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抑制的改善作用

2015-03-11张百惠

时代金融 2015年6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

【摘要】本文将金融抑制的外延扩展,从三个方面描述、分析了当前我国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共享、自由、开放、民主——对应我国金融抑制实际情况,尝试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抑制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金融抑制  互联网金融  金融体系  利率市场化

一、引言

在我国金融体系建设过程中,金融抑制现象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利率管制及由此引发的多种金融与实体经济不配套问题。1998年以来,我国贷款规模限制逐步取消,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同时市场运行效率不断提升。然而,近20年的市场化改革并未完全消除我国经济体中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当前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依然十分有限……一系列金融抑制难题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市场化改革和实体经济效率提升过程中的瓶颈。这种多维度的金融抑制问题,也亟待一种可靠、有效的多维度工具来解决——互联网金融可谓应运而生。

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如今它已渗透到社会各层面。2013年,在线上支付结算庞大用户群的基础上,互联网深入包围借贷、理财等领域,余额宝、微支付、人人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相继推出,以目标群体基数大、准入便利、灵活性强、优惠活动丰富为特点,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与投资者,形成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包抄。

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技术基础,以去中介、降成本和信息透明为特征,以移动支付为主要阵地,诞生不久便对传统金融行业形成了颠覆性的挑战,也似乎为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突破瓶颈带来一股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

学术界对金融抑制的研究角度以利率管制为主,解决方法以自上而下的金融政策改革为主。当前直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抑制现象作用的文章较少。本文从利率、投融资渠道和金融市场三个角度分析我国金融抑制现象,并试图结合互联网金融特征,探讨互联网金融对此的改善作用。

二、中国金融抑制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程度、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然而在此过程中,金融抑制现象时刻存在。学术界普遍将金融抑制定义为受政府操控的实际利率过低或为负,信贷供给大于需求,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低下,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笔者认为,在我国,金融抑制的外延可以适当扩展,利率扭曲是一方面,另外资本市场扭曲(主要表现为投融资渠道有限)、金融行业进入壁垒高、整个社会未能形成自由竞争、引导性强的金融体系都可以归纳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抑制现象。

(一)利率体系扭曲

在麦金农和肖学派中,金融抑制的基本工具是低于市场均衡利率水平的官定存款利率和高储备率。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利率基本上是由中央银行确定的固定利率。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市场利率逐步浮出水面。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下限分别于2004和2013年放开,而存款利率上限依然存在(基准利率的1.1倍)。可以说当前我国的资金市场尚未完全放开,尚未真正形成由资金供需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环境。

测算认为中国的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低于其均衡利率水平。我国大部分存款利率采用利率上限,说明上限约束有效,一旦放开,市场利率将突破原定上限。相比之下,2004年以来,只有16%~32%的贷款是采用贷款利率下限的,说明贷款利率下限在实际中大多约束无效{1}。可见,存款利率上限是导致我国资金市场利率扭曲的主要工具,而与低存款利率相生相伴的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低存款准本金利率。

存款利率在我国被人为压低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为了配合央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本位币对冲操作以维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二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较为落后,自上而下激进的金融改革和自由化过程会带来经济体系和社会的剧烈动荡,因此我国更适合通过“金融约束”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改革,而金融约束的本质是为民间部门创造“租金”(主要通过利差实现),从而逐渐消化金融抑制。

当然“租金”的负面效应也始终粘着在改革过程中,例如它对居民及企业构成了“隐形税赋”,从而抑制了消费,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等等。90年代以来央行在政府的批准下逐步放松了对利率的管制。但从目前的利率水平和市场运行情况看,这种自上而下的“松绑”方式其进度相对市场需求显得缓慢。

(二)可获得性金融工具较少,投融资渠道单一

金融抑制在我国的另一表现形式是金融工具少,居民(包括企业)可使用的投融资工具单一。居民家庭的投资工具仅限银行存款、理财产品、股票、债券、黄金和房地产,这一方面使得家庭金融风险难以预期,当前收入无法进行资本化;另一方面,大量居民家庭存款积聚在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市场,弱化了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动力,也造成楼市泡沫。

