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三角”的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机制与路径探析

2015-03-11史铭之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34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机制

史铭之

摘 要 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决定了开展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从“知识三角”生态系统的视角,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可通过协同科研、协同育人和协同产业化的深度互动实现以技术知识“生产—传播—转移”为特征的协同创新;而重构协同创新的组织格局、保障协同创新的利益共赢、提高协同创新的组织能力则是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知识三角;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机制;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4-0058-05

一、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协同创新势在必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技术应用、开发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启动了“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并于2013年6月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应用技术大学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产物,是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技术技能创新积累,立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直接融入区域产业发展,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的大学类型[1]。

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应用技术大学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一方面,协同创新有助于全面实现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元办学职能,提高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应用技术大学基于协同创新的人力和智力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应用技术大学“技术应用”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此,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应用技术大学自身,都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置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地位。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提出:要积极探索与企业、行业、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新机制[2]。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应用技术大学“要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积累,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使学校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从这一意义上说,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协同创新势在必行。

二、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一)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3]。我国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协同创新是“各组织行为主体或资源主体基于共同目标,通过构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和能力的共享平台和分享机制,进行深层互动、互补、互助、互融创造新生事物的过程和活动。”[4]

在高等教育视域下,协同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科研创新,而是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主体深度合作,建立协同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同步提升,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效互动的一种高等教育治理范式[5]。事实上,从国外高等教育实践看,无论是斯坦福大学的“硅谷园”还是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都是以创造多元需求为己任,整合多方力量,打造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创新体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大学在社会系统内实现了从合作的“物理反应”向协同的“化学反应”转变[6]。

基于此,本研究将应用技术大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解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以开放式创新理念为指导,通过整合多方创新资源和要素,促进应用技术大学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在科学研究、教育、产业化等创新活动方面的深度合作,不断推动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之间的协同演化,从而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

(二)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的特征

1.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协同

协同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协同,是知识在合作组织间的转移、消化、吸收、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7]。应用技术大学的协同创新,在本质上是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和提升过程[8]。因此,提高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合作中的知识特征、合作各方的知识结构、知识共享的意愿,以及知识转移渠道的选择等因素[9]。

2.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管理创新

从本质上看,协同创新还是一种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过程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所关注的是: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的界限,构建起庞大的协同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10]。

三、基于“知识三角”的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一)“知识三角”理念的提出

“知识三角”概念源于2000年欧盟的《里斯本战略》报告。该报告针对传统教育中“教育、研究和创新”三大知识领域相互独立,缺乏必要的互动性、再生力和协同增值性的问题,提出构建教育、研究和创新三大知识领域相互影响、协同互动的“知识三角”生态系统。其目的是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为社会和产业部门创造和扩散知识价值,从而推动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提升。可以说,“知识三角”概念的本质是一种教育、研究和创新之间系统性和持续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模式。

“知识三角”克服了三大知识领域自组织的孤立性和静态性,揭示了教育、研究、创新领域之间内在和固有的双向互动关系,见图1。教育与研究双边互动表现为:教育可以通过人才培养为研究领域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本投入,而研究领域一方面依赖教育对研究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研究活动提升教育质量。教育与创新双边互动表现为:一方面,教育能够为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运用提供必要的创新型人力资源,并能为创新产品的早期运用提供技能型消费者;另一方面,创新又能够为教育提供新技术产品,丰富教育资源,并引导教育发展。从创新与研究双边互动看,一方面创新能够催化研究活动;另一方面研究活动产出又能为创新提供丰富资源[11]。因此,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为循环。

通过教育、研究、创新三者协同互动,能够赋予每一要素“协同放大”的效能,促使每一要素的自身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因此,从“知识三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推动教育、研究和创新领域的协同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各领域的自身发展,也符合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诉求。

(二)基于“知识三角”的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的本质在于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通过应用技术大学、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而进行的价值创造过程。基于“知识三角”理念,本文尝试从“知识协同”的视角揭示应用技术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过程中与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协同互动的本质,见图2。

1.协同科研:促进技术知识生产

所谓知识生产,是指个人、团队或组织成功地开发新知识和实践的情况[12]。知识生产的过程,就其本质来说,也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当代知识生产活动已经成为一系列相关群体与组织,包括高校、政府与产业之间互动的结果[13]。

根据知识的类型,知识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研究。应用技术大学的协同科研旨在促进技术知识的生产,是一种典型的应用研究。在协同科研过程中,研究所需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投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知识生产的实效。首先,充足的物质资源和产业资本投入,可以使研究过程获取知识生产所需的物质、设备和辅助工具,提高科研人员的知识生产质量和产出效率;与此同时,充分的经费资助还可以建立一系列协同科研平台,加强学术界的科研人员和产业界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高校获取知识生产所需的资源,提高知识生产的能力。其次,协同创新科研群体作为技术知识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人力资本,个体能力和整体素质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学合作过程中知识生产的效率和产出。第三,知识资本是应用技术大学科研群体进行知识生产的重要资源。研究群体的科研生产力和科研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协同科研所实现的技术知识生产的绩效和质量。

2.协同育人:促进技术知识传播

知识生产与知识应用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传播过程,即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特定的知识传播媒体,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并期待取得预期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14]。

