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谋与官僚政策
2015-03-09尹振东
尹振东 桂 林
合谋与官僚政策
尹振东 桂 林
规章制度(官僚政策)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理论上需要解释其存在的理由。在一个委托人-监督者-代理人(PSA)的框架下分析了监督者与代理人的合谋问题,研究发现,很多官僚政策通过客观指标筛选代理人以限制监督者的权力,可以防范和减轻合谋带来的损失,提高委托人的收益。进而讨论了最优官僚政策的特征,并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分别说明现实中“单边约束”和“双边约束”的最优官僚政策是如何决定的。最后指出官僚政策可能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合谋; 官僚政策; 科层; 组织
一、引言
我们先来看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公务员的选拔。公务员的选拔有一套严格的考试选拔制度:(1)考前有一个严格的资格审查。如学历、专业技能、工作经历、是否是党员以及年龄等等。只有符合一定标准的公民才能获得考试资格。(2)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试成绩达标者才有资格参与录取面试。为什么公务员考试要设置如此之多“规章制度”呢?我们认为,之所以采取这种“条条框框”的官僚政策,一个重要的考虑是为了防范公务员录用过程中的“任人唯亲”等合谋现象而采取的防范合谋的措施。把这个故事讲得更通俗一点就是:中央政府(委托人)要招一批公务员,并委托指定的官员(监督者)去选拔公务员(代理人)。此时假如其中有一个代理人是监督者的亲戚,代理人的情况是高中毕业、无工作经历,也就是从诸多的指标推断代理人应该是一个低能力者。但一方面由于上述特殊的关系,此代理人贿赂监督者成本低;另一方面把此代理人招进来也符合监督者的利益。若没有资格审查这些制度安排,监督者会顺理成章的把此代理人招进公务员系统。而只要制度规定必须要进行资格审查,规定本科以上学历才有资格参与考试,那么此代理人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也就是说通过规章制度这个官僚化手段限制了监督者的“自由裁量权”(discretion power),避免了此类低能力的人进入公务员系统,从而给委托人造成损失。
如何防范合谋和减少合谋带来的损失,现有文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种方式:
本文所说的官僚政策与Tirole等人所论述的官僚政策有以下几点区别:(1)Tirole等人所论述的官僚政策的执行时间是在契约被实施期间,我们所说的官僚政策的执行时间是在契约被实施之前。(2)Tirole等人所论述的官僚政策说的是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契约菜单来限制监督者的自由裁量权,从而降低合谋双方的合谋收益,达到降低双方合谋的动力。我们所说的官僚政策是通过事先的规章制度规定的间接指标(如学历、专业技能、性别、工作经历等)来限制监督者的“自由裁量权”和淘汰低能力可能性较高的代理人,从而提高委托人的收益。(3)在一个逆向选择框架下,Tirole等人所论述的官僚政策一般来说是通过扭曲低能力者的契约来实现限制监督者“自由裁量权”的目的,各类代理人的比例不可控。而我们所说的官僚政策是通过控制各类代理人的比例——在满足职位约束的前提下,通过规章制度保证尽量提高高能力者对低能力者的比例——规章制度对监督者的“自由裁量权”是一个限制,这些措施会提高委托人的收益。实际上,Wilson(1989)主要讨论的是这种官僚政策*Wilson, J.Q., Bureaucracy: What Government Agencies Do and Why They Do I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9.。
文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在回顾经典合谋模型的基础上,刻画官僚政策防范合谋的模型,并举了两个例子加以说明最优官僚政策是如何决定的;第三部分是一个展望性的总结,指出官僚政策可能存在的缺点。
二、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设定
W=S(q)+U+V-(1+λ)(t+s)
整理得W=S(q)-(1+λ)θq-λ(U+V)
(二)经典模型的回顾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把委托人的目标函数简写为:
(三)官僚政策与合谋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官僚组织中),我们有时通过间接指标或标准(如代理人的学历、职称、年龄等,或者代理人的生产规模、注册资金、环保设施等等)来筛选代理人,以决定哪些人可以有资格成为“够格”的代理人。当然,我们通常可以通过这些间接指标推断代理人的实际能力类型的情况。如我们可以一般地认为:高学历者是高能力者的可能性比低学历者是高能力者的可能性高;在公务员考试中获得高分的代理人是高能力者的可能性高于考试中得低分的代理人是高能力者的可能性。这发生在契约实施前。这也为委托人提高效率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手段。
命题1:在通过官僚政策来对代理人进行筛选以减轻合谋损失时,委托人希望高能力的代理人相对于低能力代理人的比例越高越好。
我们先来看上式左边后一项。不妨令
直观地说,在只有两种能力的代理人时,增加低能力的代理人的比例带来的好处不能弥补高能力的人比例下降带来的损失。换句话说,低能力的代理人的比例的人的比例越小越好。
选择最优官僚政策区间的上界的分析方法和结论与选择最优官僚政策区间的下界类似。
命题1的一种极端情况是:代理人全部是高能力者,这时不存在合谋和逆向选择;这时的结果肯定比代理人中有低能力者要好,是最优的。
根据命题1,官僚政策的主要任务是:提高高能力的代理人的比例。问题描述为
根据命题1,这会增加委托人的收益。这一点在下面的委托人考虑的问题描述中看得更清:
根据命题1及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得到命题2。
命题2:实施官僚政策时,
(3)委托人的收益增加,即EWB≥EWS。
命题2说明官僚政策能有效的防范合谋,提高委托人的收益。
