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分析
2015-03-11黄凤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江西省鹰潭市335000
黄凤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江西省鹰潭市 335000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分析
黄凤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江西省鹰潭市335000
摘要目的:探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行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共98例,依据单双号法抽取49例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另49例行集束干预策略,设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95,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0.8±4.2)d、(23 141±7 541)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8.2±5.4)d、(29 410±8 421)元;实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028,P均<0.05)。结论:采取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ICU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ICU病房常会对危重病患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对患者的病症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却也容易引发患者的相关性感染。患者一旦出现此类感染,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更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选取我院ICU病房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共98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2]。将其依据单双号法分成两组:实验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38.5±3.2)岁。对照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37.9±3.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可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患者进行对照实验的可比性较高。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次实验的目的,在知悉了研究的方法及目的后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予常规穿刺置管,穿刺及更换敷料前,将双手洗干净,以置管位置为中心,向外延伸在至少为10cm半径的范围内进行消毒,消毒液采用安尔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穿刺位置,通常可在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等部位进行穿刺。穿刺后需进行无菌处理,对穿刺端采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为避免感染,要定期更换导管及敷料,在未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情况下,可按照规定撤管[3]。
实验组患者给予集束干预策略。在院内专门成立护理小组,经培训后专门负责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经护理后定期进行小组会议,总结患者出现的感染情况,找出感染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不仅要接受患者的评价,还需进行内部的审核,通过不断的考核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安排专人定时维护导管,对其导管维护效果进行评估与记录,穿刺前严格按照7步洗手法消毒[4]。
1.3观察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1.4评价标准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减少80%以上,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一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减少达50%,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有效+一般)/本组患者总人数×1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实验组患者共48例(98.0%)护理有效,与对照组的41例(83.7%)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χ2=5.995,*P<0.05。
2.2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1%,与对照组的30.6%相比有绝对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3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引发的相关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ICU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6]。集束干预策略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系统性循证实践,对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性感染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实行集束干预策略需要注意:(1)由于集束干预为前瞻性预防措施,因此需要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提高护理人员依从性,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定期考核评分,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2)穿刺过程中无菌是预防成功的关键[7],因此,做好无菌措施,由专人进行专项操作讲解,征讨全新的护理模式。(3)定期检查导管及穿刺情况,若病情得以缓解,可视患者的情况尽早撤除导管,以减小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不少临床实验发现,侵入性操作在患者体内留置的时间越长,则在导管或其他相关性器械的刺激下发生感染的几率越大,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病况,一旦好转在病情允许下,立即撤除导管[8]。
本文中,将98例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可见实验组患者共48例(98.0%)护理有效,与对照组的41例(83.7%)相比有明显优势;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结果几乎一致[9]。因而,本文结果可进一步证实,采取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玉琴,章华萍,屈嬉嬉,等.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5):1146-1148.
[2]邓小玲,梅桂萍,刘娟,等.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882-884.
[3]肖存燕.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2(11):61-62.
[4]朱燕妮,陆燕英,高源根,等.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11(32):4066-4067.
[5]董叶丽,陈坤.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2(6):565-567.
[6]吴丹纯,刘银艳,练荣丽.186例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0,14(12):1632-1633.
[7]金卫群.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0,10(4):571.
[8]宋瑰琦,周彩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与监护〔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0(3):308-309.
[9]窦敏.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0,9(2):57.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5-02-1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3-32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