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应急流行病学调查
2015-03-11董春霞凌洪权
董春霞,黄 恒,凌洪权,黄 诚
(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渝北401120)
小反刍兽疫(PPR)是一种严重的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和绵羊高度易感,野生动物也偶然发生,病死率为70%~80%。该病流行于非洲的赤道到撒哈拉地区、大部分中东国家和尼泊尔、印度等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国家[1],2007 年7 月,我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首次发生[2]。2014 年3 月24 日,重庆市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当地某村一新养羊户杨某报告:2014 年3 月11 日其从外省活羊交易市场购买51 只波尔山羊,自运达后的第二天开始陆续出现鼻腔流脓、眼角脓性分泌物增多、口腔溃疡、体温升高等症状,并且于3 月13 日发生羊只死亡情况。接到报告后,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派出兽医专家赴现场进行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疑似小反刍兽疫,立即采集病料送至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调查中心OIE 小反刍兽疫参考实验室检测,确诊为小反刍兽疫。
1 调查方法
1.1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在2014 年3 月12 日以来,某县某村的羊群中出现鼻腔浆液性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气喘咳嗽等症状的山羊和绵羊。
确诊病例:经Real-time RT-PCR 方法检测疑似病例的鼻腔、口腔棉拭子或组织脏器样品,结果为小反刍兽疫阳性。
1.2 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查看,访谈;结合实验室检验的方法。对临床病例采用临床症状观察和病例剖检来描述疾病的临床发病特征。
按照OIE 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框架开展疫情扩散风险定性险评估。
1.3 数据采集及分析评估 按照病例定义在发病场户及周边场户搜索病例,使用Excel2003 计算袭击率、病死率和绘制流行曲线。采用现在询问方式收集风险评估相关信息,按照“高、中、低”3个等级对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2 调查结果
2.1 临床表现 调查的疫点内的发病羊只均表现为:口吐白沫,流涎,口腔周围分泌物粘附;鼻腔流脓,鼻镜周围有结痂;部分眼角有脓性分泌物,眼结膜潮红;咳嗽,喘气,拉稀,体温升高。剖检特征为:气管内有白色气泡,气管壁、会厌软骨有散在出血点;皱胃壁有形状不规则的出血点、出血带、部分糜烂;盲肠有大量散在出血点,肠系膜出现胶冻浸润,肺部发生明显的浸润、肝样病变和少量形状不规则的淤血块。
2.2 疫病分布情况 按照农业部《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规定,对疫点周围13 公里的所有反刍动物进行临床监视和疑似病例搜索,共发现4 个养羊户共187 只羊,除杨某家有26.67%(12/45)的羊只出现疑似病例外,其余3 户142 只山羊均无临床症状。
杨某家羊只首次发病出现在2014 年3 月12日,死亡高峰期出现在3 月20 日,于3 月24 日介入调查,3 月28 日扑杀感染羊群的所有羊只,病例发生时间分别特征见图1。
图1 小反刍兽疫新病例发生时间分别特征曲线
2.3 风险评估 小反刍兽疫病毒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故将风险因子锁定为疫点内的羊、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器具、人员、运输车辆等进行释放风险评估,其中:疫点内的羊自购入之日起一直在羊圈,判定为低风险;饲料、饮水、垫料、器具均未出过羊圈,判定为低风险;疫点为新圈舍,一直未进行粪污清理,判定为低风险;运输车辆均未进饲养区,判定为低风险;饲养人员及畜主在此期间有离开饲养场,发病期间有2 名兽医及3 名兽医站工作人员到圈舍进行诊疗和查看,有携带病原的可能,判定为高风险因子。
对释放风险高的人员流动环节进行暴露风险的评估:畜主及饲养人员期间去过11 户人家,11户中均为牛羊饲养,暴露风险低;兽医和兽医站工作人员自诊疗和查看结束后未到过其他牛羊养殖户,暴露风险低。根据释放和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该疫点向其他场群传播小反刍兽疫的风险低。
3 讨论
3.1 疫情来源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6 d,也可达到10 d,《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规定该病的潜伏期最长为21 d。通过对畜主进行详细询问,本养殖场为新建场,之前未饲养任何动物,发病羊只是3 月11 日,购自S 省某活羊交易市场,3 月12 日开始发病,故该批山羊感染时间在2 月18 日~3月8 日。综上所述,本次疫情为一起输入性疫情。
3.2 扩散风险评估 本次调查的追溯时间段为2月18 日~3 月8 日,但3 月11 日前 该批羊没有进入我市,故无法获取相关信息。仅对释放风险和扩散风险进行评估,风险因子锁定为可能携带病原的羊、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器具、人员、运输车辆等,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查看,最终确认该疫点向周边饲养场户扩散小反刍兽疫的风险较低。
4 结论
4.1 本次小反刍兽疫疫情为通过从S 省活羊交易市场引进山羊所致的输入性疫情。
4.2 经过对全县范围内系统排查和对疫点发病羊只及场所严格的无害化处理,本次疫情被彻底控制,无扩散风险。
5 建议
5.1 加强对养殖户进行相关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和动物调运法规的宣传。
5.2 限制从小反刍兽疫疫区引进活羊。
5.3 加强对全市范围内的病例搜索,对监测到的病例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5.4 对于从未发生过PPR 的区县,应立即采取封锁隔离措施,快速建立疫区隔离带,扑杀已感染的动物,再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5.5 当出现大面积流行,单靠扑杀和封锁措施难以奏效时,建议使用小反刍兽疫疫苗接种[3]。
[1]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Recognizing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a field manual[Z].Rome:FAO,2000.
[2] 王志亮,包静月,吴晓东,等.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J].中国动物检疫,2007,24(8):24-25.
[3] Saravanan P,Arnab sen,Vinayagamurthy B,et al.Comparative efficacy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vaccines[J].Biologicals,2010,38(4):479-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