企业层面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以中小企业融资为甚。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整体受国家意志影响较大,大量储蓄存款与闲置资金被用以配合政府授权下的央行国际金融市场操作和对大型国有企业的福利性贷款中。另一方面,从经营管理角度看,商业银行考虑到信贷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本能上更倾向于将资金贷给规模较大、经营稳定并有政策担保或有充足抵押的企业。当前在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体系中,中小型企业贷款所占份额小,形成一种超国民待遇与非国民待遇共存的特殊情形。

资本市场中,中小企业一样举步维艰。麦金农(1987)曾指出股票市场缺乏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层面的共性,我国亦不例外。IPO审核制在我国运行多年,对申请上市融资企业的运营规模和财务报表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中小企业无一例外被挡在门槛之外。而风险投资、天使基金等概念和模式目前尚未深入人心,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助力少之又少。中小企业面对融资难这个不争的事实,只好“另辟蹊径”,借助各类地下金融模式进行获得“灰色资金”,这也催生了各类金融风险的产生。

(三)尚未形成自由、成熟、引导性强的金融体系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其中金融市场包括上文提到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银行和共同基金则是两种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意志的实施工具,其提供的利率体系存在扭曲,未能充分发挥利率的价格信号作用和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然而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非常庞大,几乎将储蓄变成居民的“投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共同基金以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利用和发展往往为人忽略。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某些时间段,即便实际利率为负,储蓄率依然非常高,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非银行金融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肖(1973)认为,想要实现金融深化,应先实现银行的同业竞争与自由准入。我国银行业垄断性质较强,准入门槛较高,对外直到2006年才放开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对内虽已放开了民营资本参股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民营资本在整个银行体系的份额、业务量以及话语权还是十分微弱的。我国的金融中介种类、数量和竞争力还有很大的充实空间。

整体上,我国金融体系缺乏自由和良性的竞争,居民投融资意识不强,可获得性工具少,行业准入门槛高,竞争者较少——尚未形成自由、成熟、引导性强的金融体系,这是金融抑制在我国的最终表现形式。

三、互联网金融开启“倒逼式”改革

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一种在线支付与货币市场基金相结合的余额增值服务。短短一年内,互联网金融产品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余额增值产品分蚀了商业银行存款;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线上融资平台为中小规模资金需求者提供崭新渠道;同时,互联网交换经济、众筹等概念的普及,为我国社会注入一股自由协作的新气息。可以说,互联网金融以一种抄底的方式包围了我们的社会,不仅从单个产品和领域挑战了传统行业,更带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金融体系进行着浩大的改革。

“互联网金融”概念被提出不到一年就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2}——与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一同出场。笔者认为,它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我国当前诸多金融抑制现象。

(一)“倒逼式”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重点。当前,我国的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是改革中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步。互联网金融的风生水起将协同宏观政策共同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较低,理财业务方面非标资产受到严格控制,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目前几乎不受限制,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对社会资金产生了黑洞效应。

根据乔海曙、李颖(2014)的研究,余额宝自2013年6月上线8个月内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用户数量超过8100万。2014年1月商业银行存款骤降9402亿元,其中大量短期存款被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稀释。截至2014上半年,仅余额宝管理的资金总量已达银行存款的0.5%{3}。

下表对比了2013年6月(余额宝上限)~2014年11月与2012年6月~2013年11月全国大型中资银行部分人民币存款品种数额,不难发现2013/14年度各项存款总量较2012/13年度有所增加,但各项增速大幅滑落,均不及2012/13年度的十分之一。

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构成直接分流,直接威胁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倒逼商业银行一方面在监管范围内提高存款平均利率吸储,另一方面着手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事实上加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的步伐。从实际效果看,这种由互联网金融引发,自下而上的自主利率市场化进程,要比各类政策引导实行起来容易的多。

(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当前商业银行在满足以周期短、数额小、用款急为特点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显得吃力。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技术为优势,将征信成本降低,使金融资源以各种形式向长期被忽视的个人和中小企业流动。当前互联网融资以债权融资为主,当然未来还会发展出包括股权融资和产品、服务享用权融资等在内的多种融资方式。

