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5-03-10秦明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阻塞性

秦明华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护理观察

秦明华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主要疾病特征,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法, 且治疗效果显著[1]。为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现将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观察组男25例, 女20例, 年龄最大85岁, 最小60岁, 平均年龄(66.1±6.3)岁;对照组男27例, 女18例, 年龄最大84岁, 最小62岁, 平均年龄(66.3±6.4)岁;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诊断标准, 且无肺结核、心力衰竭、支气管扩张等其他类型呼吸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平喘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综合治疗, 并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呼吸机参数设置为同步/时间模式,频率为 8~12次/min, 起始吸气压设置为6 cm H2O (1 cm H2O= 0.098 kPa), 治疗15~20 min后可将其调整至8~12 cm H2O。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及遵医嘱护理等。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①严密监护。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 需使用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及意识, 一旦发现异常现象,需及时向责任医师报告, 给予对症治疗。②呼吸道护理。患者长时间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易出现口咽干燥现象, 可影响其呼吸通气功能, 进一步加重呼吸衰竭症状, 因此护理人员需将湿化温度保持在37℃, 防止气道烫伤, 提高治疗效果。③并发症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 需加强其口腔护理,使用漱口液漱口3次/d, 避免出现口腔感染现象;患者因系带过度牵拉, 面罩可造成面部皮肤受损, 因此对于接触部位,需使用纱布衬垫, 减少局部压力, 避免漏气。

1.3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后, 进行详细的动脉血气分析, 指标为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分压(PaO2)等;并统计两组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观察组pH、PaCO2、PaO2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比较(±s)

注:两组比较, 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pH PaCO2(mm Hg) PaO2(mm Hg)观察组 45 7.39±0.02 43±5 88±8对照组 45 7.22±0.01 61±6 64±7 t 3.867 5.821 6.171 P 0.045 0.041 0.03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d)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d)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无创正压通气时间 血气改善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45 6.2±0.7 2.3±0.2 14.3±2.1对照组 45 13.1±1.2 10.9±1.1 27.9±2.5 t 8.512 7.931 6.862 P 0.029 0.035 0.046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老年人群多发疾病, 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 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缺氧、缺血现象, 增加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发生率, 并且可导致呼吸衰竭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常给予化痰、平喘、糖皮质激素及抗感染治疗, 但患者通气功能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无创正压通气主要是利用气体交换以及肺泡通气来实现治疗目的[3]。在进行吸气治疗时, 可通过对气道阻力施加正压来提高患者通气量, 缓解呼吸肌疲劳现象;呼气时不维持正压, 可避免肺泡萎陷, 促进气体交换,改善肺泡通气功能。

结果表明, 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中应用效果理想。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 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 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长时间受疾病痛苦折磨, 易出现悲观情绪, 降低治疗及护理配合性;另外, 老年患者因缺乏对呼吸机知识的了解,因此易发生拒绝配合现象, 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详细向患者讲解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优势、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 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 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

综上所述, 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缓解其临床症状,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促进患者恢复,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车立昱, 尹方革.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探讨. 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2):152.

[2]崔志新, 陈伟杰, 李泽伦.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 河北医学, 2008, 19(4):244-246.

[3]侯太辉, 秦金利.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医药论坛杂志, 2010, 31(20):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58

2015-04-17]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后, 观察组动脉血气分析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干预, 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 缩短治疗时间,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阻塞性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浅谈急诊科POCT血气分析仪及血气标本质量控制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