知识传播是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应用技术大学作为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在承担技术知识生产的同时,更多地肩负着技术知识传播的重任。应用技术大学的技术知识传播,主要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在协同创新的框架体系下,建立学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成为技术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机制。具体举措包括: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二级学院院长,协同共建二级学院组织机制;聘请企业科技专家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进入二级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委员会,与学院教师一同制订学科专业定位规划,协同共建学科专业;与企业专家和科研人员合作开发企业需求导向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案例,协同共建特色课程;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协同共建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

3.协同产业化:促进技术知识转移

所谓知识转移,就是知识在不同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简言之,即“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收者”之间的一种动态互动过程[15]。应用技术大学作为技术知识生产的主体,需要通过知识转移的方式将知识生产的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实现知识创新的价值。可以说,技术知识转移是应用技术大学参与协同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

协同产业化过程,即是将协同研发的共性关键技术引入行业企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将新技术应用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中,获得一系列收益回报。在这一过程中,研发主体制定合理的行业共性技术推广计划,围绕创新技术目标对任务进行分解,制定配套的措施和计划,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序进行。行业企业则积极引进新技术,对落后的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更换和淘汰,配合研发人员进行新技术引入生产实际的工作。

4.三者协调互动: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

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化各个领域内部协同的基础上,将三者有机协调与互动,最终实现应用技术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换言之,就是通过技术知识生产能力、技术知识传播能力和技术知识转移能力之间的交互作用,促进应用技术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

首先,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即技术知识生产与技术知识传播之间的交互作用看,一方面,协同科研是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师资队伍和提高师资水平、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协同育人有利于将人才培养渗透到科研工作中,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科研课题,不仅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开展,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实践的平台,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从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即技术知识生产与技术知识转移之间的交互作用看,一方面,通过协同科研生产的技术知识是协同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能够为协同产业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又能为研究活动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催化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产出。

最后,从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即技术知识传播与技术知识转移之间的交互作用看,人才培养要满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需求,特别是产学合作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与产业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一方面,企业通过将员工送往应用技术大学进行学习或参与研究活动,提升技术应用人才的成果转化能力;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大学则通过在企业设立学术兼职来掌握第一手的生产和市场知识,并通过企业实习来培训学生,形成有效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四、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重构协同创新的组织格局

组织结构必须与技术发展程度相匹配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在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过程中,组织结构创新的关键是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重构协同创新的组织格局,使资源按照科研创新内在规律的要求在协同创新群体内部实现无障碍流动。具体举措包括:第一,打破校内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协同。比如在学校层面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实现科研平台共享;通过学术报告会和网络平台实现实验材料和数据共享等。第二,冲破校企之间围墙,推进校企合作共赢。具体包括:校企共同组建实验室和研发基地,实现实验资源和信息情报网络共享;共同组建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联合申报大型科研项目等。第三,整合科技教育产业资源,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如建立产学研用联盟、大学与政府共建科技成果孵化园等。

(二)发挥应用技术大学社会职能,保障协同创新的利益共赢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类创新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或利益诉求。事实上,各创新主体之间价值追求的不同恰恰构成了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合作共赢,就没有真正的协同创新。所有参与方都应当从中获益,这是建立协同创新关系、开展创新活动、完成创新任务的根本保障。因此,如何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兼顾各类创新主体的价值追求,实现多方共赢,是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实现各类创新主体的共赢,就需要作为协同创新主体的应用技术大学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优势特色,为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带来更大的利益保障,从而获得各创新主体的认可,主动参与到协同创新组织中。具体包括:通过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核心技术问题,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理论研究的创新与突破,为科研院所带来新的思想和方法;通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加强应用技术大学自身建设,提高协同创新的组织能力

作为协同创新主体的应用技术大学,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有效促进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一是以优势学科扩大应用技术大学的影响力。应用技术大学自身的资源承载力和影响力决定了其能否获得相关协同创新参与者的认同。应用技术大学应强化优势学科,以优势学科带动整体学科发展和学校影响力的提升。二是以特色学科增强应用技术大学的吸引力。应用技术大学应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大力发展交叉与融合学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学科,以高水平、差异化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增强学科在特定细分领域的竞争力,从而提高自身吸引力。三是以学科资源的优化重组提高应用技术大学的凝聚力。凝聚力不单单是把不同参与主体聚合起来,而是通过有效的组织、分工、内部挖潜,对协同创新资源优化重组。应用技术大学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以面向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前沿为导向,以研究资源的现实状况为基础,以学科资源的优化重组提高应用技术大学的凝聚力。

参 考 文 献

[1][2]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 2013.11.

[3]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Collaborative_innovation_network.

[4]陈春阳.协同创新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2-13,19.

[5]肖坤,夏伟,卢晓中.论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14(3):11-14,30.

[6]胡中锋.试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绩效评估目标[J].高教探索,2013(1):8-9,12.

[7][9]Koschatzky K.Network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Research and Industry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Slovenian Innovation System[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

[8]Perkmann M,Walsh K.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and Open Innovation: 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

[10]张男星,王春春.加强协同创新 建设一流大学[J].大学:学术版,2011(8).

[11]Fernando Hervas Soriano. Connecting the Dots:How to Strengthen the EU Knowledge Economy[R]. 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search Centre,2011.

[12]OEC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a Learning Society[R].OECD Publications, Paris,2000.

[13]项杨雪.基于知识三角的高校协同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3.

[14]倪延年.论知识传播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功能[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5):54-58,91.

[15]Gilbert Myma,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 1996,16(6).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环境工程专业办学模式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皮革机制
中国开启“应用技术大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