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2015-03-13张晓玲
张晓玲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郑州 450046)
财政部在2014年新颁布了一些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独有的一个规范计量的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这个准则不仅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而且重新规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计量基础、价格选择、估值技术,完善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框架,细化了公允价值级次披露的具体要求。我国对制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多年来一直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历程中体现。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经历了启用、禁用、有限定条件的使用一直到现在专门出台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这个过程也和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呈现同步。那么,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如何?它在具体运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各企业以后将要思索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企业使用的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是2006年颁布的。这是我国在禁用公允价值计量后的首次大规模引入,使会计计量属性增加到五个,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虽然对其应用条件和范围作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却没有出台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这就导致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公允价值取得上没有相关的参照,缺乏可行性,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受收到严重的质疑。
在具体的会计操作层面,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资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比较频繁,从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上看,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的比重还不到3.5%。这说明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公允价值采用观望态度。
表1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统计表
对于金融资产而言,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剧增,其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也在不断增加,上市公司2007—2014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比值趋势(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且前者比后者多。
表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值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受管制,环境不成熟,导致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降低
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引入一直是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这与我国的国情是分不开的。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发育不是很成熟,特别是金融市场。而且我国的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其中利率、汇率、价格还存在一些管制因素。部分市场活跃程度不高,出现操纵价格的现象。估值能力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市场参与者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程度较高,对产品的认知不合理;市场参与者中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其中个人投资者居多,但是个人投资者一般都比较偏好短线投资,对于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缺乏相应的意识;机构投资者的业务受到限制加上有很多机构还在建设当中,数量和资产规模都很小。所以说,无论是个人投资,还是机构投资者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市场不成熟,这样就很难使公允价值达到预期的公允效果。
(二)公允价值取得依靠很多主观因素,使其取得缺乏可靠性
虽然新准则规定了公允价值的三种估值技术,即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未来公允价值可获得的难度。但是,市场法下公允价值收到我国环境的限制不易取得的,所以我们国家常采用成本法和收益法。但是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需要大量的主观判断和认为的估计,使公允价值取得的可靠性受到质疑。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实务处理时,有很多的会计处理方法还必须依赖主观判断,这么多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很可能使公允价值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无论哪种方式获得公允价值的过程都是非常艰难和复杂的,并且获得公允价值的途径不唯一,导致公允价值信息缺乏可比性,其可靠性就更难以保证。如果公允价值难以合理估计,那么就不满足现行准则中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这也就限制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和推广。
(三)公司治理不完善以及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导致公允价值无法达到公允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的上市公司一直存在大股东通过关联方的交易对我国的中小股东进行侵害的行为,其中一种舞弊的行为就是通过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实现的,大股东通过对其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对于这些行为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和监管部门对其的管理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公允价值扭曲给上市公司带来的虚假信息的发生。
目前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还集中在以会计核算为主,其综合素质普遍不是很高。而公允价值的应用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状态,它的应用需要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才能达到完美的状况。这样就会导致现有的会计人员的素质无法达到公允价值计量所需要的较高的判断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也就是说,现有的会计人员的水平还远达不到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程度,也就使得公允价值的计量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允。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未来展望
(一)完善市场机制,建立企业交易数据库,使企业能够科学、合理地取得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否可靠取得,与我国的市场成熟度有很大关系。目前从我国市场情况来看,市场体系不完善和市场监管不严格都造成了企业的公允价值难以可靠取得。完善市场机制首先要从提高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开始,着重对多级市场培养,让更多的经济主体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来,逐步开放对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准入制度,实现经济主体的自由竞争。同时,国家应大力保护二级市场的发展,力求活跃交易的公开、透明和价格的合理,那么公允价值的取得就会容易并且可靠。同时政府要建立实时的企业交易数据库,同时建立实现信息的共享,实现公允价值的易得性,并可以开发一些监管软件实施动态监管,对数据及时进行更新,增强公允价值取得的时效性。
(二)发挥中介作用,加强与专业评估机构的合作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不断地扩展,会计与评估行业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加强独立第三方机构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评估机构的质量、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对资产和负债的评估与重估,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加强与专业评估机构的合作,强化对估值的监督。由于估值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考虑对公允价值估计的可获得性,提倡会计专业和评估专业的合作,评估师可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公允价值做出估计,企业运用评估师的结果作为公允价值,这样做不仅满足客户需要的公允价值可靠获得,还有利于会计和评估行业由于专业合作达成的一致意见。
(三)完善公司治理的同时加大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获得公允价值的内部支持。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加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提高公司决策的透明度,尽量杜绝出现关联交易,同时防范各种利润操作行为。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人员给予严惩,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平,对于出现虚假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一定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报告。保证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可靠的。公允价值取得的复杂性和完美性也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要熟悉与公允价值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具备相关的金融、审计、计算机等知识,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形成一个知识全面、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1]杨敏,李玉环,陆建桥,朱琳,陈瑜.公允价值计量在新兴经济体中的应用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12,(1):4-10.
[2]管考磊.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实证检验[J].财政监督,2012,(5):27-30.
[3]吕晓梅,李怡.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监管体系构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6):55-62.
[4]梅波.顺周期效应下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4):106-115.
[5]Khurana I.K.,M.S.Kim.Relative V alue Relevance of Historical Cost Vs.Fair Value:Evidence Frombank Holding compani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3,(22):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