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造课堂教学亲近感的策略
2015-03-11刘海波陈晓霞
刘海波 陈晓霞
摘 要: 本文界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亲近感的含义,指出了这是一种授课教师在学生心里形成的可以亲密接近的知觉状态;分析了营造课堂教学中的亲近感的意义,即更符合教学规律、更易引起学生共鸣、增强学习效果、符合时代要求;重点探讨了营造课堂教学中亲近感的六种策略,包括转变对学生的态度、呼应学生的求知心理、突出授课事例的接近性、注意口头语言符号的时新性、注意非语言符号的合理使用、适当地进行自我表露。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亲近感 运用策略
亲近,意为亲密地接近①,亲近感是人对知觉对象的一种可以亲密接近的心理状态。课堂教学中的亲近感是授课教师在学生心里形成的可以亲密接近的知觉状态。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②。学生通过对教师音色、语速、声调、外貌、手势等方面的综合感知决定其是否形成能与教师亲密接近的知觉状态。
与亲近感相对的是一种居高临下、权威严肃的疏远感。两者比较,前者当然更受学生欢迎,更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学生的态度决定学习结果。学习进步的前提是学习者打开心门。教师的亲近感使学生易于引起共鸣、进入学习状态并增强学习效果。而且这种亲近感使得学生心理更放松,思维更活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相信自己从而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与能力,这正符合培养具有创造性个体的时代要求。
那么如何营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亲近感呢?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几个策略。
一、转变对学生的态度
将对学生的态度由俯视转变为平视,把自己由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言由心生,一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其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决定了其给学生的感觉。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告诉我们,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不同人性认知,如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或者复杂人等,会带来不同的管理方法和领导风格,也会带来不同的与管理对象的人际关系。同样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的俯视态度,认定学生无知、懒惰,只会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必然会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同时给学生以疏远感;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平等的态度,认识到学生能主动积极探索未知,与教师教学相长,那么必然会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在表述的内容和语气上给学生以亲近感。
二、呼应学生的求知心理
学生花费时间进入课堂,都是带着一定的知识渴求来的,面临成长的烦恼。他(她)们渴望有人指点迷津,这种需要如果从老师的讲授中得不到满足,他可能就会开小差或者与周围同学聊天。所以教师的授课内容一定要有信息含量。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在定量测度信息时,把信息定义为随机不确定性的减少,亦即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③。教师授课的内容不能陈词滥调、老生常谈,一定要弥补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让他豁然开朗或有所启发。这要求教师要下工夫备课,以己昭昭使人昭昭。
要注意首因效应的影响。首因效应是心理定势的一种,是指人们对事物开头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并且对事物开头部分的印象会对其后的认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心理现象。我们要在一次课的开头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意识到这节课的重要价值。可以在上课之初就用设问或者安排导入案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突出授课事例的接近性
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都需要列举事例作为论据。这些事例都应具有接近性,包括时间的接近性和地域的接近性。
时间的接近性强调事例的鲜活,时间越接近讲课时间越能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现在每天发生无数事件,互联网使我们很方便地获取这些资讯。虽然学生能上网,但备课的专业性、居家的便利性使得教师在掌握信息的全面性、深刻性、系统性上拥有明显优势。移动互联时代让教师可以从每天发生的众多事件中发现、思考并制作与自己授课内容相关的案例,随时更新自己的教案。当然,这要求教师比较熟练地操控智能手机、电脑等信息工具。
地域的接近性强调从空间距离上越接近学生的事例越能引起学生共鸣,国内优于国外,本地优于外地,最好是学生身边的事情,因为学生如果有所见有所闻就会有所思。教师选用这些事例,能让学生很快掌握运用课程知识分析客观事物的思路和方法,也能让学生自然感到教师的授课内容接地气。
四、注意口头语言符号的时新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播符号包含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两大类。注意口头语言符号的时新性,也就是用学生熟悉的、流行的时新词语讲述课程内容。教师在授课中必要的专业术语当然要用,但是如果在扩展讲述中始终使用抽象程度很高的术语,受传者的学生听着会很累,时间一长,自然就会兴趣索然,敬而远之。所以,课堂教学语言的深入浅出是必要的。这里的浅出就是用学生所熟悉的语言作为课堂讲授的重要辅助工具。从“HOLD住”到“来自星星的你”,从“我和我的小伙伴惊呆了”到“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从“大黄鸭”、“哭昏在厕所”到“且行且珍惜”,当学生在课堂上听到这些热词新句时,一定会倍感亲切并点燃听课的热情。
当然,时新语言可以与调味品不能当主材,其使用要有个度,不能乱用,也不能滥用,毕竟课堂不是茶馆,表达的严谨性应当是教学语言风格的主流。
五、注意非语言符号的合理使用
非语言符号是人们在交流中能指代特定意义的除了口头语言与书面文字之外的各种符号外,眼神和空间距离对营造教师课堂亲近感的帮助也比较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教师用和蔼的眼神望向学生的时候,再调皮的学生也会端坐起来,好学的学生则会报以会心的微笑。教师的目光就像太阳,要普照大地,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而在那些勤学的、走神的学生脸上则可以多做些停留,前者重在鼓励,后者意在提醒。教师的目光可以环视、扫视,也可点视,这时教师的眼角和嘴角如果微微上翘,与和蔼眼神配合就会形成一股和煦的春风,吹开它所触及到的每个学生的心门。endprint
眼神的交流如果距离太远的话,则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注意保持好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人际距离的符号性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的,其名言是“空间也会说话”。他认为人际距离与人际关系有很大联系:关系越密切,距离就越近。他将人际距离划分为四个区域:小于1.5步的,属于家人或密友之间的亲密区;1.5步至4步的距离,属于熟人或朋友之间的熟人区;4步至12步,属于陌生人之间的社交区;12步至25步,属于公共讲话的演讲区。如果教师固守在讲台上或者电脑操作台前,那么和学生的距离基本都在4步以上,这必然造成学生对教师的疏远感。所以,教师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一定要走下讲台、离开电脑操作台,走到每个学生的4步以内。这样的近距离交流会让学生产生“老师是在给我讲课而不仅仅是给我们讲课”的亲近感。离开操作台,电脑课件的操控怎么办?无线鼠标可以搞定。
六、适当地进行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是人际传播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难以从其他途径获得的。自我表露的内容包括低危险度的个人情况与经历的简介到高危险度的个人隐私、家庭收入及对他人的看法与评价。自我表露的价值在于可以让人们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因为人们在告知他人自己情况的遣词造句的过程中就有一个思考整理的过程。由于一个人的自我表露常常可以引起交流对象的自我表露,因此可以加深对他人的了解。而随着双方认知程度的加深,必然会推进彼此的人际关系。学生普遍对任课教师有好奇心,渴望了解教师的经历、家庭状况和对时事热点的看法。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当地表露对人生及家庭生活的感悟、面对择业择偶难题的个人经验、对时事热点的个人看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受到学生的高度关注,迅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当然这样做还可以给学生以正面的借鉴与启迪,践行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理念。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S].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第5版:1105.
②李毓秋,梁栓荣,姚有记.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第1版:108.
③C.E.Shannon.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BSTJ,Vol.47,379.
参考文献:
[1]钟义信著.信息科学原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
[2]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美]唐·库什曼著.人际沟通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