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刘禹锡诗的思想性及艺术特色
2015-03-13叶春汉李克发
叶春汉 李克发
【摘要】刘禹锡是我国中唐时期的重要的著名诗人之一。论其诗的思想性,他是一位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至老不衰。论其诗的艺术特色:一是以精练含蓄著称;二是善于寄情于景物描写之中,语言平易简洁,而意象精当新颖。
【关键词】刘禹锡 诗 思想性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73-01
刘禹锡是我国中唐诗坛上重要著名诗人之一,他在有生之年,作诗八百余首,其中,有不少名篇佳作令人百读不厌、赞赏有加。本文现从刘诗的思想性及艺术特色略论如下:
一、刘诗在思想上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至老不衰,刘是一位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
从诗《学阮公体三首》中得以充分体现:“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诗人与挚友柳宗元一道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失败后长期遭贬。但,他虽在政治上遭受到沉重打击,却仍能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斗士精神,见诗《始闻秋风》中写道: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坚强进取精神。诗人作为中唐时期政治革新派中的一员,作为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表现出无比的爽朗和坚强。
刘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可品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十分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欣欣向荣。表现出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途的升沉。襟怀豁达、思想境界高远、意义深刻。“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诗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世人学习。
二、刘诗的艺术特色
刘诗最显著的特色有两点:
其一,以精练含蓄著称。
如诗《阿娇怨》: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此首诗在体现刘诗的精练含蓄上比较典型:如第二句“试开金屋扫庭花”中的“开”和“扫”两字用的精妙。可使人想象到阿娇的金屋之门虽有而常是关着的,以及满庭落花堆积的情景,显示出一个失宠皇后的典型环境。句中“试”字尤妙,如不开殿扫花,恐皇帝即来;开殿扫花,恐皇上又不来。只好试开一开、试扫一扫看,“须臾宫女传来信”,为全诗最紧张语。“须臾”之间会有什么变化呢?阿娇急于想知道,却又怕知道,却很怕听,但又不能不听。末句“言信平阳公主家”。以宫女的妙答结尾,一个“言”字充分突出了宫女的随机应变和善于园转。也表明了阿娇的怨愤,已达到了不能承受的地步。
其二,诗人善于寄情于景物描写之中,语言平易简洁、而意象精当新颖。
刘的诗作中以咏史怀古诗最为人赞赏。如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舊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首诗可谓诗是人最得意怀古名篇之一。在此文中逐句赏析如下: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乌衣巷到市中心的必经之地。桥、巷紧相邻。当时朝廷的重臣王导和谢安都住在此处,那时两处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风光无限。可而今,时过境迁,风光不在。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桥边已是野草萋萋,野花盛开,呈现一派荒僻景象。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夕阳西下的残照之中,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之景。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此首诗最精华之处,是千百年来,脍灸人口的名句。诗人不落俗套,不从正面浅露去写,而是出人意料的把笔锋忽然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筑巢的飞燕。如今的乌衣巷居住的不再是达官贵人了,而是普通老百姓。昔日王谢两家堂前的旧燕鸟,现在已飞入了平常的百姓家中去了。从诗里行间,我们反复听到了诗人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虽然景物寻常,语句浅显易懂,但却有一种含蓄之美,品读后,感到余味无穷。
在古今相接的大跨度时空中,常常注入了诗人源于苦难又沉潜凝聚的悲愤,使诗作给读者一种沉思历史的沧桑感。可以说,刘禹锡在中唐诗坛上享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名至实归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第二卷,1999年8月第一版。
[2]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3年12月第一版,2001年11月第25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