(四)两个具体例子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上面所说的内容,了解最优官僚政策区间是如何决定的,我们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观察到两例这样的官僚政策:(1)招聘中,招聘单位常常要求学位达到一定要求,如要求“硕士以上”的人才具有应聘资格。我们不妨称这种为具有“单边约束”的官僚政策。(2)有时,招聘单位常常要求年龄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人才具有应聘资格,如规定“年龄25到40岁之间”的人才能具有应聘资格。我们不妨称这种为具有“双边约束”的官僚政策。那么为什么官僚政策规定中有的是“单边约束”,有的是“双边约束”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这里我们需要知道两个具体的分布:(1)两种能力的代理人对于指标的分布;(2)代理人数量对指标的分布。前者说的是在一个具体指标处的代理人为高能力或低能力的概率;后者说的是在一具体指标区间可能容括的两类代理人的数量总和大小。
图1 代理人能力与人口数分布:单边约束
则委托人考虑的最优官僚政策问题为
图2 代理人能力与人口数分布:双边约束
三、一个展望性的总结
本文发现官僚政策可以防范合谋和减轻合谋带来的损失,为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规章制度提供了一个解释。但这并不是说官僚政策——规章制度总是好的,正如Wilson(1989)所论述的*Wilson, J.Q., Bureaucracy: What Government Agencies Do and Why They Do It, New York: Basic Books,1989.,虽然规章制度使得政府行为公正且可预测,避免代理人为利益集团所俘获;且使得决策不受一个人变化无常、不确定及专断的意志支配;但规章制度作为控制官僚们的自由裁量权的方法是有局限性:
1.规章制度中的判断、分类标准的精确度。一般地说来,我们不可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的精确值,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通过一些间接指标来测度和估计所需信息的值。那么问题就来了: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是合适的?选择多少指标?指标的判断阀值或区间设置为什么值合适?等等诸如此类,技术性都很强,能否很好地解决是个问题。
2.规章制度的运行成本。在我们的论文中,并没有讨论规章制度的运行成本。事实上制度的运行成本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了制度能否生存:若规章制度的运行成本超过其带来的收益,这种规章制度本身是无效率的。规章制度由谁去执行?什么样的机制能保证规章制度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这些都需要付出成本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3.规章制度本身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规章制度由谁制定才能保持公正性和有效性?制定者的自身的偏好、利益以及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会对规章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造成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有的官僚机构为了寻租而出台各种所谓的规章制度。
4.规章制度的僵化性。虽然规章制度对于防范合谋等是有益的,但是规章制度在限制监督者的自由裁量权时也有负效用。如一个人的学历可能够不上应聘的资格,但这个人的实际能力是完全够格应聘的,但囿于规章制度带来的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官僚作风”,这个人会被淘汰,这当然会带来效率损失。这就是采用官僚政策需付出的成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责任编辑:邵世友]
Collusion and Bureaucratic Policies
YIN Zhen-dong GUI Lin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P.R.China; School of Economic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P.R.China)
There is a theoretical question why there are so many bureaucratic policies in our lives. In a principal-supervisor-agent framework (PSA), we study the collusion problem between the supervisor and the agent. We find that, many bureaucratic policies can limit the supervisor power by screening agents, and can be more helpful to collusion proof, reduce the losses caused by collusion and improve the revenue of principal. Then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timal bureaucratic policies and show how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bureaucratic policies by two examples. Finally, we point out the potential shortcomings of the bureaucratic policies.
collusion; bureaucratic policies; hierarchy; organization.
2014-10-24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研究”(12AJY006);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行政管理体制的最优选择”(08CJY057);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团队项目“政府监管对消费品供给的影响”(IFYT12080)。
尹振东,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济南 250100);桂林,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南昌 330013)。