其他偏误一并修改,但不做具体分析。

韩国学生“了”的使用偏误可分为三种类型:使用不足、使用过度和混用。本文所谓“使用不足”是指该用而不用,其中包括“了”与“过”及某些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P+(一)+VP”等其他结构的混淆。例如:

(1)我尝一尝,觉得不好吃。(“了中”[2]使用不足)

(2)我们来这里一百天过。(“了尾”使用不足)

本文所谓使用过度是指不该用而用,本文将所有不该用“了”而用的都称为使用过度,包括“(是)……的”等其他结构的错用。例如:

(3)我一个人看了凌晨两点。(“了中”使用过度)

(4)今天也是八点起床了。(“了尾”使用过度)

本文所谓混用是指该用“了中”而用“了尾”,或者反之,该用“了尾”而用“了中”。例如:

(5)我来南京以后,我的生活变化很多了。(混用)

为了更好地考察“了”的习得状况,我们还对其偏误比率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1 三种偏误类型所占数量及比率

表2 三种类型具体细分及所占数量与比率

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不足的比率是55.53%,使用过度的比率为32.79%,可以看出在无法判定该不该使用“了”的时候,学习者更倾向于不用。该结论在表2中显示的更为清楚,“了中”使用不足的比率远高于使用过度,可看出在“了中”使用中学习者更倾向于不用,而“了尾”的使用也是如此。我们认为,该现象的产生与其害怕犯错的畏惧心理有关。心理学认为,人在面对陌生挑战时,往往由于认知局限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保守应对。在汉语学习中,由于对“了”字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时无法判定该不该使用,为了避免错误,往往倾向于保守选择而不用。

由于语料收集局限,笔者仅收录了使用偏误的情况,没有对所有用例进行统计,但偏误高低差异与使用率有着密切关系。为了保证科学性,我们选取了“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书面语语料库进行了语料库统计分析,从而对照验证。通过检索得到相关语料2421条,有效语料共2041条。在全部语料中“了中”出现889次(43.55%),“了尾”1059次(51.89%),混用93次(4.56%),“了尾”使用率较之“了中”多170次(8.34%)。而偏误率如表3所示,“了尾”偏误率也远高于“了中”195次(13.99%)。

表3 “了中”、“了尾”出现率及偏误率

我们认为这可能与两者接触学习的时间早晚有关,而教师的教学和教材的编排在一定程度上对接触早晚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对所用教材——《汉语教程》[3]中相关知识的安排进行了考察,结果如下。

首先,在两者作为语言学习点出现顺序方面,“了尾”早于“了中”。该教材开始系统地对“了尾”的语法等知识进行讲解是在第一册(下)第26课——田芳去哪了。而“了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27课——玛丽哭了。其次,在“了”作为学习点讲解之前的其他知识点讲解中,“了尾”的出现要早于“了中”。该教材第一次出现“了”在第8课中的“三块?太贵了。两块五吧。”,该“了”为“了尾”。第一册(上)“了”共出现3次,均为“了尾”。且在第26课之前“了尾”的出现次数高于“了中”。正因为教材中“了尾”先出现,教师的教学也会相应地先讲授“了尾”相关知识,所以学生自然受其影响,先接触学习“了尾”。正是由于接触较早,使用频率高,才导致“了尾”偏误率更高,偏误率的高低与使用频率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二)常见偏误分析

1.使用不足

该类型偏误共271例,占总偏误的55.53%,其中“了中”89例,占总偏误的18.24%,“了尾”182例,占总偏误的37.30%。

A.“了中”使用不足

(6)※今天早上吃难吃的早饭。(今天早上吃了难吃的早饭。)

在某些动作明显表示完成意义时,动词(多为单音节)后一般需出现“了中”(温冰,2011)。作者本意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例(6)的“吃”表达完成义,动词后应出现“了中”以完整句意。

(7)※明天我和喜梁下课去fashion lady。(明天我和喜梁下了课去fashion lady。)

当句子中出现表示现在或将来的词语时,学生往往不使用“了”,因为他们已把“了”固化为过去时的词语。然而汉语有些句子表将来也使用“了”,“了”在语法范畴上表示“体”而非“时”,它只与动作或事件的实现与否有关,跟动作时间无关。例(7)为连谓句,学生只注意到“明天”而没有使用“了”,未发现“去fashion lady”的发生要建立在“下课”完成的基础上,所以少用“了中”。

