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对脑力疲劳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5-03-12李思康

重庆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脑力迷宫穴位

武 燕,刘 茜,李思康

(1.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康保系,安徽芜湖241000;2.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针灸科 241000)

亚健康是现阶段中国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疲劳是亚健康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1]。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脑力疲劳的发病率急剧上升。目前,现代医学对脑力疲劳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为主。穴位埋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2],其对脑力疲劳的治疗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实验通过观察脑力疲劳型大鼠穴位埋线治疗后学习记忆能力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穴位埋线对治疗脑力疲劳可能的作用机制,取得了一些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SPF级12周龄大鼠3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40±25)g,合格证号:SCXK(沪)2007-0005;一次性使用埋线针(7-0),批号:YZB/苏0244-2010;可吸收蛋白埋线(4-0),八臂迷宫测试系统,RM-200型;睡眠剥夺水箱;模拟水环境水箱;大鼠ACTH定量检测试剂盒(Rat ACTH ELISA Kit,48T)和大鼠GC定量检测试剂盒(Rat GC ELISA Kit,48T;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 将实验大鼠按体质量大小及雌雄分为3组:健康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穴位埋线组采用睡眠剥夺水箱进行每天不足5~6h睡眠的睡眠剥夺,健康组在同一时间段内放入模拟水环境水箱内,动物模型制备时间为3周。

1.2.2 治疗方法 健康组和模型组不需要给予任何治疗,穴位埋线组在动物模型制备的同时给予穴位埋线治疗。(1)穴位选取及定位参照《实验针灸学》[3]进行穴位定位。百会穴:在头部,当顶骨正中;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5 mm之两旁肋间;足三里穴:在后肢膝关节下方当腓骨小头下约5mm处。(2)穴位埋线方法:75%乙醇消毒大鼠穴位局部皮肤,可吸收蛋白埋线置入一次性使用埋线针(7-0)的针管内,以毫针斜刺的方法将埋线针刺入穴位(皮下组织或肌肉层),拇指推动针芯,将蛋白线埋入穴位,每天揉按穴位1min。上述治疗在动物模型制备的第1、7、14天各进行1次。

1.2.3 观察指标 (1)一般情况观察:在实验前及实验第7、14、21天观察各组大鼠的体质量、毛色及精神状态等情况。(2)八臂迷宫训练成绩观察:在实验的第1~2天,将每只大鼠每日1次在八臂迷宫中放置1min,进行环境适应。实验第3天开始,每只大鼠每日禁食12h后进行测试。方法:测试前,迷宫各个臂端小槽内均放置食饵。将大鼠放置于中央区域,保持安静10s,开启所有的小门后,通过监控系统观察实验大鼠在迷宫中的活动情况。大鼠自中央平台进入各臂,当其后肢完全进入任一臂门时视为进入该臂。观察指标包括:(1)觅食总时间,即每只大鼠完成觅食所有食物过程所用时间。(2)错误臂数,即在觅食期间重复进入已吃过食物的臂的次数。(3)相关激素水平浓度测定,在实验第21天,处死大鼠并采血。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内源性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方差齐性检验应用Levene法。根据方差齐性与否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大鼠一般情况比较 实验前,3组大鼠毛色白,均匀有光泽,神态安静,动作健康;实验第7天,模型组与穴位埋线组大鼠毛色、神态如前,但其行为的警觉性提高,对周围刺激反应强烈;实验第14天,模型组与穴位埋线组大鼠毛色发黄,缺少光泽,均有掉毛现象,表现出易“激惹”现象,对抚摸、抓取等刺激表现出逃避行为,穴位埋线组大鼠的外观及行为表现介于健康组与模型组之间;实验第21天,模型组大鼠明显消瘦,披毛蓬乱,毛色枯黄易掉落,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自主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淡漠,出现明显的疲劳和虚弱表现,穴位埋线组大鼠的外观及行为表现介于健康组与模型组之间。

2.2 3组大鼠体质量比较 实验第7天与实验第1天比较,健康组大鼠体质量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14天,模型组大鼠与健康组比较,体质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大鼠与健康组比较,体质量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21天,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大鼠与健康组大鼠比较,体质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体质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过程中3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情况(±s,g)

表1 实验过程中3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情况(±s,g)

*:P>0.05,△:P<0.05,与同组实验第1天比较;▽:P<0.05,与同组实验第7天比较;▼:P<0.05,与同组实验第14天比较;▲:P<0.05,与同时间点健康组比较;□:P>0.05,◇:P<0.05,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

组别 n 第1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健康组 12 241.72±14.11 248.21±15.12* 220.72±9.87△ 208.27±11.32△模型组 12 244.32±15.41 224.80±15.06△▲ 178.11±15.27△▽▲ 126.18±15.19△▼▲穴位埋线组 12 242.31±15.53 224.39±17.06△▼▲ 179.28±14.50△▽▲□ 139.24±14.43△▼▲◇

表2 实验过程中3组大鼠八臂迷宫觅食总时间比较(±s,s)

表2 实验过程中3组大鼠八臂迷宫觅食总时间比较(±s,s)

*:P<0.05,△:P>0.05,与同时间点健康组比较;▽:P<0.05,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

组别 n 第3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健康组 12 432.70±32.32 280.13±25.64 203.12±32.25 130.19±25.99模型组 12 456.91±35.39△ 422.17±20.95* 330.38±21.38* 317.74±21.81*穴位埋线组 12 453.21±36.44△ 329.11±19.97*▽ 228.07±22.30*▽ 156.93±20.76*▽

