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屠格涅夫与沈从文的创作特色
2015-03-12曲文洁
内容摘要:沈从文的创作受到了屠格涅夫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来探讨二者在创作手法上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沈从文 屠格涅夫 创作手法
沈从文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用屠格涅夫写《猎人笔记》的方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使人事凸浮于西南特有明朗天时地理背景中。一切还带点“原料”意味,值得特别注意。由此可见,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不论在题材上,还是在对大自然的描绘上都与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有着很多共同之处。
一.《猎人笔记》和《湘行散记》在创作艺术上的相同之处
1.对大自然的眷恋
在屠格涅夫笔下,俄罗斯的自然风景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俄罗斯那广阔的平原、富饶的田野、茂密繁盛的橡树林,色彩斑斓的花鸟,这一切都被描绘的栩栩如生。如《幽会》“到处洒满阳光,透过那些欢腾嬉闹的树叶,看得见浅蓝色的天空,它仿佛在闪闪发亮”这足可以表现出少女此时的心境。等到那个薄情郎无情的抛下她而离去的时候,林中的景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那阳光“似乎也变淡了,变冷了”。可见屠格涅夫在描绘自然时并不是冷漠的、纯客观的,而是融入了主观的情感,赋予了自然灵性与浓浓的情感色彩,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沈从文的小说叙事常常是半叙景物,半叙人事,让它从两相对照中形成一种特别空气,必然容易产生动人效果。这种叙述手法显然是受到屠格涅夫的影响,《湘行散记》犹如一段段柔美的音乐,构成一曲完整的湘西之歌“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有古代巢居着的遗迹,石罅隙间横横的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地搁在木梁上,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只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谭中来去如飞”。这里所描绘的湘西自然地理风光与古代文化遗迹与悠久的民俗融合在一起,愈增添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现实的真切感。
2.对本土文化的挚爱与忧思
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体现着人文气质与隐藏着淡淡的忧思,两部作品都有着厚重的历史意蕴。《猎人笔记》中那些呻吟在农奴制狭的农民们不仅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与权力,就连他们的思想也被吃人的农奴制度所同化、驯服。在《来自美丽的梅奇河畔的卡西央》中的主人公卡西央,是个说话声音“差不多和女人一样柔和”,“追求真理”却受尽农奴制度凌辱。屠格涅夫对卡西央的描述就是对不合理的农奴制的控诉,表达出他对与自然香契合的理想生命状态的呼唤。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迷人的湘西世界,作者在极力的讴歌、赞美这一民间文化世界的自然与人性之美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这一世界中存在的种种缺憾与野蛮的因素。沈从文对湘西人命运忧思,展现出这一片神奇的土地的历史发展轨迹与外部势力入侵的悲剧性命运,对他深爱的故土给予了真诚的人道主义关怀,同时面对现实,又感到痛苦与无奈。
二.沈从文对屠格涅夫创作艺术上发展与创新
二者在创作过程中都追求一种“诗意的现实主义”,但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及个人经历的不同,在创作风格上二者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1.因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导致的创作艺术的差异
众所周知,影响屠格涅夫创作的是西方文化,巴尔扎克、福楼拜和莫泊桑都对其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对人物、事件及景物的描绘具有较高的精确性与逼真性。如他在《猎人笔记》中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俨然一副油画一般细致精确。而沈从文的创作根植于中国的传统小说,他是从湘西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和领悟世界的,他习惯从一个湘西普通民众的视角来对当地发生的人与事做出价值的判断。在他的创作中融入了湘西本土文化和当地的蛮族文化气息,在稍显原始化的文化中流露着一种自然魅力,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字里行间显示出作者对家乡文化的眷恋。
2.两位作家在创作中的悲剧性的不同
屠格涅夫笔下的人物具有较浓重的悲剧与宿命论的色彩,他们的命运与生活是一个彻底的,轮回的,无法改变的悲剧,使人读起来感到一种沉重与压抑,而沈从文更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他能正视当时外来文化的入侵对湘西人命运的改变,虽有着淡淡的忧伤,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宿命思想,在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湘西人在大自然中熏陶中所表现出的朴实与倔强,能挖掘出一种人性的美,这也正是沈从文在作品中向我们展现的一种永恒的生命的价值,不仅有哀婉与痛惜,还有乐观与憧憬。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湘行散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2]屠格涅夫《猎人笔记》[M].张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沈从文《从文自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作者介绍:曲文洁,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