(8)※我尝一尝,觉得不好吃。(我尝了尝,觉得不好吃。)

有些单音节动词重叠后“VP+了+VP”易与“VP+(一)+VP”产生混淆。重叠后“了”要用在重叠动词之间,一般情况下“VP+了+VP”表示已然,动作已经完成,而“VP+(一)+VP”表示未然,动作没有发生,如“拿给老师看(一)看”、“听我说说”等。例(8)是叙述一个已然事件,应该把“一”换成“了”。

B.“了尾”使用不足

(9)※我寒假就要回国家。(我寒假就要回国了。)

当句子中出现副词“要、就要、快、快要”等时,应出现“了尾”组成“要/就要/快/快要……了”结构以表示动作或事情将要发生(韩在均,2003)。例(9)虽有表示将来的状语,但动词前出现副词“就要”,所以需“了尾”与之同现。

(10)※馒头里面很奇怪,所以丢到垃圾桶里。(所以丢到垃圾桶里了。)

当句中所述情况或事件明显发生变化时,句尾一般要出现“了”以完整句意。例(10)存在一种状态的变化过程——馒头从手里到垃圾桶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应该加上“了尾”才合法。

(11)※木瓜很难吃,把它们丢。(木瓜很难吃,把它们丢了。)

“了尾”作为语气词具有成句的作用。例③的句尾应该出现“了”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语气,构造一个完整的句子。

(12)※我们来这里一百天过[4]。(我们来这里一百天了。)

“了”与“过”用法的混淆,两者都为动态助词,但“过”更倾向于表示过去的某种经历。例(12)重要是说明已经发生,“来了一百天”,而非经历,所以应使用“了尾”。

2.使用过度

该类型偏误共160例,占总偏误的32.79%,其中“了中”23例,占总偏误的4.71%,“了尾”137例,占总偏误的28.07%。

A.“了中”使用过度

(13)※下午六点,我们开始了做饭。(下午六点,我们开始做饭。)

在动词性谓语句中,若宾语为动宾式结构,动词后则不可再出现“了中”(崔淑燕,2008)。所以例(13)“开始”后的“了”应该删去,句子才成立。

(14)※我愿意了跟他出去。(我愿意跟他出去。)

汉语中的能愿动词,如“愿意、应该、可以”等并不表示具体动作,只是一种意愿,一般不与“了中”连用。例(14)中“愿意”表示一种意愿,不应再用“了”。

(15)※我一个人看了凌晨两点。(我一个人看到凌晨两点。)

动词后出现时间补语,不能用“了”,应该用介词结构“到……”——“VP+到+时间”。若使用“VP+了”则后面应该接宾语或者动量补语,如“看了电影”、“看了一天”、“看了两次”等。例(15)应把“了”改为“到”,表示看电视的时间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

B.“了尾”使用过度

(16)※我们大概九点回来了。(我们大概九点回来的。)

汉语常用“(是)……的”强调时间、地点、方式等,是对过去情况的表述,不可与“了”同现(崔立斌,2005)。例(16)错用“了”代替“的”是韩国学生常犯偏误之一。

(17)※今天的生词很多了。(今天的生词很多。)

在形容词谓语句中,“形容词+了”一般是表示性质状态或者某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如“她的脸红了”、“头发长了”等。若叙述客观情况,不表变化,则不应使用“了”,例(17)作者的本意只是客观叙述生词多,所以应删去“了尾”。若使用“了”表示变化,一般不可再使用程度副词,两者不可同现。

然而当该句子中出现程度副词时,两者可同现,同现后的句子作为一个始发句,用于说明条件、原因等,其后须出现后续句或隐含后续句才能自足(肖奚强,2000)。如例(17)若改为“今天的生词已经很多了,下次再学吧!”则成立。

(18)※我还没读完了。(我还没读完。)

汉语中表示对过去的否定要用否定副词“没”,而带“没”的否定句里动词后一般不出现“了”(徐建宏,2004)。学生往往只注意到是过去的事件便一味地都用“了”,这是把“了”等同于母语中过去时间词“?”的结果,导致所有叙述过去的句子普遍用“了”,而没有注意到其他限制因素。