表3 实验过程中3组大鼠八臂迷宫觅食错误臂数比较(±s,臂)

表3 实验过程中3组大鼠八臂迷宫觅食错误臂数比较(±s,臂)

*:P<0.05,△:P>0.05,与同时间点健康组比较;▽:P>0.05,▼:P<0.05,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

组别 n 第3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12 6.17±2.04 4.17±1.53 3.33±1.72 2.25±1.06模型组 12 6.33±1.61 5.50±1.17* 5.17±1.53* 4.75±1.14*穴位埋线组 12 5.92±2.07 4.33±1.50△▽ 3.58±1.16△▼ 2.33±0.89△▼健康组

2.3 八臂迷宫训练成绩

2.3.1 觅食总时间 实验第3天,3组大鼠八臂迷宫觅食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14、21天的测试显示,3组大鼠八臂迷宫觅食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最长,穴位埋线组次之,健康组最短,见表2。

2.3.2 错误臂数 实验第3天,3组大鼠八臂迷宫觅食过程中,错误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天,模型组大鼠的错误臂数高于健康组和穴位埋线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4、21天,模型组与穴位埋线组大鼠的错误臂数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大鼠的错误臂数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4 实验结束后3组大鼠血清ACTH与GC浓度比较(±s,μg/L)

表4 实验结束后3组大鼠血清ACTH与GC浓度比较(±s,μg/L)

*:P<0.05,△:P>0.05,与健康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

组别 n ACTH GC健康组12 27.75±1.34 5.44±0.84模型组 12 54.19±4.41* 9.34±1.70*穴位埋线组 12 36.32±3.33*▽ 5.58±0.66△▽

2.4 相关激素水平浓度测定 实验结束后,模型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的血清ACTH浓度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大鼠的血清ACTH浓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的血清GC浓度高于健康组和穴位埋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的血清G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脑力疲劳是生理性疲劳的一种,是一种缺乏动机与警觉的主观感觉,主要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抑郁、失眠等,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种类型[3]。中国近年的调查表明,脑力疲劳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在某些行业(科研、新闻等)发病率高达50%,不但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更是事故高发的主要诱因之一[4]。脑力疲劳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大部分研究表明,它与内分泌功能异常,尤其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5]。HPA轴是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调节通路,在应激反应中发挥核心作用[6]。社会环境、职业因素等引起的长期反复的社会心理应激状态,会导致机体HPA轴过度激活,促进垂体ACTH及肾上腺髓质GC的分泌,从而改变应激相应的行为[7],表现出机体出现学习和记忆障碍、精神障碍等多方面的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脑力疲劳的症状。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治疗技术的新发展,它将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刺血效应、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和组织疗法效应等多种刺激方式融为一体,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的刺激冲动,从而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起到治疗作用[8]。脑力疲劳在中医里属于“虚劳”、“不寐”、“百合病”等范畴,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百会为督脉要穴,入属于脑,具有开窍醒神、清利头目、通达脑气之功,故其对治脑力疲劳有肯定的作用[9]。肾俞为肾的背俞穴,是补肾益气、滋肾养阴、填精益髓的常用穴,研究证明,针灸肾俞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疲劳症状[10]。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具有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的重要作用,针刺足三里可对机体免疫反应产生影响,促进疲劳状态的恢复[11]。

本实验研究表明,脑力疲劳模型大鼠的学习认知能力较健康组大鼠显著下降,血清ACTH与GC浓度显著升高。通过穴位埋线的方式刺激百会、肾俞、足三里可以明显提高脑力疲劳模型大鼠的学习认知能力,并使血清ACTH与GC浓度趋于正常水平。穴位埋线通过影响血清ACTH与GC的水平,调节HPA轴的功能,可能是改善脑力疲劳模型大鼠临床症状的机制之一。

[1] 刘艳艳,程静茹,余克强,等.疲劳型亚健康小鼠模型的研制[J].广东医学,2012,33(1):21-24.

[2] 关玲,左芳.穴位埋线技术标准化研究——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的制订说明[J].中国针灸,2009,29(5):401-405.

[3] 郭义,方剑乔.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154-157.

[4] 林志芳,马文领,徐冬梅.脑力疲劳发生机制及其预后[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1):34-35.

[5] 徐建芬.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研究进展[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3):59-72.

[6] 李君芳,赵晖,张秋霞.黄芪穴位注射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1):941-943.

[7] Hartigan O,Connor DJ,Poon C,et al.Human CD4+regulatory T cells express lower levels of the IL-7receptor alpha chain(CDl27),allowing consistent indentification and sorting of live cell[J].J Immunol Methods,2007,319(12):41-52.

[8] 郭爱松.穴位埋线疗法研究近况[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7):89-91.

[9] 乔瑞瑞,燕平,刘明菲,等.电针“百会”“神门”“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ACTH、CORT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2):156-158.

[10] 谭丽君,诸毅晖,符惠果,等.浅析针灸足三里、肾俞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3):8-10.

[11] 宋书,昌卢,智陈华.足三里穴证治机理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2):38-40.

猜你喜欢

脑力迷宫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脑力百分百
大迷宫
迷宫
捕网迷宫
创造独一无二的迷宫
脑力对对碰
脑力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