表1 全国大型中资银行部分人民币存款项目数额{4}

单位: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债权融资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网络数据贷款平台。这类平台基于自身客户资源和数据优势,建立中小额贷款的数据库模型,从而可以对贷款申请进行批量化筛选,不仅大幅提升放贷效率,更可以通过大数据严格控制违约风险。据陈一稀(2013)的调查,截至2013年10月,阿里小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1200亿元(同期全国中资大型商业银行短期贷款额为106795.60亿元{5}),户均贷款额约7000元,服务小微企业数量累计超过50万家,日均贷款超过10000笔,实际发放小微贷款利率6.7%,不良贷款率约0.87%{6}。

另一方面是以陆金所、拍拍贷为代表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它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民间借贷模式相结合,绕过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的直接对接,降低了传统交易行为的成本,更呈现出金融脱媒的显著特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国内P2P平台数量已达到1575家,仅2014年新上线平台900家,平均注册资金为2784万元。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超过3829亿元。2014年网贷行业成交量以月均10.99%的速度增加,全年累计成交量高达2528亿元,是2013年的2.39倍,行业总体贷款余额达1036亿元,是2013年的3.87倍。2014年P2P网贷综合收益率为17.86%{7}。

互联网债券融资模式的发展不仅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帮助,更引发了社会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关注。据悉目前广发银行等多家中资商业银行亦开始注重小额、简便贷款方式的开发与推广。相较于传统银行信贷总额,各类网贷平台规模尚小,但发展迅速、模式灵活。如今P2P的基本理念已在业内普及,几家行业领头者如陆金所、红岭创投已通过精细的产品和服务积累了口碑。此外,全球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Club于2014年底在美国成功上市,为我国P2P创业者、投资者和使用者都带来了憧憬和希望。相信这种利用新技术回归金融原始状态的模式将会成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多维度唤醒金融体系的开放意识

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拓宽融资渠道仅仅是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体系两个特定方面的作用。而互联网金融吸附在传统金融体系的每个触角并不是单点发力,是通过彼此之前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社会。例如余额宝就同时涉及到支付、存款和基金市场三个领域,每一个领域自身的壮大同时能带动另外两个领域的成长。因此互联网金融呈现出指数型增长的发展态势,对当前金融体系的改革力度也是如此。

2014年8月,继在线支付、在线理财、网络借贷之后,“互联网银行”出现。首批获得营业拍照的三家分别为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以及天津金城银行。互联网银行是指借助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在线为用户提供存贷款、支付结算等标准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8}。互联网银行没有网点,业务特征为快捷、高效,同时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兼有传统银行的安全。2015年1月1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见证下,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放出了第一笔互联网银行贷款,贷款额3.5万元人民币。

今后,将有更多类似机构或平台出现在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并在短时间内从样本发展为现象,让共享、自由、平等、民主的互联网精神落实到金融实体,扩充我国金融体量,改善当前利益捆绑严重、流程混杂、体验糟糕、标准苛刻等体系缺陷,用“负激励”的方式发挥“鲶鱼效应”,改善我国积累已久的金融抑制现象,以利率市场化为起点,以融资方式、行业准入等多个金融发展瓶颈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

注释

{1}参见何东, 王红林. 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J]. 金融研究, 2011, (12)。

{2}参见2014年3月5日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3}参见乔海曙, 李颖:余额宝的鲇鱼效应、存款利率市场化及其应对[J]. 当代财经, 2014, (8):41-49。

{4}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网站。

{5}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网站。

{6}参见陈一稀.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 金融发展评论, 2013, (12)。

{7}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网贷行业年报》。

{8}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e8klAlRBX 5fp7L0dRhQGO1k0KZ-Rsfmc00TPEupLK0ZRyQpcnATSEf7XPFM44C9L6EZ7zF7ET982UFv7VcgK。

参考文献

[1]Lardy N.Financial repression in China[J].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PB08-8,2008.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

[3]何东,王红林.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J].金融研究,2011,(12).

[4]乔海曙,李颖:余额宝的鲇鱼效应、存款利率市场化及其应对[J].当代财经,2014,(8):41-49.

[5]陈一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12).

作者简介:张百惠(1991-),上海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研究。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