但有些句子中“没”和“了”同现则是合法的,如某学生曾写到“好久没吃中国菜了。”便是个很好的例证。当否定词的前面出现时间状语“好久”的时候——“好久+没+VP+了”成立,因为此结构中“了”指向的是句子整体,而不是VP(姚芳,2010)。

(19)※今天的太极拳课很有意思,一直笑了。(一直在笑。)

当一个句子表示一种持续性的动作,即使发生在过去,也不能使用“了”。例(19)“一直笑”为过去进行时,指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笑”这个动作一直在进行,具有持续性,所以应使用表示进行的“在”代替“了”。

3.混用

该类型偏误共57例,占总偏误的11.68%,在三种偏误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

A.该用“了中”而用“了尾”

(20)※周末我们去吃一次韩国菜了。(周末我们去吃了一次韩国菜。)

当句子动作明显完成,应该在动词后使用表动作完成的“了中”。例(20)“吃一次韩国菜”已经完成,“了尾”多用,“了中”少用,所以应把“了尾”换成“了中”。

(21)※之后跟南姐姐聊天两个小时了。(之后跟南姐姐聊了两个小时天。)

离合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词语,不能等同于一般动词使用,其后一般不出现宾语、补语等其他成分,若出现其他成分则应放在离合词之间。例(21)中“了”和时间补语都应该用在离合词“聊天”之间,“了”表动作完成应该用于动词后,而非句尾。

B.该用“了尾”而用“了中”

(22)※上个月妈妈来了看我。(上个月妈妈来看我了。)

某些连动短语作谓语中心时,第一个动词后一般不出现“了”(郭伏良,2007),例(22)的“妈妈来看我”中“来看”是连动短语,“来”后不应出现“了”,加之作者本意是用“了”表语气,是对整个句子的修饰,所以应用“了尾”。

(23)※很长时间没吃了鸡蛋炒饭。(很长时间没吃鸡蛋炒饭了。)

当否定句中出现时量词,构成“时量词+没+VP+了”结构表示情况变化时,句尾应该出现“了”。例(23)句首出现了时量词“很长时间”,所以其“了”并非指动作完成的“吃了”,而是指向整个句子,表示“很长时间没吃”,应用于句尾。

三、偏误成因探讨

偏误成因是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体,也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韩国学生习得“了”的偏误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偏误实例,系统地总结产生偏误的重要原因。

(一)“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汉语作为孤立语的典型代表,其语法结构非常复杂,并有着一些特殊的使用规则,特别是虚词的用法很难掌握,其中“了”就是典型之一。正如孙德坤所言,现代汉语“了(le)”是一个很复杂的语言现象(孙德坤,1993),也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重难点。具体来说,“了”一般表完成,“了尾”既承担了表达语气的作用,又表示情况发生变化,附带着成句等复杂作用。而“了中”则一般表动作完成。但由于两者有着共同的语义来源,均由古汉语中动词“了”(了结、完了)虚化而来,具有语义相似性,所以很多时候存在“了1+2”的情况,无法区分,学界关于“了”字一直争执不断,这给学生习得带来一定困难,常常出现混用情况。也会产生如“木瓜很难吃,把它们丢”等“了尾”使用不足的偏误,往往就是不熟悉“了”字本身的成句作用等复杂用法而出现的。“了”的使用受动词性质、篇章、韵律、同现副词、句法结构、发生时间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学生往往记不住如此复杂的限制条件,顾此失彼,造成偏误。

(二)语际迁移,母语影响

韩语属于黏着语,形态变化丰富,在表达过去时的时候,动词后一般会出现过去时间词“”,而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了”作为虚词,往往使用于动词后或者句尾表示发生变化或语气。由于韩语没有相当于虚词“了”的成分,学生受母语影响,常把“”迁移到汉语中来,与“了”等同,凡是出现过去时间词的句子,如昨天、上个月等,一律使用“了”,如“上星期五没有教了生词”等“了中”使用过度的偏误,而没有表示过去时间词语出现的句子,如“我寒假就要回国家”等则产生该出现却未出现的“了尾”使用不足的偏误。而两者混用的现象中该用“了尾”而用“了中”的现象也多是由于母语迁移造成的,如“很长时间没吃了鸡蛋炒饭”等是跟韩语“”混淆造成的。“了”与“”虽有相似,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了”在语法范畴上属于“体”,主要表示动作或事件的完成实现与否,与说话的时间无关,而“”属于“时”范畴,主要表示动作与时间的关系,两者概念不同,不可等价互换使用。

