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心林语堂

2015-03-12黄荣才

福建文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木梯林语堂童心

黄荣才

作为一个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不仅仅是他的成就,还有他的童心。

林语堂的童心,在他小的时候,犹如他念念不忘的西溪水,流淌不尽而且饱满和富有质感。“童年最早的记忆之一是从教会的屋顶滑下来。那间教会只有一个房子,而紧挨着一座两层楼的牧师住宅,因此站在牧师住宅的阳台上,可以透过教堂后面的一个小窗望下去,看见教堂内部。在教堂的屋顶与牧师住宅的桁桷之间,只有一个很窄的空间,小孩可以从这面的屋顶爬上去,挤过那个狭窄的空间,而从另一面滑下来。” 如今在平和坂仔,教堂大部分已经拆除了,我们无从站在阳台上看到教堂的内部,不过林语堂出生的阁楼还在,以林语堂故居的姿势站立,钩沉岁月。从那屋顶滑下来,至少也有四五米高,那时候的林语堂,胆量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大得很。林语堂还和赖柏英等小伙伴在河边玩水、捕鱼抓虾、做游戏、吐龙眼核看谁吐得远吐得准、拿碎瓦片或者小石头打水漂、一个人蹲下来让蝴蝶停在头上然后慢慢站起来看走多远蝴蝶不会被惊走,争强好胜地和一个落寞穷酸的秀才比赛撞钟击鼓。还有目光在龙眼树、荔枝树上的树梢“摸索”,相信如果有了发现,这“胜利果实”哪有幸免的理由?诸多种种,难怪林语堂在年老的时候,感慨“在我一生,直迄今日,我从前所常见的青山和儿时常在那里捡拾石子的河边,种种意象仍然依附着我的脑中”。

林语堂还时常和二姐林美宫联合起来编故事哄骗他的母亲杨顺命。在从厦门回来的时候,他们三兄弟不等船靠岸就弃船登岸,边跑边喊:“阿母,阿母。”或者装成乞丐的声音,向母亲讨一点水喝,或者蹑手蹑脚进屋,然后对着母亲大喊一声。因为调皮,林语堂受到惩罚,他被关在门外。也许这时候林语堂应该低眉顺眼,甚至装出个可怜或者后悔的架势,来博得大人的原谅,可是他居然把一块石头从窗户外丢进来,还带点挑衅的样子“你们不让和乐进来,石头代替和乐进来”。林语堂和二姐林美宫特别投缘要好,可是再要好也有矛盾的时候,毕竟是小孩子,年龄只相差四岁。和二姐冲突之后,他居然就在泥地里打滚把衣服弄脏,他得意洋洋地对姐姐说“你有衣服洗了”,因为姐姐是负责洗全家衣服的,就这么几个动作几句话,有点小聪明而又调皮的林语堂就向我们走来,从一百多年前的那条土路上。

在平和林语堂故居,有架木梯,从地面房间连接到小阁楼,不知道林语堂从小是否把这木梯当作玩具。记忆之中,闽南的许多人家都有这样的木梯,小孩子喜欢顺着木梯的一边往下滑,即使偶尔摔倒了也乐此不疲。根据猜想,林语堂不会放过这简单而充满乐趣的游戏。从屋顶往下滑的事情林语堂都敢做,何况这木梯?但木梯如林语堂一般平和,不会争名夺誉。故居旁的铭新小学教室,承载了林语堂许多童心却是不容置疑的。

教室不大,也就十来平方米的样子。1900年,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创办了这么一所教会学校,以供教徒的子女上学,老师是由教会的人员和教徒轮流担当,也是义务的。六岁的林语堂也就在这所学校里接受启蒙教育,直到10岁离开平和前往厦门就读。教室里的课桌椅,简单,甚至有点破旧,是四个人一张的长条桌和长椅。据说林语堂当年是坐在第二张桌子右边的第二个位置,有不少的游客就喜欢在那个位置坐下来,期待汲取一点大师的灵气。教室里有一张讲台桌,是当年的原物。当年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就站在这张桌子后面开始他的教学。林语堂记得父亲讲课的时候,是普通话一遍,闽南话一遍,如教学生说“我是我”的时候,前一个“我”是普通话,后一个“我”就是闽南话了,这样的教学方式颇有点因地制宜的味道。

