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5-03-11吕雪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528000
吕雪娴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528000
护理风险管理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效果观察
吕雪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6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风险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外周静脉留置针效果
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作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具有极高应用价值,但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事件,降低了治疗效果,甚至为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影响[1]。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防的一种管理模式[2],旨在减少风险,提高临床疗效。本文分析了护理风险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男55例,女25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6.5岁;对照组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5.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纳入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识别和评估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对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容易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结合临床经验和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留置针脱落、液体渗漏、皮下血肿、静脉炎、针头回血、留置针阻塞等风险因素[3],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和措施。
1.2.2预防留置针脱落:患者在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有多种原因容易造成留置针脱落,主要由于留置针尾部位置比局部皮肤高,加之外力作用,对患者皮肤状态造成影响,无法规范固定而导致留置针脱落。对此,护理人员应利用3M敷贴将针梗和穿刺部位严密盖住,利用两条胶带将肝素帽和延长管固定于穿刺口[4],胶带另一端固定于针柄上;在患者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在穿刺前做好准备工作,详细介绍留置静脉管时的注意事项。
1.2.3预防皮下血肿:护理人员由于操作不熟练,没有掌握穿刺技巧,容易导致皮下血肿。而且,患者静脉血管的弹性小、脆性大,也容易导致针头穿破血管壁而发生血肿。因此,可定期组织留置针穿刺相关护理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以提高穿刺成功率。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在穿刺前,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选择适宜的穿刺部位。
1.2.4预防液体渗漏:临床留置针输液时造成液体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导管选择和进针角度不当、外套管不完全[5]、固定不牢等。对此,护理人员应选择适宜的留置针型号、血管和穿刺部位,通常,选择短、细针头,以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穿刺时做到快、准、静、慎;同时妥善固定,加强巡视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皮下组织渗入液体。
1.2.5预防静脉炎:导致静脉炎的常见原因是输液药物具有刺激性且浓度较高、输液时间较长,没有彻底冲管、用药速度较快等,加之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也容易引发静脉炎[6]。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掌握不同药物间的配伍禁忌,重视用药注意事项。穿刺时,应选择粗大的静脉,以确保回流通畅,有效稀释血液。在实际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静脉壁;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提高其免疫力。在留置针输液期间做好基础护理。
1.2.6预防留置针阻塞:造成留置针阻塞的主要原因包括静脉输注营养液后冲洗不彻底、选择封管液种类不当、推注速度不适宜等。对此,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使用留置针时的注意事项和观察内容,加强巡视,防止穿刺部位受到压迫,若发生回血则应及时利用封管液进行处理,注意选择正确的封管液,通常从接头处推注5ml浓度为10IU/ml的肝素盐水,同时注意控制推注速度。
1.2.7预防针头回血:部分患者由于心血管疾病影响了血流速度,从而出现针头回血或血块,若采取加压推注,容易将针头内凝血推入静脉,导致血栓形成,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此,护理人员应严格把控推注速度,先利用注射器抽取2ml肝素盐水,与留置针连接,回抽小血栓[4];及时更换阻塞针头,并重新进行穿刺。
1.2.8预防感染:发生感染的常见原因是没有严格、规范执行无菌操作,对病房环境的清洁消毒不彻底,增加了感染因素;对此,护理人员应树立强烈的无菌意识,按照无菌操作规范执行;加强对病房的管理,定时通风换气,彻底消毒。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风险发生率,包括留置针脱落、皮下血肿、液体渗漏、静脉炎、留置针阻塞、针头回血、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统计数据资料采用SPSS10.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风险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发生8例,风险发生率为10%,对照组32例,发生率为40%,两组差异显著(χ2=11.47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比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常见风险进行识别和总结,制定相应护理措施,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医院环境、医疗设施设备、卫生条件、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等[7],尽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心增强,主动提高自身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或事故。本文中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确切,可在临床护理工作领域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育玲,翟晓梅,李丽红,等.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病人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8):2002-2003.
[2]张志平,李继红,韦弘.风险管理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4):873-874.
[3]刘仁莲,严雪诊,梁锦娣.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23(24):152-154.
[4]李蓓,全钰平.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2):1724-1726.
[5]马雪琴,翁燕萍,朱建英,等.基层医院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质量评估及分析〔J〕.浙江医学,2014,36(18):1572-1573.
[6]吴跃华,郭金梅,聂淑花.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分析及预防〔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5):165.
[7]赖爱萍,朱丽芳,邹苑媚.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219-221.
(编辑雅文)
收稿日期2015-01-27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3-32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