(三)语内迁移,规则泛化

Selinker曾指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往往由于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好而造成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进而产生偏误。当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往往认识不到其局限性,而一味地类推到其他语言现象中,这就是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韩国学生在“了”字习得上也会如此。学习开始阶段,由于不了解其性质、用法、使用条件,只知道“了”一般表示动作完成,所以凡是表达过去的句子都使用“了”,如“昨天我没吃早饭了”等,也导致“了”与“(是)……的”等结构混淆,如“我是从韩国来了”。由于对知识点认识的局限导致的偏误,往往表现为“了尾”使用过度,如“今天的太极拳很有意思,一直笑了”,还包括“了中”使用不足,如“明天我和喜梁下课去fashion lady”等。此外,规则泛化还造成了一些该用“了中”而用“了尾”的现象。如,由于“了尾”的教学先于“了中”,使学生产生一种只要表过去,句尾都要使用“了”的错觉,导致出现“周末我们去吃一次韩国菜了”等偏误。

我们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偏误类型和偏误成因之间的主要对应关系,具体见表4。表中“+”标注的表示强相关,如“了”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会致使“了中”使用不足的产生。没有标注则表示相关性不强,并不代表没有相关的可能。

表4 偏误类型和偏误成因的主要对应关系

除上述三大主要致因外,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知识点的安排、学习者习得策略及其所处环境都会对“了”的习得效果产生影响,鉴于篇幅,此次不再详述。

四、结 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韩国学生在“了”字使用上易产生偏误,“了尾”的接触学习先于“了中”,所以“了尾”的使用率高于“了中”,这是学习者采取回避策略的原因。我们汲取前人经验,从使用过度、使用不足及混用三方面对其偏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介绍偏误基本类型,并总结出除母语负迁移外,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深入探究偏误原因一方面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推进二语习得研究和韩汉对比研究,加强研究的针对性,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注释:

[1]吉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

[2]为了行文方便,文中所有“句中了”标为“了中”,“句尾了”标为“了尾”。

[3]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为南京晓庄学院留学生精读课所用教材。

[4]此处“过”为虚词,不是动词。

崔立斌:《韩国学生对“了”的误用及其原因》,《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S1期。

崔淑燕:《韩日留学生“了”的习得——基于韩日留学生“了”的使用偏误调查研究》,《语言教学研究》,2008年第11期。

丁崇明:《韩国汉语中高级水平学生语法偏误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高玉敏:《汉语里的完成体和动态助词“了”的关系》,《语言应用研究》,2009年第7期。

郭伏良:《日本学生学习动态助词“了”的常见偏误与分析》,《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

韩在均:《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了”的常见偏误分析》,《汉语学习》,2003年第4期。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海外华语研究中心:《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DB/OL].http://www.globalhuayu.com/corpus3/ Search.aspx?QueryString=了&f=1|1-12,2014-07-01.

马 莹:《韩日俄三国留学生“了”字使用的偏误调查》,《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孙德坤:《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2期。

温 冰:《留学生“了”字使用偏误考察》,《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

肖奚强:《韩国学生汉语语法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2期。

姚 芳:《外国留学生“了”字句偏误分析》,《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4期。

An Analysis on Errors of“Le(了)”by Students from Korea

WANG Yiwe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10 China)

Chinese word“Le(了)”is a teaching difficulty and emphasi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and it's also very hard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Conducting an analysis on errors of“Le(了)”by students from Kore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rrors'types in“less used”“superfluous”“mixed”use corpus from our students'dairy we selected,and summarize the reasons of errors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ity of“le(了)”and transfer theory.Hoping the paper can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to learners,instructors and researchers.

“Le(了)”;errors;acquisition;reasons;KoreanStudents

H195.3

A

2221-9056(2015)03-0344-07

10.14095/j.cnki.oce.2015.03.004

2014-05-19

王艺文,女,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Email:1203716444@qq.com本文系2013年“暨南大学优秀本科推免生创新培育计划”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偏误语料过度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