在八岁的时候,林语堂居然写了一本教科书,一页是课文,接着一页是插图。这本教科书是林语堂秘密写的,曾经很细心不使别人看到。等到被林语堂的大姐林瑞珠发现,林语堂还很难为情。不过不久之后,林语堂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能背诵这页课文:人自高,终必败;持战甲,靠弓矢;而不知,他人强;他人力,千百倍。另一页是写一个蜜蜂采蜜而招到焚身之祸的故事。有一张画,上面画着一个可以携带的小泥火炉。课文林语堂后来忘记了,只记得同样是道德教训的意味,林语堂的童心已经长了翅膀。也是在这间教室,聪明的林语堂曾经和老师来个“锋尖对麦芒”。当时林语堂的某个老师给林语堂作文的评语是“巨蟒行小径”,言说林语堂作文的拙笨,词不达意。这句评语让林语堂大为不服气,他也就毫不客气,来个“小蚓过荒原”,这对子让林语堂颇为得意,期间的较真痕迹也颇为明显。在这间教室内外,林语堂接受的启蒙教育非常繁杂,有基督教、有佛教、有道教,也有传统文化,这些东西塞进林语堂幼小的心灵和脑袋,慢慢发酵,或许这造就了林语堂的儒家思想、道家情怀和基督教徒的人生。

在林语堂还是个快乐儿童的时候,曾经有许多梦想。从八岁写书想当作家,到曾经从井里打水的时候,梦想能发明一个改良的吸管,可以使井水向上流升,自动地一直流到菜园;林语堂还曾经以发明中国药粉治疗外伤为戏,名之为“好四散”,而且对其药效深信不疑。以及后来想当英语教员、物理教员,开一家辩论商店等等,无不充盈着童心的幻想。

无论如何,林语堂是个童心十足的人。说他聪明也好,调皮也好,林语堂在小时候,他的真性情和童趣得以尽情挥洒,度过快乐的童年,这给林语堂的人生奠定了基调,让林语堂的生命轨迹充满了欢乐。林语堂曾经说过:“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康健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在这条件之下生长起来,没有人是走错的。”童年的林语堂,内心没有阴影,他的人生基调自然就是快乐。

林语堂的脚步越来越远,但林语堂的童心却没有消失。林语堂的发明,其实是他童心的延续,他在小时候,就对机械等感兴趣。林语堂的“明快打字机”、不用挤牙膏的牙刷、编写开明英文读本,一本一本写书等等,无不隐藏着他小时候的梦想痕迹,承载着他童心的成长。

在生活的细节方面,更是体现林语堂的童心。他吃厦门的博饼,要吃得嘴角流油才是痛快。吃炖猪蹄的时候,林语堂会让猪蹄那层薄薄的油膜粘在嘴巴上,让油膜不至于破掉。或者利用嘴的张合吐出很长的丝来,就像一只蚕一样。他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将胡椒粉放进自己的鼻孔里,使自己不断地打喷嚏。他逛商店的时候,因为老板是讲闽南话的,林语堂和他谈得不亦乐乎,为了不至于不好意思,他隔一会买几样东西,聊天之后,发现自己买了不少暂时用不上的东西。还有他因为卖东西的小孩子会脸红,居然也买了一大堆的东西。

林语堂平时会带女儿上街买鸟,得意洋洋地提着个鸟笼,收获了不少孩子的快乐。他将蜡烛油滴在桌子上,待其将硬未硬之时用刀子之类的工具将其雕刻成各种东西的样子,用胶泥和滴流的洋蜡做成有颜色的景物和人像,摆在玻璃上,籍以消遣自娱。他在成人之后喜爱和孩子们吹肥皂泡,玩得津津有味。他很迷“米老鼠”和“唐老鸭”。林语堂时常和外孙一起出去观察蚂蚁窝、捉螃蟹、钓鱼。在钓鱼时林语堂有时会将廖翠凤的指甲油涂到做鱼饵的苍蝇翅膀上,他说这样苍蝇都有了笑容,不会因为即将被鱼儿果腹而闷闷不乐了。他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剪下来,和林太乙两个孩子的照片合成在一起,自称“我们三个孩子”。廖翠凤上街买菜,林语堂和两个孩子躲进衣柜,等廖翠凤进屋找人:“人呢?人都到哪里去了?”三个人从衣柜冲出来,扑到廖翠凤身上,或者躺到床上,乐不可支。以上种种,即使是小孩子的行为,估计也会被大人笑骂是调皮捣蛋,没个“正型”,何况林语堂当时已经功成名就,是一个名人了,就是姑且不说他的名气,仅仅是一个成人,要有这样的行为已经是很难的了,或者不自然,或者压根做不出来,但林语堂不会,林语堂把这些事情做得再自然不过,还很得意。林语堂的这些得意,我想可以从林语堂坚持的“顺乎本性,就是天堂”这句话中找到那么一丝丝隐藏的依据。

