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10蒋芸

英语教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应用

蒋芸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蒋芸

【摘要】本文阐述思维导图的定义,论述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然后介绍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思维导图的具体制作方法和步骤,最后论述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以及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并结合八年级和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相关讨论。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二、为什么要把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教学中

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章适合

初中课文的篇章不同于小学的简单句,学生看一眼就明白小短文的意思;也不同于高中的上千字的长篇文章,那需要运用几项阅读策略才能明白大意。初中课文是简短而精辟的,常是以几个意群为单位的文章。这就需要用一种简洁高效的呈现方式,把几个意群串起来,而思维导图可以轻易地做到这点。

(二)学生易学

笔者在教学中观察发现,学生对英语短文的学习会陷入两种模式的怪圈:第一种,只重视学习英语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句型,忽略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型,缺乏全局观;第二种,能够背诵并默写英语全文,一个字也不错。由于过于注重文章的完整性,却不能概括所背文章的大意,舍不得放弃一些细枝末节——囫囵吞枣型。笔者发现,这两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几乎很难回想起关键词。如何避免学生走进这两个误区呢?笔者认为,如果把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教学之中,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为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呈现语言知识点,也可以呈现课文的整个结构和框架。

(三)学生的思维

初中英语教学的授课对象是12~15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的逻辑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过于深奥的抽象文章,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并迁移,而思维导图可以用图片和关键词的串联方式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

三、如何制作每一节课的思维导图

第一步:仔细研读所授课文,寻找发现文章外显和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一步是整个环节的中心。研读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制作思维导图的效果。一般而言,初中英语阅读的课文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记叙文;第二类是说明文;第三类为小型的议论文。在第一类文章中,常用的关键词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局或者常用的5W,以及表示发展顺序的词,例如:At first开始,next接着,then然后,at last最后等,常用它们串成连贯的事件。第二类是说明文,一般看文章是按时间发展顺序还是空间的发展顺序,而以事物的发展为主线的较多,例如初三人教版Go Forit第九单元的阅读文章——你知道篮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Reading——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wasinvented?)课文中提供的思维导图为以下的图片和文字及特殊的符号,放在一幅图片中。

通过图片,篮球在中国及世界的流行程度,篮球运动的装备,篮球的发明人,发明的时间、地点和篮球的比赛规则,都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又如人教版Go ForIt!九年级的第九单元Section B的3a讲茶叶发明的小短文,通过思维导图,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茶叶的发明时间,茶叶是如何被发明的,并快速地理解课文。

再如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介绍新加坡的阅读文章。通过介绍新加坡的语言、人口、气候、野生动物园、美食五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对这篇文章一目了然,立刻抓住了文章的主线,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第三类为议论文。如果是观点鲜明的议论文也比较好制作。首先要找出文章的论点和支持它的论据和事实。如果论点持相反的观点,利用对比,给学生的大脑造成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步:对文章进行仔细研读之后,把文章的文字表达转化为图形、图表、数字、文字或标点符号。转化的原则是利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因为要呈现在同一幅图片中,所以要高度浓缩、精练。例如用“&”表示并列的关系;用大括号表示包含;用“=”表示解释说明;用箭头或树形图表示几项关系并列;用曲线表示不同的路线;用笑脸或哭脸表示作者的观点赞同或反对,喜好或赞同;用图片呈现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场面、地点、事物或人等。

例如初三最后冲刺阶段,学生问及“如何快速提高英语成绩?”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大,笔者在英语课上特意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介绍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学习策略,发现学生很容易记住。

“大河三部曲”以成都和四川为背景写到了1984年甲午中日战争到1911年星海革命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生动了再现我国从封建专制迈向现代文明这一历史巨变的艰难过程。而女性是最早的接受者和最突出的表现者。

第三步:这一步也是最后一步,就是把形象的图形转化为PowerPoint中的图片。这些可以在幻灯片的“插入”中的“形状”或“SmartArt”中查找;图片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笔者经常在百度图片库中寻找。这一步要授课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做。熟练PowerPoint的教师所花时间较少,但笔者估算了一下,平时制作一节课的思维导图最少要花费两个小时。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阅读课文——为什么你们不学唱英文歌曲呢?(W hydon’t you learn tosing English songs?)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不难了解两位英文歌曲获奖者的年龄、性格和作出的努力。

四、思维导图使用的优势和误区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简单直观。

2.方便记忆。

3.衔接串联。

4.联想丰富。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1.有的教师一旦用思维导图上英语课,所有文章必用思维导图,也不考虑学生的审美疲劳和文章的体裁。一般而言,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和说明文用思维导图会产生直观的效果;短的小议论文由于要区分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制作要难些;而对话文体和信件式的文章很难做成思维导图。笔者认为对话文章更适合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或录像来呈现。

2.思维导图什么时候应用最适合?是阅读前、阅读中,还是阅读后?一些教师喜欢先入为主,学生还没开始阅读,就用思维导图呈现短文的内容,由于它并不是课前的铺垫,而是课文的内容,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权利,使英语阅读课的实质完全变味,变成一节教师主讲的新授课。而另一些教师喜欢在最后环节呈现出该文章的思维导图,目的不是给学生整体框架,而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编的思维导图来复述整篇课文,思维导图的用意完全变味了,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一个负担。

引用文献

(英)东尼·博赞&巴利·博赞.2011.思维导图[M].叶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13.

作者信息:330006,江西南昌,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

shujian1.1@163.com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应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