林语堂的童心还不止如此。林语堂在工作之余,教女儿们在门口骑脚踏车,林语堂在车后推,然后放手,大声叫林太乙踩踏板,林太乙摔倒了,林语堂就跑过来扶她起来,说不要紧,要摔倒几次才学得好。外出旅行的时候,“他倜傥不羁,我行我素”,火车的窗户开着,林语堂拿一张报纸伸手出去让风把报纸撕裂,要女儿们也这样玩。林语堂自己的童心不仅仅表现在室内或者外人不易看到的场合,即使是公众场合,他也是如此地不在乎,尽情释放自己。林语堂的童心还会延伸,就是在七十多岁的时候,林语堂送回香港的女儿林太乙到机场,在机场咖啡室喝咖啡的时候,从窗外看见一架飞机降落,一小队士兵跑过去迎接。林语堂见了叫道:“快点来看,什么大人物到了!”他跑到窗边看,廖翠凤也跟了过去。这样的举措让林太乙哑然失笑,当时的林语堂,自己已经是个大人物了,却还如此的孩子气。

即使不是自己参与,看到一些东西,林语堂也让童心之乐洋溢。“看小孩吃西瓜,或水蜜桃,瓜汁桃汁入喉咙兀兀作响,口水直流胸前,想人生至乐,莫过于此,不亦快哉!?看电视儿童合唱。见一小孩特别起劲,张口大唱,又伸手挖鼻子,逍遥自在。不亦快哉!?大姑娘穿短裤,小闺女跳高栏,使者学究掩面遮眼,口里呼‘啧啧!者者!不亦快哉!”这是林语堂所写的《来台后二十四快事》中的三则,很简单的生活,很浓郁的情趣。人到老年,居然还有如此感觉,难怪童心未泯。

林语堂的童心,其实从平和开始,就一直伴随林语堂。林语堂曾经说过 “在造成今日的我之各种感力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身受者为最大”、“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之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因为生活在平和,生活在坂仔,童年的一切给了林语堂太为深刻的印象,尤其那“简朴”的童年生活,“因为与自然得有密切的接触,令我的心思和嗜好俱得十分简朴”,这成为林语堂生命力的基调,奠定了他的性格。所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生活的过程如何,林语堂都保持了生命最初的调门。四十岁的时候,林语堂写了一首《四十自述》的诗,最后一句是:“一点童心尤未泯,半丝白鬓尚且无。”诗句里,可以看得出林语堂多少有点洋洋得意。其实,何止在四十岁,就是在以后的日子,林语堂也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是典型的“顽童”。人上了年纪,还有如此的“童心”,可谓是人生一大幸福。

我很羡慕林语堂的童心和“孩子气”,林语堂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一个“睁圆眼睛注视这极奇异的世界”的孩子,像一个小孩子进入一个大丛林,“时或停步仰望星月,俯看虫花”,一切皆从自己的本能出发,可以想象得出林语堂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得意而旁若无人。正是这孩子气,这份童心,让林语堂保持了纯真、简朴,让他永远爱真、爱美,闲适、平和。他到了七十六岁高龄时,在写作《我的家乡》的时候,浓墨重彩地写下:“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环境和思想,和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于家乡的环境所赋予我的一切,我都感到很满意。”

林语堂,因为童心和孩子气而如此可亲可爱。我们甚至可以招呼他一声,可爱的老头林语堂。

责任编辑 林 芝

猜你喜欢

木梯林语堂童心
墙角的木梯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好玩的梯子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探访林语堂故里
木 梯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为旧木梯刷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